每经记者 赵娜 发自北京
公交车上人流密集且上网需求强烈,但接入免费WiFi却因涉及各方利益,迟迟不见“互联”。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公交WiFi运营商——北京一路热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e路WiFi)已与北京移动 (即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下同)合作,预计于今年8月前在北京公交线路上实现免费WiFi,目前正在进行技术调试。
昨日(6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合作细节联系e路WiFi,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暂时不便接受采访。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免费WiFi市场最基本的商业模式为广告和导入流量,但其定位意味着不能直接向用户收钱,因此,“其他(方式)的收入空间都很小”。而免费WiFi一旦接入,就会牵扯到分成的问题,不排除北京公交集团在接入中国移动的WiFi后,签署排他性协议,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关闭大门。
靠广告和导流盈利?
e路WiFi相关负责人于近日向《北京晨报》透露,乘客需通过手机搜索名为“16wifi”的无线热点名称,然后下载“e路WiFi”客户端并注册,方可享受免费WiFi服务。
《北京晨报》报道称,北京地区已有9000余辆公交车安装了WiFi设备,今年底前,WiFi覆盖公交车辆有望扩充至12000辆。
项立刚认为,免费WiFi市场最基本的商业模式有两种:广告和导入流量。类似的商业发展路径可参考商用WiFi网络提供商——迈外迪,其目前已向包括酒店、咖啡厅、商场和影院等在内的公共场所提供WiFi接入服务。但他指出,免费WiFi的定位意味着不能直接向用户收钱,因此,除了靠广告和导流盈利,“其他(方式)的收入空间都很小”。
项立刚称,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移动的4G网络和已有的WiFi热点都可投入使用。至于e路WiFi规定乘客必须下载客户端并注册后才能使用免费WiFi的设置,项立刚认为,这主要是出于提高上网安全性、进行商业行为以及数据收集(统计用户上网行为)三方面的考虑。
他也指出,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通过客户端接入网络还可笼络并发展用户群。因此,一旦中国移动先行“占位”北京公交的WiFi布局,对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而言,要接入 “是有难度的”,中国移动有可能不会对外网用户开放该服务。
接入瓶颈在于垄断
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等城市都曾试水在公共场所接入免费WiFi,却普遍出现了登录难、信号差和网速慢的症结,有些地区的免费WiFi项目甚至“无疾而终”。
在项立刚看来,只要是在公共场所接入免费WiFi,上述症结就很难得到根本性缓解。他称,用户的上网需求和带宽技术革新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体。以咖啡厅和酒店为代表的场所,眼下虽有免费WiFi,整体体验却不佳。毕竟对于商家来说,“提供免费WiFi不能带来任何收入”,只能被视为是一种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补充手段。把免费WiFi的使用场景转换到人流更为密集的公交车上,从运营商层面看,靠广告和导流带来的收益与WiFi建设成本之间也会出现矛盾。
事实上,对于北京公交集团而言,既已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项立刚直言,其在未来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再展开同类合作的可能性已“不是特别大”。他称,免费WiFi一旦接入,就会牵扯到分成的问题,不排除北京公交集团在接入某家运营商的WiFi后,签署排他性协议。因为北京公交集团的初衷也是把此市场当作生意蛋糕,而非单纯建设网络的公益行为。
此前,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公共场所的网络建设或只有通过政府主导才可能建成。若把场景从公交延伸至地铁、火车和医院等公共场所,分析寻找其接入免费WiFi的瓶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于国富律师看来,关键在于场所和背后机构自身制造的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