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全球通讯业是否真正向好变化,只看华为未必准确,它的规模与被人推崇的高度,可能掩盖着全球基本面,它在北美等地不吃香;看小米也未必合理,专利缺乏且出货过度集中在本土,掩盖着行业的技术支撑以及更多海外市场的变化。
我觉得中兴通讯更合适。你可能会说,中兴规模远不如业务类似的华为,手机出货又赶不上小米,凭啥呢?
我要说,正是在规模与出货的简单对比之下,隐藏着中兴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家容易为人忽视的公司,过去它给人的印象是稳重有余、活泼不足,总觉得差一口气。当2012年、2013年陷入财务困境时,一些人认为它很难走出危机。
但若你注意到它的2014年年报,再回顾过往一年,你会发觉,截至目前,中兴已一扫阴霾,成为一家在技术、产品、生态、营销、全球化布局等方面最均衡的中国公司。
让我们看一眼年报数据:营收同比增8.3%至814.7亿,净利同比增94%至26.3亿元。
事实上,这组数据不足以反映中兴过去一年真实成长。要知道2012年中兴巨亏28亿,2013年虽盈利13亿,但主要靠出售资产与补贴。若比较主业务表现,2014年的中兴,营收虽未爆发性增长,但利润表现同比粗略计算,几乎就是两倍。这与中兴2014年战略定位带来的结构变化深有关联。可以这么说,中兴已彻底走出阴霾,走向强劲获利轨道。
让我们看看它为何更能作为标杆企业观察全球动向。
是的,中兴整体营收规模远不及华为。但截至目前,中兴全球化布局的均衡性,却明显高于华为。无论设备还是移动终端,华为在北美至今没多少斩获。
当任正非抱怨美国政府不公时,中兴却成了美国市占最高的中国手机厂商。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中兴目前位居美国手机市场前4。2014年Q3市占近8%,出货同比增40%。此外,中兴在美预付费手机市销量排名第二,市占达19.4%,已成功进入后付费市场。
还有更多:中兴印尼LTE智能机销量第一,中兴印度4G设备市占第一;中兴俄罗斯与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铺设10000多家零售店;连续4年成日本移动热点UFI市占增长最快品牌;澳洲电讯预付费和后付费市占分别为第一和第三名。此外,中东智能设备在中东、非洲的出货同比年增400%,拉美同比增580%。
财报显示,2014年,中兴终端全球出货约1亿部,其中智能机为4800万部,约占移动设备收入的70%,其中60%都是4G智能机,海外发货占比超过50%。
不要说华为、小米,即便拉入苹果与三星,中兴智能手机全球的布局,均衡度毫不逊色。
成绩背后,有品牌营销推进效应。2014年,中兴赞助了尼克斯、休斯顿火箭和金州勇士3支NBA球队,并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刊登巨幅广告。但它更有技术支撑。2014年7月,中兴在加拿大渥太华设立手机研发中心,强化投入。随后引入黑莓三个核心研发团队,侧重设计、安全及语音交互,成为2014年中兴手机成长的基础。
这成绩背后隐含太多复杂博弈。要知道,中兴在北美面临的阻力,不比华为少。主流市场的突破,意味着中兴已占据全球品牌高地与技术桥头堡,经过这个全球最苛刻的市场考验后,再去辐射其他区域,反哺中国市场,成本会大幅降低。这种攻坚带来的全球化均衡布局,正是中兴相对华为等本土手机企业最明显的优势。
如果海外主流市场发不出声音,确实难以称得上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当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时,总会变相积累风险。
这也得益于中兴许久以来的国际化战略,尤其是去年提出的“全球+”布局。“全球”指中兴全球化发展,“+”指全球各区域差异化布局。中兴手机业务出货重心在海外,每次关键转型,基本都由海外返程,产品引爆市场。前不久MWC上,我看到,中兴星星2号等系列产品已成全球消费者瞩目焦点。
这一现实,对华为之外的中国其他手机品牌同样提出考验。小米自然也无法绕过。它的出货明显高于中兴,但全球化布局才起步。截至目前,小米手机在美、欧、日韩基本没有布局,主要在东南亚、印度等地有所落地。小米出货集中在中国大陆,它创造了品牌效应,也累积着出海压力。
小米一直布局海外,但一出门就不利:在印度遭爱立信专利阻击。不但落地受阻,品牌形象也遭到矮化。小米现金流好,不愁专利费,但是,一旦持续付费就会形成依赖,纵容阻击者。小米急须消除这重风险,事实上,2014年传闻说多家本地企业都对它发出警告。
中兴不但海外布局均衡,专利布局更是相当完善。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几日前公布了一份报告。中兴以2179项名列去年全球通讯业第三,仅次于高通。截至目前,中兴全球专利已超6万件,连续5年位列申请量全球前三。
专利储备为中兴终端灌注了技术气质,增强了信任。当中国许多品牌拼价格、配置时,中兴开始集成原始创新。2014年的“智慧语音战略”,成了年度最大技术秀与终端营销秀。
连获大奖的星星2号手机并非智慧语音全部。后者其实已经是一个平台,带有生态思维。去年,中兴推出语音战略时,曾联合Nuance、Audience等全球顶级语音企业成立“智慧语音联盟”。去年8月中兴提出“十防手机”安全理念,推出首款安全手机,并联合阿里、腾讯等巨头成立首个安全联盟,希望打造一个安全终端生态系统。
中兴人士坦陈,公司手机出货距离前几大仍有差距,中国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全球+”战略下,2015年,期望扩大中、美、亚太和欧洲市占,这三大区域移动设备营收能占整体80%。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目标为6000万部,重点销售价格250美元及以上机型。
2014年,中兴重新做了品牌定位,强化了B2C转型,针对不同市场追求不同机遇。过去两季,中兴手机品牌推广形式已摆脱僵化,一贯西装革履的掌门曾学忠都穿上了牛仔裤。
中兴2012至2013年的阴霾已经一扫而光。它的2014年战略成效,已体现在资本市场。去年4月至今,中兴股价已翻倍。大概受到2014年报鼓舞,中兴宣布了新的分红政策,每10股派发2.0元现金,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看起来,在技术、产品、生产、营销做好储备后,这家中国公司已消除了不确定性,有望以新一个财季刺激中国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