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通信网讯 中国商业WiFi似乎走入迷局。
一方面,运营商空有600万个热点,多网制衡而看不到变现的希望;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疯狂涌入,2000家公司进场跑马圈地各自围城,孤岛式运营而不见哪家盈利。
如果说没有用户需求,那么这种现象能够理解。可现实情况是,中国6亿多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在问“WiFi密码是多少”,巨大的声音仿佛呼唤创业者的集结号。
或许是真正感受到用户对WiFi的炽热需求,今年2月,一家名为爱思特的创业公司成立。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盘活商业WiFi市场,需要为其找到一种持续发展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同时需要为用户提供真正能用、好用的WiFi,这也是爱思特成立的初衷。
成立四个月之后,爱思特获得北京市政府主导的城市免费WiFi——My Beijing的运营权。其将和歌华有线一起,自筹资金承接现有的“My Beijing”无线局域网络服务,今年年底建设完成后,市民在将近300个公共区域每天可以免费享受2小时的无线网络服务。
早在2011年,北京就已开通“My Beijing”的免费无线网络,四年时间里尽管一直在运营,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联网不顺利、网速慢、信号时断时续,体验很差,很少有用户愿意去使用。
“爱思特希望通过本次项目,探讨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打造商业WiFi的北京模式,并逐步向其他省推广。”爱思特专家向记者表示。
硬需求
2012年前后,千元智能手机普及,催熟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连接WiFi上网成为全民需求。是时,国内三大运营商,掀起一股WLAN建设热潮。仅拿中国移动一家来说,截至2013年底,全国便部署了429万个WLAN热点。
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随着运营商将大笔的资金用于4G网络建设,特别是在运营商并没有从WLAN网络中获得可观的数据流量收入的背景下,WLAN网建搁浅。
继运营商之后,2014年,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商业WiFi市场。其中,小米低调收购了国内最大的WiFi广告运营商迈外迪,推出2万个免费WiFi热点供小米手机用户使用;阿里支付宝联合杭州树熊网络在支付宝钱包上嵌入免费WiFi认证服务;腾讯则通过旗下高鹏团购打造通过微信认证上网的YeahWiFi项目。
不过,和数以亿计的用户上网需求相比,这些互联网企业的WLAN热点无疑杯水车薪。特别是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商业WiFi驱动力更胜昔日。
企业用户希望通过商业WiFi扩大商业渠道,例如广告业、金融业等,而互联网企业更视WiFi网络为集终端、操作系统、搜索、分发、LBS之后又一重要移动互联网入口,不惜重金布局。
个人用户对商业WiFi的需求自不必说,高数据流量的视频、社交等应用不断涌现,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流量总是极具吸引力的。
据了解,目前不仅北京再次启动了“北京市免费无线接入服务管理平台”项目,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也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无线接入服务项目,而沈阳、武汉等城市前期调研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
“可以预见,互联网+浪潮下,商业WiFi有望焕发新一轮生命力。”爱思特专家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