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冷万欣报道
近日,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5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状况》。该报告显示,在2015年5月,全国手机市场出货量4432.6万部,同比增长21.5%;其中3G手机出货量为170.8万部,同比下降92.4%;4G手机出货量为3796.9万部,同比增长309.8%。
有分析人士据此指出,随着4G手机的普及,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会在今年大幅上升,国产手机厂商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而3G手机则会逐步淡出市场。但是也有行业内人士认为,国产手机一举占领市场击溃三星等国际品牌还很难,国产4G手机目前同质化现象严重,外观设计、用户体验上都不尽如人意。
市场实际情况也如同报告中所反映的,4G手机的普及掀起了国产手机厂商的新一轮竞争。根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此前的预计,2015年中国4G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将达到3.52亿部。目前各家手机厂商都在争先登上4G快车,尤其是国内手机厂商,而对于低端手机领域而言,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价格战,目前所出现的各大厂商降价活动也印证了竞争的情况。
手机价格战纷争不止
2015年4月,乐视在发布会手机的同时,曝光了其手机BOM(物料清单)成本,一时之间,众多厂商不得不跟风降价自保。不久前,小米将红米2A的价格从599下降至499元;魅族在获得巨额投资后,也财大气粗起来,其发布的Note2在提升配置的同时,价格反而比Note降低200元。随后360,把大神F1 plus降价到了399元,并宣称这才是真正的无敌价,这一举动也将价格战推向白热化。
“低端机相对来说利润空间比较小,而且可替代性非常高,消费者忠诚度也不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属于过渡型的产品,但是低端手机的价格战有一个显著的好处,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得以快速提高,进入智能生活的门槛大大降低。”中商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王健认为,乐视、小米等手机品牌大打价格战和传统手机厂商又有一定的区别,乐视小米属于生态型互联网企业,手机只是其内容的载体和端口,特别是乐视,其目的是通过手机来获取更多的视频用户,接入到乐视的生态系统,这事实上给还只是在硬件上竞争的其他国产手机品牌敲响了一记警钟,应该说目前来看,低端机价格战有利有弊,总体对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扩大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反观中高端手机领域,各大实力厂商都在酝酿各自的高端产品。华为热销的Mate 7和P8高配版均定价于3000+。酷派和360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全新高端手机品牌“奇酷”,酷派年度旗舰手机铂顿早已确定了逾4000元的售价。努比亚也不甘落后,推出旗舰机Z9,其中经典版售价3499元,精英版售价3999元,尊享版售价4499元,这是中兴努比亚首次将产品起步售价定在3000元以上。无独有偶,在Z9发布的同一天,一向走低价高配路线的小米也推出了一款Note顶配版,售价定在3299元。
王健认为,长期主打低端机的品牌进入高端市场会遇到比较明显的障碍。
他指出,由于品牌形象的改变往往难度比较大,而且高端机并非只是调高配置就可以顺利进入,还涉及到一整套完整的品牌理念和设计风格,过于低端廉价的品牌形象转型或者推出高端产品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目前国产厂商在3000元以上市场市场份额极低,除了vivo、OPPO、华为等品牌的高端系列取得了小范围的成功外,其他品牌在进军高端市场上都没有太好的出路。
“3000块钱以上的手机,我们店里卖得好的型号都是三星和苹果的(手机),1000块以下的也基本都是国产的手机,买的人很多。”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手机卖场的销售负责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卖场里千元以下的手机销售量都差不多,没有特别突出的品牌,中高端手机的销售情况,苹果和三星的手机是(卖得)最好的,他说很多购买此类手机的顾客都是从品牌的知名度和使用体验两方面考虑。
技术薄弱困扰国产手机发展
除此之外,在这场涉及低中高三个层面的手机市场大战中,国产手机的硬伤也成了绕不开的问题。专利、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差距,让低端手机难以摆脱价格战的怪圈,中高端手机又难以抗衡国际品牌,这也反映出了国产手机在技术创新层面的短板。
在4G技术应用初期,国产手机行业内人士就曾指出,专利技术的缺位将成为制约我国国产手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手机专利技术不强的情况下,国产手机的弱势非常明显。尽管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专利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产业整体竞争力依然薄弱,与国外智能手机业巨头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92.8万件,同比增长12.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3.3万件,同比增长12.3%。其中,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在全球专利拥有量超过5.2万件,累计专利授权量已超过1.6万件。根据IDC数据,华为、联想、中兴、酷派、TCL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都进入全球出货排名前10位。但他们和海外品牌的竞争中,专利问题将成为硬伤。平均每部销往海外的国产手机将面临超过10%的高额专利缴纳费用,高于国产手机厂商目前的自主利润率,这就大大增加了国产手机的研发成本。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一个全球顶级的企业,命门很少有被其它公司掌握的,在手机产业链条中,手机操作系统和芯片分别是软件和硬件中最顶级也是最难自主开发的环节,如果中国的手机厂商想要发展到更高级的层次,那么在这两个环节难以避免地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王健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产业趋于成熟,欧美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国外智能手机厂商必将对我国市场份额进行争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量大利薄现象严重,其高额的专利许可费将进一步挤压我国智能手机企业原本就狭窄的利润空间。
因此,有专家指出,厂商亟待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在外观设计、用户体验、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国产手机厂商只有创新,包括服务创新、硬件创新、核心技术创新等,才会在日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积累出更多的品牌和口碑势能。在中国智能手机专利水平不强的条件下,应该加大外围应用型专利研发,注重消化、吸收、再利用。同时布局前瞻性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创新突破成未来竞争重点
通常而言,技术更迭会带来手机行业的重大洗牌,因而,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及时搭上技术发展的快车,增加技术的储备,掌握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话语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以三星为例,记者了解到,三星新推出的某机型大部分零部件均为三星出品,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三星的创新实力与产业链掌控能力。
专利持有数量和增长数量是衡量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持产品创新力的先决条件。据汤森路透公司《2014年创新现状》报告显示,三星电子2013年申请手机相关专利2179项、半导体材料及工艺相关专利1362项、SM卡相关专利245项,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数居全球第一。
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包括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等国际品牌在内,随着手机从硬件配置到软件功能趋于同质化,手机的可塑性和创新点也越来越少,手机行业的发展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未来手机发展方向也因为创新的停滞不前而变得扑朔迷离。
“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由于其操作方式的要求,在外形上改动的余地已经不是很大,基本的流行要素:大屏、窄边、超薄等设计都在趋于同质化,甚至新兴起的曲面屏不久估计也将大量推出,这也说明智能手机外形已经遇到了材料和工艺的瓶颈,谁率先获得突破性进展,那么谁就有可能打开新的市场局面,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焦点还是在软件系统和硬件配置两个核心,外形反而不如功能机时代那样百花齐放。”王健告诉记者。
如王健所说,外形上,与3G时代相比,国产4G手机同质化非常明显,这从近期国内手机市场中新出的国产手机产品千篇一律的外形设计中便可以看出一二,比如窄边框外形设计,甚至按键设计等。
而硬件上,智能手机硬件主要有屏幕、处理器、摄像头这么几个关键方面,随着大屏、多核以及高像素都发展到顶,现有的硬件技术发展速度已经赶不上手机更新换代的速率,最终导致手机硬件配置上同质化严重。这不只是国产手机领域出现的问题,而是全球手机产业面临的问题。
早有分析人士指出,手机行业的发展进入瓶颈,尤其是在工艺水准上,已经很难实现什么大的突破,三星目前的式微正是这个原因,而霸主苹果也陷入难有创新的尴尬。不过,这也不是借口,即便是在1G、2G每个时段的末期,在很多人认为手机市场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惊艳之时,仍然不缺乏苹果4等跨时代的产品。
可见,手机产业领域,往往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就可以改变手机市场的环境与格局,苹果4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让苹果手机一跃成为了一个风靡全球的通信产品,而同样安卓系统的推出,也彻底改变了手机产业的格局和手机制造的方向,甚至颠覆了手机以往的使用定位。因此,在未来手机外形与硬件优势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某一方面的突破将实现手机市场的重新洗牌,而这主要依赖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