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夜云
在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十个月后,小米虚拟运营商业务令人意外地忽然启动。互联网思维运作下的“小米移动”推出电话卡产品,电话、短信和上网资费低至0.1元。免月费,价格透明、用多少付多少的运营模式,被业内人士认为踩着运营商的脚,去戳用户痛点。虽然并未动摇运营商的根基,但至少为忙于降费提速的运营商吹来一阵寒风。
月费50元以下,“小米”更划算?
小米移动的目标很明确,他们看中的是消费者对并不会产生太多资费的副卡的需求,发布的“任我行”和“吃到饱”两种电话卡产品,电话、短信和上网资费低至0.1元。“任我行”主打的消费群体定位在月话费消费在50元以下的用户。据MIUI统计,平均每位用户每月拨打160分钟电话,使用240MB流量,加上可选的5元来电显示费,使用小米移动“任我行电话卡”每月只需45元。而“吃到饱”电话卡面向的用户人群是手机上网的重度用户,59元套餐包含3000MB(约3G)的流量。
看起来,小米移动的电话卡颇有吸引力,小米发布会现场不少粉丝和记者当场办理了电话卡。《IT时报》记者发现,他们看中小米电话卡“没有月租费”、“用多少付多少”的特性,“我只是想外卖、快递时,或者主卡手机没电时作补充用,按小米的套餐算法可能每个月最多也只有10元左右的资费。”担心主要手机卡号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少人选择“小米副卡”的潜在动因。
为了比较小米移动和三大运营商的资费价格,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上海,中国移动4G飞享套餐资费为58元/月,包括500M流量、50分钟通话时间;中国联通升级4G套餐价格是76元/月,有400M流量、200分钟通话;中国电信的乐享4G最低套餐为59元/月,包含500M流量、通话100分钟。对于每月手机费50元以下的用户,现在无月租的小米“任我行”有一定优势。而当月消费50元以上时,小米“任我行”并不具有太高性价比。
显然,小米移动主攻的并不是传统运营商的主流用户群,而是瞄准了月费50元以下、流量重度者的市场需求,这一人群似乎没有引起运营商的足够重视。对于中高端用户来说,似乎还是运营商提供的套餐更具优势。
低调布局生态圈
2014年11月20日,工信部向8家民营企业发放第四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其中小米移动获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虚拟运营商牌照。根据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公布的数据,工信部从2013年开始陆续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开始,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共计42家企业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发展用户约1100万,平均每家牌照企业用户约26万。按照我国12.9亿左右的移动用户总数计算,虚拟运营商业务用户数占比仅为0.85%。
今年是国家规定虚拟运营商试点期的最后一年,通过评估的企业才有望获得正式牌照。目前42家虚拟运营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乐语通讯、巴士在线被收购,乐语通讯关闭移动转售品牌“妙more”北京旗舰店、连连科技收缩调整业务……虚拟运营商需要在年底之前找到自己的出路。
业内人士分析,虚拟运营商通常以6~6.5折的“批发价”购买三大运营商的语音和流量等通信服务,但运营商对中高端用户的资费打折优惠服务会低至5折甚至更低,而小米移动则意在通过低价卖卡完成其在智能生态圈的布局。小米三大核心业务是手机、电视、智能家居,为加深布局,小米通过投资的方式已经入股39家公司。目前小米有1.5亿联网激活用户,如果再将这些用户的电话业务收归旗下,在更深层次的服务体系和用户价值上,小米无疑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