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纪佳鹏北京报道
2月24日,沉寂了一年之后,小米新款旗舰机“小米5”终于正式问世。
这款手机的功能中,小米重新拾回了之前丢弃的功能——NFC。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与iPhone仅能实现Apple Pay技术的NFC功能相比,小米5配备的全功能NFC支持了读写模式、写卡模式、卡模拟模式以及P2P模式,用户可以使用小米5的NFC实现刷公交卡、为公交卡充值、绑定银行卡、手机刷卡消费、连接NFC硬件设备等全面功能。
这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或许莫过于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的功能了。而近期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已经通过收购一家内蒙古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在Apple Pay刚刚入华备受关注之际,小米支付似乎也呼之欲出。
不过,这次小米没有发布传言中将随小米5登场的小米支付“Mi Pay”,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正在与银行方面接洽。
事实上,受Apple Pay影响,整个安卓阵营对支付已然蠢蠢欲动。
小米支付或将登场
在此之前,小米3和小米2A上,小米已经对NFC功能进行了尝试。不过,在小米4之后,这个功能还是被撤掉。
对此,雷军曾表示,据用户反馈,NFC功能的实际使用人数并不多,甚至只有1%这样的量级,以致这项功能很难推进,因此在小米4上取消了NFC模块。小米工程师也曾表示,“NFC在Google内部也很尴尬,谷歌钱包团队常年亏损,已经成了失败的代表。”
不过,这一次小米还是拾回了这一功能,并重新作为一个亮点进行发布。
此次小米收购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捷付睿通,据工商备案信息显示,捷付睿通于2016年1月20日完成了股权变更,变更后,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5%,呼和浩特市盛银和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2%。雷军目前是捷付睿通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后者最新注册资本1亿元。
据了解,捷付睿通运营着第三方支付系统“睿付通”,其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睿付通”使用用户已超过200万,年交易量突破20亿元人民币,拓展100余家合作伙伴,建立自有渠道20000多个。正式接管后,小米完全有能力将这些资源整合进自家生态,构建金融生态。
小米一直有布局支付的想法。据了解,2013年12月,小米成立了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小米公司CEO雷军任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彼时有消息称,小米曾经尝试自己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但由于央行收紧而未果,未来小米公司将不排除通过购买第三方支付牌照快速切入支付市场。而今,这一猜测也成为现实。
对于小米来说,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一个很大的用途便是支付类的账户体系。来谊金融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CTO侯海坤认为,小米如果把支付做起来,之前小米所做的包括内容类、互联网金融投资布局,都能通过小米自己的支付体系来实现支付,从而能够在用户端做到用户数据和行为的沉淀,这某种程度上是在盘活小米自身的生态。
手机是否是入口?
从近期Apple Pay入华之后,各大银行的支持力度以及整个舆论的热度,利用NFC进行移动支付的局面似乎在重新打开。除了小米之外,安卓阵营早已蠢蠢欲动。
安卓阵营的巨头三星一向在产品节奏上紧跟苹果步伐。Apple Pay正式在国内上线之际,已经有三星手机用户收到了升级推送,2月24日三星也开始在国内公测Samsung Pay。
而华为在去年的Mate S上也开始搭载Huawei Pay。据华为官方介绍,开启手机NFC支付功能,绑定银行卡,Mate S就变成了可移动支付的银行卡,只需靠近POS机,验证指纹,就能轻松快捷地完成支付。
苹果采用的是闭源的iOS系统,安卓系统的开源似乎会让用户对安全问题有所考量。对此,侯海坤表示,类似于小米这种在NFC模块之外,还附加一个SE安全的芯片模块,这其实和Apple Pay是一个同样的实现机制,但是面对的挑战是与银联或银行的系统进行打通。目前三星同样也采取了这种做法。“NFC芯片目前已经比较集成,SE在安全级别是足够的。”侯海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银行、银联目前已经小跑接入Apple Pay,业内认为或许还需要测试一段时间之后。银行和银联方面才会再进行接入安卓手机的NFC支付。
移动支付对于手机厂商的作用有多大?艾媒咨询总经理张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类似苹果这种直接与银联对接的方式,实际上对手机厂商来说并无法沉淀数据和资金,这种移动支付其实对手机厂商来说,只是产品功能上的提升。
侯海坤也认为,苹果的主要利润来自于终端的销售,布局NFC来完善产品功能从而促进产品销售,其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但对于许多目前还不愿意公布盈利还是亏损的安卓手机厂商,提升功能其实作用很局限。
从目前来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产品在营销、补贴等移动支付的推动更加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回想起彼时,苹果手机兴起之后,群雄逐鹿智能手机领域,各家声称就是要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但就眼下的情况,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互联网服务提供方,通过超级APP,更像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手机更多只是一个功能的搭载者,并常年经历着激烈的竞争。
“这个时候,手机厂商倘若能够搭建起自己的支付体系,从互联网厂商手中夺回移动支付的入口,并能够沉淀数据,这或许是从硬件厂商转向服务提供方的一个不错的时机。”侯海坤表示。
(编辑:包芳鸣,电子邮箱:baofm@@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