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3G穿“皇帝新衣”
■通信产业报记者 张九陆
最近,从一位沈阳的朋友那里得知,沈阳移动公司新推出了一种G3无线固话,在市场掀起了一股销售狂潮,话机一度供不应求。而其秘诀就是超低的资费:7元月租,赠送超级一号通18个月,主要瞄准的是原来的小灵通用户。
正当笔者为中国3G标准获得新的应用突破口而高兴之际,突然有一位知情的内部人士向记者泄密:“其实TD无线座机,走的大部分话务量是通过现有GSM网络。”因为中国移动一直强调的是2G/3G融合组网,而这种座机采用的又是TD-SCDMA/GSM双模无线通讯模块,“电话呼出之时,谁能管得了它是否走的是TD网络?”
问题是,此前,曾有监管部门叫停基于2G网络的无线座机,如今它是否又穿上3G的新衣,侵占本应属于3G的发展空间?
诚然,“泄密者”的话也不可全信,但3G的发展现状确实值得关注。目前,各个地方运营商报上来的3G发展数字都是一片大好,大家对3G的推广又都是硕果累累,但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此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福新告诉记者有一个简单的辨析方法:“到目前为止,你自己总共接到过几个用3G号码打来的电话,身边又有几个人在用3G业务?”
至少从笔者的切身体验来说,凤毛麟角。
实际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今年第三季度三大电信企业共完成3G投资172亿元,今年前两个季度的3G总投资约800亿元,而在今年第一季度,由各地报上来的已完成和计划完成的3G投资曾达到1200亿元,这些数字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各个运营商3G投资正在逐季递减;二是上报的关于3G的发展数字可能有水分。
如果一个正处于起步期的项目,却在开始不到一年之际就出现了投资逐季递减,肯定无法宣称其发展顺利。
当前,整个产业界从上到下,对3G的发展都极为关注,因为其影响到产业链上所有人的命运。此时,更需要我们地方运营商踏踏实实地做好3G发展工作,不要“挂羊头卖狗肉”,以免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基于这些信息得出错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