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网事”:被互联网基因所震撼

相关专题: 中国移动 无线 中国电信

  张思

  收购腾讯,抑或是任何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对自己内部的基因进化可能性是否彻底绝望的问题。

  1月31日中国移动CEO王建宙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一句“要通吃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全部收购”立刻就被一些媒体解读为“部分收购腾讯”。事实上,自2009年底王建宙到深圳参观腾讯总部之后,“中国移动打算收购腾讯”的风言风语就一直不断。

  随着3G牌照的发放,移动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以来,外界就一直认为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与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腾讯之间应该发生点儿什么。

  因此一次参观就被误读成“收购谈判”,一句辟谣的话反而被曲解成“部分收购”。局外人甚至把此次王建宙深圳拜会的另一个对象宇龙酷派完全给抛到了脑后,王建宙深圳之行的目的很清楚:参观腾讯是为了学习互联网经营为日后的移动互联网之战做好准备;宇龙酷派之行则是为了稳定TD产业链,鼓舞TD终端厂商士气。

  尽管移动的目的明确,但谣言依然四起。中国移动发言人在谣言传出后的第二天迅速对外澄清:“中国移动没有收购腾讯的计划,无论是全部还是部分收购。”

  随着移动出面澄清这次的中国移动与腾讯联姻的传言彻底终结,但是移动与腾讯之间的恩恩怨怨,二者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仍给舆论留下了遐想空间。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里,“互联网基因”正在成为比“移动基因”更重要的竞争力,而中国移动迟早都要完成这角色的转换。所以无论是收购腾讯,抑或是任何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对自己内部的基因进化是否彻底绝望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上的恩仇

  在2005年底之前腾讯曾是中国移动紧密的合作伙伴,早在1999年,中国移动就与腾讯合作将QQ与手机短信相结合,推出了“移动QQ”,在移动眼中腾讯作为一家出色的SP公司能够带来流量和收益。

  很多SP都回忆那是一个“田园诗般的时代”──在当时仍以话音业务为主的年代,增值业务种类并不多,收益率也并不高。运营商并没有将增值业务看作“金山”,SP公司也只是被运营商“带着玩”,替运营商增加收入和流量的工具而已。

  然而,“大哥与小兄弟”的关系随着电信市场发生了巨变,而迅速出现了问题。2005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达到501.87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58.6%。而从2004年到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平均增长率超过了48%。

  市场的变化让中国移动与众多SP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像腾讯这样提供黏性极大的IM(即时通信)服务的公司。自2005年由北京移动负责的飞信进入测试阶段开始,腾讯就不再是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曾经和运营商关系紧密的腾讯CEO马化腾再也没有出现在中移动的会议上了。

  通过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增值业务的爆发,也让中国移动迅速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其实,WAP业务在2005年中国移动大幅度调低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WAP资费的前提下仍然获得很高的收入,达到35.7亿元,相比2004年的18.07亿元增加了97.6%,WAP的发展前景已经很清楚地摆在了移动面前。

  移动希望控制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想要掌握这条价值链,避免SP逐渐壮大能够“自己玩”的局面出现,最重要的就是拥有用户以及流量,而无线IM则是移动最好的切入点。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无线IM平台上可以嫁接很多种应用,通过IM将流量引向各种其他服务;除此之外,移动不希望像腾讯这样具有庞大用户基础的SP逐渐成为虚拟运营商,透过无线IM捆绑他们自己业务,这样的话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会降低,逐渐沦为腾讯们的‘运输管道’。”

  此前的无线IM江湖一直被腾讯的移动QQ所把持,拥有超过500万用户,占据着60%的市场份额。

  到2006年,移动终于开始了针对IM的一系列封杀行动。2006年初,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移动2006年的工作重点和整体目标是打造移动综合的IM品牌,做移动综合IM领域的领先者。

  到了年中,中国移动各省分公司几乎都陆续收到了要求暂缓与提供互联网IM业务的SP续签移动梦网合作协议的通知,相关合作协议只续签到2006年12月31日为止。

  这一举动将移动的策略显露无遗,一边快马加鞭推出自有的IM工具飞信,一边向以腾讯为首的提供IM服务的厂商施压。为了即将登场亮相的飞信铺平道路,移动开始布局移动即时通信市场。

  飞信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大批的用户?最快的办法是将原来的移动QQ收编。移动希望移动QQ的用户能和飞信用户实现互联互通,于是在2006年底采取了先“封杀”再“抢占用户”的方式。

  终止合作的通知是移动摆给腾讯的两个选择:要么让出品牌和用户,保留原有的分成方式,每年仍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如果不合作,那连几千万元的收入也别想要了。

  已经占据无线IM市场60%份额的腾讯,绝不愿意将超过500万的移动QQ用户让给移动。在互联网上,或许没有人可以强迫腾讯让QQ与其他IM工具互联互通,但移动QQ必须借助中国移动的短信系统。而且在当时腾讯依然依赖移动QQ所带来的收入:移动QQ向用户收取每月约5元的信息服务费,用户用手机发送短信到QQ,每条还需要再支付0.1元,接收免费。据腾讯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来自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1.653亿元人民币,占到总收入22%左右,移动QQ的收入则约占其总收入的10%。

  最终腾讯决定出让其品牌和用户以保住每年几千万元收入的决定。双方约定,飞信的手机终端用户与腾讯的QQ用户在未来的6个月内实现互联互通,即开通飞信服务的手机用户可利用短信查找QQ用户的线上状态,并进行信息交流。该服务的包月费为每月5元,腾讯与中国移动将进行分成,而现有的移动QQ业务也将逐步过渡到中国移动的飞信平台上。

  被互联网基因所震撼

  然而,腾讯绝不甘心就这样丧失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话语权,就在决定将移动QQ易手移动的前几天,腾讯发布了新产品“手机QQ”测试版。

  2007年1月,腾讯又发布手机QQ 2007 Beta1版本,在新版的手机QQ中,腾讯集成了几乎所有PC端取得成功的增值服务,例如新闻资讯、游戏、Qzone,并且加快了推广速度。

  当手机用户逐渐熟悉了解移动互联网之后,他们开始访问独立的WAP,包括下载独立的无线IM软件以及各种手机浏览器,绕开了移动梦网的这个门户。而手机QQ也已经不需要再借助移动的短信平台,而是通过移动互联网这种更贴近PC版QQ的方式提供无线IM服务。

  当移动互联网大门被打开,运营商、手机厂商甚至SP纷纷开始在手机终端上做文章,一场抢占手机桌面的大战又开始了,腾讯当然不希望飞信大量出现在手机桌面上,移动可以将飞信服务植入到SIM卡中,而腾讯则采取了与手机厂商合作以及利用PC端的QQ平台推广手机QQ。

  至此,腾讯终于从最初的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到后来的被迫放弃百万用户的弱势SP厂商,再到中国移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到2008年底,据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手机QQ的市场份额仍居榜首,达到59.6%,用户数为8123万;而飞信已经取代MSN坐上了老二的席位,份额为21.6%。尽管已经位居市场份额第二,但是飞信相比老大手机QQ还有一定距离。

  但是,移动控制移动互联网话语权的渴望从来没有降低过,第一步或许就是拥有黏性极强、收益率高的服务,在移动眼中IM始终是众多增值业务中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在近几年中上演了与腾讯之间的分分合合。

  时至今日,QQ用户已经超越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再不发力移动恐怕只能沦为腾讯的管道。不过,这一次移动不会再把腾讯当作一家渺小的SP公司,更不会再去胁迫腾讯出让用户,当然也不太可能全盘收购腾讯。

  因为中国移动已经渐渐明白,用户可以抢,甚至品牌可以抢,但是腾讯所拥有的根植于互联网的基因却是抢不来的。要想超越首先要虚心学习,因此才有了移动高管2009年底的深圳腾讯总部之行。

  尚未放弃自我进化

  中国移动被Discovery频道誉为中国数字长城,并在王建宙前往深圳前不久播出。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节目中被描绘得近乎神奇,堪称移动通信改变人类生活的典范。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运营商也有着自己的顽疾,那就是缺乏互联网DNA。尽管在战略上一直非常清晰,要拥抱互联网,然而在战术上却始终处在摸索阶段。

  在中国移动内部,腾讯已经从对手变为榜样,王建宙曾经表达过希望移动内部能出一两个互联网“疯子”,无奈长期在通信体制内的移动员工们都是“理智”的,却没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疯出什么大名堂。最终,移动决定启用外来的“疯子”,2009年11月许久未公开露面的MySpace前CEO罗川,在互联网大会上现身,此时他的身份是139移动互联网首席运营官,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执行者。

  2007年,中国移动花费1500万元从华亚和讯手中买下139.com的域名,希望把139.com作为一个独立的面向全球通用户的手机邮箱品牌。由移动控股的卓望通讯运营的这项业务一直做得不温不火。有内部人士透露,直到前段时间中国移动党委会决定将139.com从卓望通讯中独立出来,成立一三九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由中国移动数据部部长叶兵担任CEO,罗川则担任COO,全面负责公司运营。139.com在未来肩负着中国移动的互联网战略,不排除做一切服务的可能。眼下推出的第一项服务则是“139说客”,2008年互联网最热门的要数社区,开心网、校内网着实火了一把;而2009年则是twitter(微博客),不少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微博。

  139.com就从时下最流行的微博介入,在2009年8月推出了“139说客”。罗川介绍:“139说客的用户必须使用个人手机号进行注册,用户多采用实名并和熟悉的朋友沟通,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网络马甲和不负责任的言论,保证了用户交流的真实、可靠。”

  喜欢微博的人恐怕很难喜欢“说客”,移动的这一跟风之举似乎又没有抓住微博的精髓,虽然罗川强调“说客”最大的核心其实还是真实的人际关系,背靠中移动的运营商背景和用户资源,“说客”的差异化就建立在借助中移动的手机号码资源,圈占实名用户,建立一个可信赖的、真实性的全新沟通方式。

  但是缺乏媒体属性、只支持移动用户,封闭式的说客究竟能圈住多少人?拥有多高的活跃度?还很难预估,虽然移动依靠自己的雄厚资源拉拢一批名人加入并不困难,只是单凭这一点恐怕还很难吸引众多的用户加入。

  现在的139.com的网页还略显单薄,“说客”的功能也存在着些许欠缺,甚至有延续移动一贯的封闭式DNA的危险。在这个时间点,讨论移动是否收购腾讯或许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中国的运营商来说资金不是问题,就算腾讯的市值高达400亿元,如果有国家支持移动也不是不可能的”。在达沃斯接受采访时,王建宙也有意澄清不会采取收购的方式,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其他行业的专家”。而这里的其他行业就是指互联网,在自己没有找到门道之前收购或许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有不少媒体评论此时的罗川与在MSN和MySpace时不同,低调了许多。“或许是被中国移动内部的气氛所影响,疯子也很难疯起来。”有业内人士认为移动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互联网疯子能解决的。如何改变中国电信行业顽固的“体制内DNA”,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方式,中国移动正在通过139.com进行尝试。

  或许,在盛行的“血统论”之下,中移动这个缺乏互联网基因的巨兽如果真的有一天对自己的“进化”彻底失去耐性,其采用收购的手段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而到那时候回望今天其所做的所有关于“进化”的努力,都将成为为最终有效吸收外部基因而准备的“前奏”。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