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是一个封闭的模型,塔尖的这个人有多宽的视野,“金字塔”就有多大。现在炸开了塔尖,组合了非常多精英,战略方向和前进方向是靠大家共同去探索出来的,而不是靠一个人来判断局势]
[7月25日,华为正式对外发布2016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营业利润率12%。]
[据记者了解,华为企业BG2015年销售收入276.09亿人民币,增速为43.8%,是近3年增速最快的。截至去年年底,企业业务在全球渠道伙伴数量超过8000家,解决方案伙伴超过350家。]
[目前华为从事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约70000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
2013年整体销售收入被华为超过后,曾经的通信业务“老大” 爱立信 在销售收入上与“后生”华为的差距越来越大,两家公司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一个华为已经相当于三个爱立信。
7月25日,华为正式对外发布2016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营业利润率12%。
此前,爱立信也公布了二季度销售数据。财报显示,爱立信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541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1%;净利润为16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26%。加上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522亿瑞典克朗,爱立信上半年销售收入约为1063亿瑞典克朗,约合819亿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在同一天,有消息指在爱立信担任了七年CEO职务的卫翰思(HansVesterberg)将卸任公司总裁、CEO和董事会成员的职务,而他在爱立信已经工作了28年。
“ 苹果 和萝卜不能一起比。”尽管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认为华为在业务上已经与爱立信路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数据上看,华为在主营业务通信领域与第二名的差距不断拉大。
华为官方发言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各业务领域的收入数据会在发布年报时公布,其他数据暂无披露计划。而根据记者从内部了解到的情况,上半年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领域增速均超过40%,其中企业业务增速亮眼,IT产品线增速超过50%。
三年收入翻了一倍
2016年华为是否能维持相应的增长目标?在今年4月份的财报沟通会上,华为高管回答这个问题时用了三个字:有机会。
“以运营商为例,目前全球LTE市场正在经历第二波建设热潮,而企业业务也在云化,行业机会较大,终端业务目前全球顶级玩家的营收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这都说明了华为业务仍有增长空间。”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郭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在经历过2011年的低谷后,华为的业绩曲线一直向上“疯狂增长”。记者了解到,2013年上半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仅为1138亿人民币,2015年达到1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而到了今年则比三年前翻了一倍,增长更是达到了40%。而当时定下的三大业务部门运营商网络、企业解决方案和消费者终端如今已经成为华为收入引擎中的“三驾马车”。
从财报内容来看,2016年的上半年,华为的三大业务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华为官方网站如此总结三大业务的表现:“企业业务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消费者业务在全球市场保持稳健增长,运营商业务持续深入洞察和技术创新。”
华为内部人士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上半年华为的企业业务也许是增速最快的部门,但是体量不算太大,未来增长空间会更大。而另一名企业业务负责人则向记者强调,目前IT产品线增长不止50%。
据记者了解,华为企业BG2015年销售收入276.09亿人民币,增速为43.8%,是近3年增速最快的。截至去年年底,企业业务在全球渠道伙伴数量超过8000家,解决方案伙伴超过350家。
华为官方则称,上半年,华为企业业务坚持采用开放的技术架构,与客户、合作伙伴联合创新,为行业用户提供创新、差异化和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获得客户广泛认可。云计算、存储、SDN等主力产品和平安城市、电力物联网等解决方案在公共安全、金融、电力、交通、教育、媒资等市场应用广泛。
对于备受关注的终端业务,华为则表示,以P9、Mate8、荣耀V8、MateBook为代表的旗舰产品备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在近30个国家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终端品牌之一。华为首款二合一笔记本产品MateBook也已登陆全球数十个国家。
“我们对华为终端增长的全年预判在25%左右,问题不大,也就是出货1.3亿部智能手机。”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半年华为终端的增长较为稳定,二季度智能手机的大概出货量在3200万部,但在国内市场,来自于OPPO等终端品牌也在对华为构成挑战。
据记者了解,华为消费者BG将于26日对外公布上半年具体销售数据。
体量最大的运营商业务,华为称正在从业务、运营、架构和网络四个方面,为运营商提供全面的转型支撑及服务,并与行业共同推动5G、IoT等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发展。同时,华为将积极投入,打造产业生态,助力运营商加速数字化转型,完成其在经济和产业版图中的角色转换及重塑。
做加法的变革
对于这三年的增长,华为一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思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目标是构筑行业领导地位。”
在过去电信设备行业面临天花板时,华为主动进行了业务结构的改革,核心业务从单一平台(运营商市场)向多平台(企业网与消费者业务)转型,但在当时来说,这样的选择非常冒险。
从全球企业网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利润高度集中的市场,40%~50%都集中在北美,而手机终端消费市场更是竞争激烈,4G还未成熟终端厂商就已经将价格战打到了千元以下。而除此之外,华为还面临着众多创新公司的挑战。
但在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看来,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华为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一定要从鸡蛋壳里打出去,产生一个新生命,而不是让别人从外面向里打碎了,成了一个煎蛋。”任正非认为,不管什么样的信息流动,从空中流下,可能高频度、小窄带,存在颠覆互联网的低频度、超宽带的一部分应用,即使颠覆了运营商,华为也要活下来。
而这也正是华为与其他通信厂商拉开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并且收获成效。
在2015年,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收入达2323亿元人民币(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企业业务收入达276亿元人民币(43亿美元),同比增长44%,消费者业务收入更是达到了1291亿元人民币(199亿美元),同比增长73%。
相比于华为的自我变革,爱立信则更加专注于无线业务和服务。但移动宽带投资需求的下降让爱立信在报告期内的表现并不如意。二季度中,爱立信的网络设备收入为268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4%;全球服务收入为245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支持解决方案收入为29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
不久前,爱立信表示在2017年间节省90亿瑞典克朗的成本和效率项目,目前正在执行过程中。
于是,有业内分析师对这两家公司评价道,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
但华为的这种“加法模式”到底能在未来给华为带来多大的机会?对于华为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如何实现双位数的复合增长?华为的胜算在哪里?这些也是外界对华为提出的疑问。
未来增长动力
“华为2B(对公)业务2020年的目标为800亿美元,其中企业业务在2019年要做到100亿美元。此外,华为消费者BG此前也公布了今年的营收目标为300亿美元。”在今年4月举行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毫不避讳地对外公布了华为的近期业绩目标。
华为的底气来源于华为的研发投入。目前华为从事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约70000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在不久前的高管座谈会上,任正非强调,华为不是上市公司,每年攻击城墙口的炮弹投入是200亿~300亿美元。“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愿意这么大的投资,因为股东不会同意。华为要生命,不要钱。”
而在此次上半年财报中,记者了解到,营业利润率的下滑,主要也是因为华为加大了面向未来的投资。
对于下半年的业绩预测,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说:“我们将继续稳健经营,在2016年有信心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对于华为未来的业绩发展,任正非则表示,华为未来的发展就是一定能活着,而且一定能成功。因为华为在七八年前就已经把人才“金字塔”顶端炸掉了。“金字塔”是一个封闭的模型,塔尖的这个人有多宽的视野,“金字塔”就有多大。现在炸开了塔尖,组合了非常多精英,战略方向和前进方向是靠大家共同去探索出来的,而不是靠一个人来判断局势。大部队最大的问题,就是方向不能错。
“大部队的方向不出现差错,我们就不会灭亡。”任正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