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敌笼罩下的中国移动

  Frost & Sullivan咨询经理 罗静/文

  2009年初,运营商的3G第一战始于终端,来势汹汹,草草收场。中国移动上网卡、上网本、无线座机和手机构成了G3的产品线,在这个大背景下,移动G3的宣传始终围绕终端应用。随后,邓超带着“天翼”,以及5.17之后的“精彩在沃”,场场视觉盛宴吊足了用户的胃口,结果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刺激了中国的传媒与广告产业。至此,运营商们的正面交锋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时间如梭,2009年就这样溜走了,3G引领的“年轻、时尚、流行”也悄然溜走,老百姓既没有得到更实惠的话费补贴,也没有玩到更新鲜的3G业务,只是乐此不疲的“种菜”、“偷菜”,望着“苹果”暗自生叹。中国电信增值业务中心与终端公司依然“老死不相往来”,中国联通内部整改还在进行,似乎只有中国移动依旧向500万3G用户冲刺,而在年关的“扫黄打非”中无奈的又一次陷入失语。我们不禁要问,运营商怎么了,运营商的下一场豪赌在哪里?

  话音战没有便宜可赚,中国移动不会主动撇脂自降利润,中国联通和电信也补贴不起。3G业务战性价比更低,姑且不提业务之间的高度同质性,眼下视频通话、视频监控等带宽消耗型业务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与优化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笔者大胆断定,无线互联网作为3G应用的自然延伸,无疑能够承载运营商的革命理想,它超越了终端本身,关系到未来运营商业务发展模式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也必将是3G光荣与梦想的化身。

  互联网vs无线互联网

  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的关系一直是业界争论的话题,甚至有人视互联网如洪水猛兽,认为其一致开放架构的破坏性足以蚕食无线互联网,所以基础运营商早期的开放互联策略都从简单的差异化计费开始。更加扑朔迷离的是互联网所谓“去中心化”进程让基础电信运营商在无线互联网中猛一下难以找到产业定位,只能眼睁睁看着无线互联网风生水起,一个个新数字精英前赴后继。无线互联网让运营商又恨又爱。

  无线开放的浪潮无法回避,差异化计费也远非APN转换得以实现,无线互联网一出生就注定烙上开放互联的印迹,运营商只能顺势而为。那么,运营商的着力点究竟在哪里呢?认真剖析两者逻辑架构,我们或许能看到些端倪。换一个视角观察,无线互联网能够独挑3G大旗,必有其独特魅力。

  上图清晰地表明了两张网的本质差异。第一,基于手持终端的竖井式展示结构,无线互联网在网络入口处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第二,基于手持终端的功能要求,无线互联网在承载层与应用层之间,产生了功能层(由一系列软硬件组成,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智能化网络组件);第三,“免费”再也不是无线互联网之殇,基于功能应用以及运营计费体系,无线互联网具备商业模式创新条件,重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不再遥远。

  我们可以给无线互联网下个定义,无线互联网是一种具备网络互动功能、网络端功能平台和智能化网络处理能力的网络。在应用调用层面,互联网是无线互联网的子集。

  虚拟世界的跨领域入侵

  《黑客帝国》中的矩阵大战还历历在目,尼奥大战矩阵特工,最终真正的成为了救世主。矩阵的庇护者得以在虚拟世界中无所不能根本在于其无所不在,而如今的矩阵大战正在无线互联网狼烟四起,各路英豪粉墨登场。

  终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风头最劲。终端企业将通过终端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势吸引开发者资源,控制操作系统,买断应用或提供应用商店,利用其它模式解决计费,维系终端销售市场份额的同时谋求转型。在这个环节的玩家主要有诺基亚、苹果、GOOGLE、微软和运营商。国内运营商在终端领域厚积薄发,谋求产业链前端的有力控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推出了由公司一把手主管的终端操作系统开放计划。而诡异的苹果虽说从娱乐和音乐切入,目的却是控制整个产业链,相信中国联通在与其合作中也是五味杂陈。互联网企业则是通过各个层面的聚合服务吸引用户:有移动化聚合的,如一些垂直行业网站、社区网站、二手商品交易网站等;有在渠道、定价、营销、物流、服务等多个企业活动环节利用移动互联网的高性能聚合,如淘宝、当当;以SNS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在迅速崛起,()、开心、人人等。互联网企业的聚合狂欢能够直接替代运营商的数据业务。

  潜在的入侵者还远不止这些。Ucweb占据互联网入口引导有利位置,帮助用户进行内容筛选,其本质是排他性内容合作;PSP在手持终端中也添加了通信模块,远看是游戏机,近看是游戏手机。还有传统产业中看似不相关的企业摩肩擦掌跃跃欲试,品牌供应商依靠庞大的用户基础与内容可以轻而易举向无线互联网产业下游控制,HELLO KITTY与DISNEY纷纷推出了限量版手机,动漫迷们趋之若鹜,我们就此可以设想“QQphone”未来的前景。从无线互联网安全管理的角度,苏州的一家企业甚至专门推出了儿童手机。这一切,离提供移动增值业务的运营商那么的遥远。移动互联网让电信、互联网以及传统产业的交织与碰撞更加直接和激烈。

  谁说只有运营商可以运营

  运营商顾名思义要“运营”,而运营的重点应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迁移而转变。基础电信业务用户(Subscriber:订户)转化为应用用户(Customer:客户),其服务提供方式需要从以能力提供为主转变到以满足用户体验和需求为主,也就是运营网络的能力要逐渐向用户运营能力转型。可惜,3家运营商怎么赶超也挡不住QQ的人气,开心网的火气。

  中国移动在3家中最有“运营”心得,为保护用户信息安全,运营商限制了其对合作伙伴的用户资源开放程度,而这恰恰促进了合作伙伴奋发图强的决心与魄力。PINGO软件号称已经掌握2个亿的客户关系数量。开心网、人人网等通过一键备份地址簿玩火了SNS,真正探索出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QQ更是小小的聊天工具扩张为庞大的QQ帝国。从用户的角度看,用户真正在业务使用中得到实惠、方便与娱乐,也无暇顾及背后的推手是中国移动还是形色各异的应用供应商,这是运营商发展数据业务始终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精耕细作的运营理念构建的最大壁垒就是使用粘性以及巨大转换成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应用供应商跟基础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差距仅仅是一张牌照。

  运营的本质是服务,是客户资源管理。谁掌握了这种管理能力,谁就是运营商。

  中国移动含金量

  相比其他两家运营商,用户、网络、服务、渠道、品牌这些都是中国移动的筹码,而在无线互联网格局下,互联网入口ID以及功能层构建是中国移动最应该重视的排他性资源。在通用行业终端的大背景下,中国联通甚至提出了“W+G”的发展策略,即话音采用G网,而数据业务精彩在沃。对于原来在2G市场上做得不好的运营商,需要进行超常规大爆炸,来突破、来启动。

  毋容置疑,中国移动凭借其4亿用户群体依然长袖善舞,庞大的用户群永远是运营商的核心资源,而要把这份重量不清的资源变为核心优势还需要运营商去积极摸索,能够在顺应无线互联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及早布局,占领产业战略要地。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