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
前不久参加了烽火通信举办的一个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们发布了ICT2.0+新战略,即以云网协同为核心,构建以“安全、自主、可控”为特色的ICT生态圈,以端到端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于信息化市场。看到烽火义无反顾地在转型道路上大步向前走,不禁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像烽火这样有传统优势、有发展特色的企业,假如不向ICT全面转型,到底行不行?
众所周知,烽火通信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光通信专家”,国内最早的第一根实用化光纤,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诞生在烽火。几十年来,烽火在光通信领域精耕细作,为推动中国光通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上世纪90年代末期,顺应科技体制改革大趋势,烽火从科研院所向高科技企业转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发行股票上市,从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劈波斩浪。近20年来,烽火的收入规模从5亿元扩大到200多亿元,实现了稳健持续增长。在其擅长的光通信领域,目前烽火已经跻身综合实力全球前5名行列,在国内市场稳居前三名。其中,光纤光缆排名第二,光网络排名第三,光器件排名第一。从技术趋势来看,目前正值光通信高速发展的高景气周期,以烽火在光通信领域的底蕴和积累,短期内烽火通信仍然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市场份额和可观的收益。在这种局面下,即便做个“小而美”型的公司又有何不可呢?谁都知道,从熟悉的领域转向相对并不熟悉的领域,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的积累非常漫长,而市场竞争又空前激烈,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烽火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笔者接触过烽火通信多位高管,对于他们近年来的转型之路感到理解。从全球范围来看,多家曾经叱咤风云的跨国巨头先后轰然倒下,彰显了通信行业竞争之激烈和残酷。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在昭示着一个深刻道理:不转型,就灭亡。无论你曾经有多么强大,拥有多高的市场地位,“小富即安”思维、安逸守成思维,在通信设备行业是行不通的。这个行业的规则就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并且是赢家通吃。假如烽火不紧随行业大势向前转型,而是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最后不仅可能守不住优势领域,甚至很有可能输得一败涂地,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
此外,无论运营商客户还是行业客户,现在需要的都是端到端一揽子解决方案。移动、固定、硬件、软件、服务一个都不能少,靠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烽火仅仅当“光通信专家”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补齐综合解决方案的短板,完善产品系列,只有这样才能与华为、中兴对标。事实上,与华为、中兴对标,就是与世界最高水平对标,因为华为、中兴都是世界级电信设备供应商。因此近年来,烽火通信通过收购烽火星空增强了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竞争力,通过建立合资企业进军服务器市场,通过自建数据中心布局云计算等。
2015年年底,烽火正式宣布向ICT领域全面转型。仅仅两年时间,烽火的转型成效已经显现。烽火目前已晋级为开放组织OpenStack黄金会员,在OpenStack社区的贡献居全球前列。云计算领域,聚焦打造以党政为核心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承建的包括楚天云在内的一批重大工程赢得客户高度认可。紧跟PaaS技术趋势,烽火开发云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评估,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CBB技术模块支撑政法行业、运营商IDC园区领域等解决方案加快落地。
在光通信市场,目前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定,且规模也是有限的。烽火的增长早晚会遭遇“天花板”。而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ICT新技术市场却是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主流供应商都有很大的市场机会。烽火通信已经制定了一个雄伟目标: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期末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600亿~8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继续做强做优光通信之外,新的 ICT2.0+战略无疑被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