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隽
“效率的提升来自于运营成本,尤其是交付产品给用户时的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实现,造就了用户信任的基础。”“独角兽”小米公司公布的招股书当中,创始人雷军的公开信如是说。雷军似乎一直信奉“便宜就是硬道理”的原则,不过在小米的现金流量表看来。“便宜”未必是一门好生意。
小米现金流量表显示,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称“经营现金流”)逼近负10亿元,这个数自称字跟小米的调整后净利润53.6亿元,其实并不匹配,应收项目和存货的激增也让人担忧,依赖大量的融资;目前小米尚未公布此次IPO详细的融资额以及估值,有市场传闻估值在7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
应收账款存货激增
小米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7年经营现金流为-9.96亿元,对这个数字小米解释称“经营所得现金5亿元减已付所得税15亿元”。然而,2016年小米的经营现金净流入达到45.31亿元。为什么时隔一年之后小米的现金流为何突然变得入不敷出?这在小米的应收和存货项目当中有迹可循。
2016年的经营现金流入45.31亿元,小米解释称是“经营所得现金47亿元减已付所得税2亿元。”而2015年的经营现金流,是净流出26亿元。
“2016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曾有过下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早先几年过于迅猛的发展背后还有很多基础没有夯实,因此我们主动减速、积极补课。2017年,小米顺利完成‘创新+质量+交付’的三大补课任务,迅速重回世界前列。据我们了解,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雷军表示。
按照雷军的说法,既然2017年的营运比2016年要更好,为何2017年反而出现现金净流出?对此小米在招股书中没有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说法。在“流动资产”的“贸易应收款项”当中,似乎比较好解释了为啥2017年经营现金流的入不敷出,这个数字从2016年底的20.89亿暴增到2017年底的54.69亿元。
另外,小米存货也出现暴涨,从2016年底的84亿元,到2017年底163亿元,同比暴涨95.1%。对此招股书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及制成品分别增加22亿元和51亿元。”“由于若干款的智能手机日益受欢迎,预期需求强劲,我们为此增加存货,使得存货应付款项及许可费增加。”
“作为一个做消费终端生意的公司,小米的应收项目和存货如此激增,让人感到一定的意外,有可能是很多经销商并未按时付款,或者其他原因。”有注册会计师向第一财经记者如此评价道。
投资现金流方面,招股书称,2017年投资现金流净流出27亿元,主要是由于购买及结算理财产品的现金净额17亿元,以及资本开支12亿元;2016年投资现金流是净流出37亿元,主要是由于购买及计算理财产品所用现金净额11亿元,资本开支18亿元及购买长期投资17亿元。
也就是说,近两年时间里面小米用了近30亿元买了理财产品。而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在2017年达到了62亿元,主要是由于借款所得款项112亿元,部分被偿还借款45亿元所抵消。2015年、2016年融资所得现金流净额只是分别为5.68亿元和0.721亿元。
发力互联网金融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雷军称。
到底雷军所说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什么?其中,金融业务从来都是科技公司虎视眈眈的一块肥肉,小米其实也不例外。到底小米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如何了?
小米在招股书当中作出如此表述:“我们于2015年推出互联网金融业务。其后,我们研发了创新金融产品及互联网支付平台,以满足用户不同的财务目标。我们的贷款产品包括分期付款贷款及消费贷款,用户可分别使用该等贷款购买我们的硬件及满足彼等其他财务需求。我们主要通过小米金融、小米钱包及小米贷款手机应用程序分销我们的贷款产品。除贷款产品外,小米钱包另有手机钱包及支付功能,例如转账及支付账单。2016年12月,我们在中国内地联合创办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拥有少数股权。”
关于这家互联网银行,其实在2016年12月,雷军通过个人微博透露小米联合新希望集团、红旗连锁创办的银行正式定名为“新网银行”。这是继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之后的中国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当时,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银米科技出资8.85亿元,占股29.5%;是仅次于新希望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出资9亿元,占股30%。
除了银行以外,小米在小额贷款方面也在发力。“小米金融为本集团的金融服务部门,处于发展初期。小米金融精英金融科技行业的新创业务,尤其包括人工智能化的在线金融服务、科技化银行服务的异动应用程序、理财、贷款及保险产品和消费付款解决方案,与通过不断分析消费者大数据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小米金融业务主要通过(其中包括)重庆小米小额贷款及我们合并联属实体北京小米电子软件在中国内地进行。”
“没有用户的信任,就没有我们追求的高效。用户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灵魂。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我们的任何业务都将无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雷军如是说。
上市后,持续“钱紧”的小米如何维持用户的信任?这是雷军在小米未来成为公众公司后仍然需要直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