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月/文)新基建是今年的热点,其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长飞公司凭借30余年的行业积累,在5G、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数据中心、城轨交通等五大领域积极开辟新场景、新赛道,通过夯实网络传输和联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5G新基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
新突破:携手移动完成5G前传的MWDM解决方案现网试验
虽然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我国5G商用进程仍在加速,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内5G基站将达到80万站,用户数将达到2亿以上。
5G商用,承载先行,而5G前传又是5G承载网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5G商用逐渐深入,C-RAN已经成为我国运营商5G网络的主流建设模式。由于C-RAN前传需要消耗较多的光纤资源,基于WDM技术的半有源WDM将会是三大运营商的主流方案。
为适应5G前传需求,中国移动提出半有源MWDM方案,主要包括支持OAM功能的AAU彩光模块、AAU侧无源波分复用器以及DU侧有源WDM设备来构成统一管控的前传网络。
据悉,MWDM技术重用CWDM低成本25G DML光芯片产业链,支持12波长WDM系统、波道数提升1倍,满足一站一芯需求和10km前传距离需求,节约了大量的光纤资源。
“但是MWDM方案存在链路预算不足的挑战,例如:新技术/新方案的产业链成熟度;室外高低温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寿命;复杂应用环境下的部署和维护。”长飞国重与集团创新中心总监兰小波说。
同时,5G前传在光缆铺设及运维上也面临一些挑战:市内管孔资源紧张、网络拓扑中大量分支结构的处理、海量节点的施工及维护。
为此,长飞提前准备,在2019年提出了“全场景、优品质、高效率”的5G全联接战略,发布了行业首部《5G时代光纤光缆应用白皮书》,并推出了适用于5G承载各层网络建设的光纤光缆与光联接解决方案,致力于构筑5G全联接创新底座。
2020年,长飞又在5G前传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与中国移动携手完成了面向5G前传的MWDM解决方案现网试验,首次把新型光纤应用于5G前传MWDM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结果。
(图:中国移动与长飞共同发布长飞5G前传MWDM解决方案合作试点成果)
据兰小波介绍,长飞提供5G前传DU池到AAU的MWDM全套传输链路解决方案产品:提供能够增加2dB理论维护余量的新型光纤;提供截面积仅占传统光缆40%,综合成本仅占88%的新型易分支微簇光缆;提供满足5G前传需求的MWDM光模块。
其中,长飞新型光纤拥有平滑O+E波段色散系数、传输距离更长、系统维护余量更大的优势。据兰小波介绍,同样的模块和余量,长飞新型光纤可传输更远距离(10km→15km);同样的距离和维护余量,新型光纤可使用成本更低的模块;同样的距离和同样的模块,新型光纤可为系统留出更多的维护余量(2dB→4dB)。
而此次与中国移动合作的试点测试结果显示:在常温下,新型光纤的系统维护余量在1367.5nm、1374.5nm通道比G.652.D光纤多2.6dB,与实验室测试结果相吻合。
新战场:开辟新场景、新赛道
除了5G,在特高压、城轨交通、大数据中心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域,长飞也在不断创新,研发出了BILL光纤、180μmG.657光纤、大芯数特高压OPGW缆、5G宽频辐射型漏缆、边缘计算集成设施一体化柜解决方案等多款具备业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在特高压领域,长飞推出长距离、大容量、高可靠的电力通信解决方案,打造特高压传输“神经网络”。其中,G.654.E光纤、大芯数OPGW缆、覆冰监测系统等产品,助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一电力新基建目标的实现。特别是长飞G.654.E光纤衰减系数更低、有效面积更大,结合新型放大技术,在高速率、大容量和长距离传输方面更具优势。
在城轨交通领域,长飞充分发挥自身在线缆制造领域的优势,研发出适用于城轨交通的5G宽频辐射型漏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系统等,全方位满足轨道交通通信线路建设需求,推动城轨交通数字技术应用,为城市轨道交通5G通信保驾护航。
在大数据中心领域,长飞开发了具有高密度、高可靠、高性能、高可扩展性的数据中心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及数据中心用光模块、边缘计算集成设施一体化柜等产品,实现数据中心网络传输与信息处理的高效联接与本质安全,构建互联互通数字化基石。
另外,长飞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探索、积极布局,以工业应用的承载满足多元化业务场景的构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据了解,长飞的新工厂从设计建设到生产线搭建和生产流程制定全部采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设计理念。相关项目还入选了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