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二次号”被欠贷:别让用户为衍生问题买单
用“二次号”莫名被欠贷或没法注册12306,这些用户困扰需要运营商、网络平台等重视起来,以解其烦恼。
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后会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被称为“二次放号”。
可据媒体报道,不少新用户发现,使用“二次号”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其中,有的用户无法注册12306平台购买火车票,有的用户频繁收到现金贷平台的催收电话,有的老用户尽管注销了原来使用的手机号,其利用原号码在第三方平台注册的账号也存在泄露风险。
手机号被老用户停用后,与手机号码绑定的手机软件常常还保留用户信息,导致下一位手机号主人使用时,常常会面临信息冲突问题——本质上,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号码作为App注册的“网络ID”,在手机号码销户时面临的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防护问题。
在当下,手机号码早已不仅仅是代表通讯工具的虚拟数字符号。因为各类手机软件登录都跟手机号绑定,手机号跟用户大量基本信息捆绑,包括所在地、职业、消费、喜好等个人隐私数据。换手机号,那些附着其上的隐私数据不会自动跟着“改”。如果用户换号后忘记将其跟那些App账号解绑,那不仅会给“二次号”的新用户造成困扰,还会给企业新旧用户管理带来麻烦——因无法识别手机号码的“新老主人”,进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差异化服务。
就当下看,因为手机号码资源就和网络IP地址一样,数量有限,“二次号”现象或许暂时难以避免。根据《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码号资源归国家所有,一般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3个月的手机号,或者用户主动注销的手机号,将被运营商收回并再次利用,这也是“二次号”问题的来源。
但手机号收回衍生的问题与麻烦,显然不能转嫁给用户。对运营商而言,在盘活“二次号”的同时,有必要想办法全面清除老用户的历史数据,并就是否系“二次号”问题对新用户尽到告知义务。目前已经有运营商探索这方面的解决方式,如研发并推出了诸如移动认证服务、天翼账号能力,来给企业平台提供二次号识别服务,帮助App运营者完善App账号管理体系。
接下来,运营商不妨跟网络平台探索更灵活的联动解绑闲置账号机制。将销户信息和在网状态进行必要共享,而不是将解绑问题交由二次号新用户跟网络平台协调处理。
对网络平台来说,也要建立跟“二次号”入市对应的风控体系与账号解绑机制。一旦结合停机时间等信息探测到二次号情况,立刻通过多因子验证和客服介入,确保用户信息安全。非但如此,还要将手机号与“网络ID”附加功能适度剥离,让网络身份验证回归对“人”的识别,而不是主要看“手机号”。手机号背后的“人”也即使用者变了,绑定的用户数据也不能不“变”。
另外,手机软件提供相应功能协助用户检查手机号码的注册状态与绑定情况,也是应然之举。
说到底,用“二次号”莫名被欠贷或没法注册12306,诸如此类的用户困扰,显然需要多方正视和解决——这问题本也该解决有道,而不是无解。
□丁慧(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