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国内集成电路的产业地图上,上海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星,而发展5G、建设5G,离不开集成电路,缺少不了芯片。
2、除了芯片,上海还集聚了模组、终端等5G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华为、中兴和诺基亚贝尔的5G研发主要集中在上海,全国一半以上的5G研发人才也集聚于上海。
3、这一切,奠定了上海5G之城的优势地位。
对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还有上海而言,2020年10月27日值得铭记。
这一天,“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目标是成为国内第一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芯片制造高地,预计到2025年基地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2035年构建起高水平产业生态。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亿元以上规模企业40余家,华大、中微、新昇、寒武纪等一大批国内顶级集成电路企业在这里积能蓄势,扬帆待发。
芯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01
政策培植IC产业基因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站在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上,魔都建设5G之城在产业生态,尤其芯片上拥有先天优势。
上海是孕育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沃土,自带集成电路产业的基因。
60年前,上海便成为国内从事半导体器件研制和生产的专业基地之一。
上海元件五厂、上海无线电七厂,图源:网络
彼时,上海半导体厂开始筹建,1959年初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
1996年,有着极高生产水平的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代工厂生产线在上海NEC电子有限公司成功落地。
1998年,上海贝岭成为国内首家集成电路上市公司。
如今,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院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今年6月芯思想研究发布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上海在榜单上排名第一。
图源:芯思想
根据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700亿,其中设计业715亿元,制造业389亿元,封测业382亿元,设备材料业218亿元。
在设计领域,部分上海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
紫光展锐5G基带芯片,图源:网络
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位,14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
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一切,源于上海重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出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自主创新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能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创新源。
早在2000年,上海发布了《关于本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
后来,上海又发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扩大产业政策的优惠范围和加大奖励力度。
而且,在2016年,上海大手笔成立了5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其中300亿元为制造基金,支持在沪兴建半导体产线,另外两个100亿基金分别用来支持半导体材料和设计。
如今,“东方芯港”基地的挂牌成立,是上海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最新力作。
“上海模式的经验在于能够统筹布局,同步推进产业、网络建设和示范应用,以应用需求带动产业,积极做好产业生态发展”。
上海5G创新发展联盟秘书长徐晨斌对《IT时报》记者表示,“相对来说,上海出台相关5G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鼓励产业资本设立,吸引和投资更多企业的落沪,以前我们是做产业链,现在更多的是做生态圈发展。”
02
产业链完备的密码
去年,《上海5G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在金桥、张江、漕河泾、华为园区、G60科创走廊形成5G产业集聚的“五极”。5G芯片达到世界领先的5纳米工艺水平,中高频射频关键器件、光器件等产业瓶颈初步实现突破,5G测试设备、模块、终端、基站设备实现规模量产,室内数字系统规模应用。
就5G芯片而言,作为手机的核心数字信号运算单元,基带芯片是连接手机与基站、手机与手机的重要桥梁,直接决定了手机最基本的通信性能,它与射频前端一起共同构成了手机的核心通信模块。
方正证券研报表示,5G基带芯片需要同时兼容2G/3G/4G网络,5G无线电接入架构由LTE Evolution和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组成,研发难度提高;同时,要满足eMBB(大带宽)、mMTC(大连接)、uRLLC(低时延)三大应用场景,意味着基带芯片需要有更大的弹性支持不同的5G规格,达到5G高吞吐量的要求。
作为在上海成立、成长的企业,紫光展锐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基带芯片设计企业,于今年2月推出了5G SoC芯片虎贲T7520,该芯片是全球首款采用6nm EUV先进工艺的芯片。
图源:紫光展锐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加快这款芯片的产品商用,正在和多家客户联合开发智能手机。”紫光展锐方面人士表示,当前是芯片厂商发展的大好时机,集成电路是上海重点聚焦的领域,这里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和人才都很集聚。
高度重视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同样也体现在芯原微电子身上。提到当初为何来上海创业,芯原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表示:“上海市政府重承诺、守承诺,答应的事情会尽早落实,丰富的医疗、教育等资源所形成的综合软实力也是上海的优势所在,这些对人才很有吸引力。”
此外,科创板落地上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投资半导体,前10年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亏得少。高科技的特点就是需要钱的时候量很大,投资半导体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所以,科创板意义非常大。”戴伟民说。
徐晨斌对此深表赞同,集成电路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巨大,初期就实现盈利难度非常大,而主板市场门槛较高,对企业利润指标都有明确要求,“科创板设立,对IC企业来说有利于进行资金募集,进而加大研发的投入。”
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共183家,其中集成电路企业27家,占比近15%;27家企业总市值超1.1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约35%;共募集资金近900亿元,占科创板总募资额近34%;IC企业平均累计涨幅约227%,高于整体板块约153%的平均表现。
03
集聚人才的高地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16年前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说了这句话。
虽然台词已经相当老,但是依旧十分正确、十分有效。对于集成电路、5G等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上海作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和5G产业发展的高地,犹如磁石一般,正吸引行业人才集聚在此。5G人才高地的形成,又在助推上海5G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互相带动的效应。
今年9月,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5G人才趋势观察》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5G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恢复迅速,核心技术岗位仍然是5G行业最重要的人才缺口方向,其中核心网工程师需求增幅最大。
图源:BOSS直聘
从报告来看,上海作为5G发展高地,正发挥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综合优势,同时上海完备的产业环境也吸引了大量5G人才。
据行业初步统计,主流5G核心产业企业在国内共有研发人员约4.4万人,在上海有2.3万人,占比超过52%。
目前,华为、中兴和诺基亚贝尔的5G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上海。而且,上海雄厚的教育资源也为5G、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人才和创业企业。
去年11月,同济大学举办了首届校友产业博览会,70家以5G、人工智能为特色的同济校友企业参加,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上市公司4家、独角兽企业4家、成长型企业25家,参展企业总估值超过1000亿元。
站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地、5G产业高地上,上海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作者/IT时报记者 李玉洋 李丹琦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东方IC、IT时报、上海临港、Boss直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