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 “小影科技”近期已完成C轮融资,金额为近4亿元,由达晨财智、敦鸿资产、五岳资本领投,碧鸿投资、杭州金投、涌源投资、君润资本等跟投。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的持续投入、产品矩阵孵化、本地化团队建设等。
“小影科技”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移动端的视频创作工具与服务,旗下产品在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10亿次。这家公司在国内相对低调,这是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其重心都在海外市场。
2013年“小影科技”第一款核心产品小影APP正式上线,这是一个集视频剪辑、教程玩法、拍摄为一体的短视频创作工具。同年,小影上线海外版本 VivaVideo ,目前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支持十余种语言。
VivaVideo
2012年前后,随着4G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时短视频行业火热,入局者包括快手、腾讯微视、美拍等。但团队发现,视频剪辑环节仍然依靠PC端,在移动端还缺少一个好用、方便的视频剪辑产品。
看到这样的机会,“小影科技”选择主打移动端的“剪辑工具”,避开正面竞争,同时把开拓海外市场作为突破口。
契机来自2014年巴西世界杯。VivaVideo 基于世界杯做了一些本地化的尝试,比如对巴西葡萄牙语的本地化支持,将桑巴、足球等元素融入到主题、贴纸素材中,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一个月内App排名从200多位上升至20多位,并成为Google Play巴西视频榜第一名。
此后,“小影科技”把重心转移至海外,2015年底全球用户数突破1亿。2013-2016年可以作为“小影科技”的第一个发展阶段,除了用户规模的拓展,期间公司还获得了谷歌顶级开发者称号和谷歌最佳应用称号,这意味着公司已经成功打开海外市场。
来自SensorTower
从视频剪辑出发,“小影科技”也考虑产品的延展性,2016年开始,团队先后尝试了社区、直播等多个方向。创始人兼CEO韩晟表示,这些尝试现在看来都不算特别成功,但锻炼了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加深了对市场和本地化的理解。
2019年,团队对整个短视频赛道重新复盘,发现这个生态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视频创作越来越大众化。因为视频剪辑依靠PC端,用户门槛较高。但如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4G网络成为标配,大众已经习惯了把视频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
其次,视频媒体正呈现出去中心化趋势,原来在订阅、关注的模式下,普通用户比较难获得曝光,但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算法出现后,视频内容更多是基于用户兴趣做个性化推荐,内容的分发机制发生变化;
同时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视频内容生产的门槛极大降低,很多环节可以实现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用户规模也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比如2018年“小影科技”上线的小程序产品,用户中有50%以上年龄超过50岁。
基于以上观察,团队判断,未来将会是一个全民视频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视频创作者,而视频创作和剪辑这件事本身的天花板也比原来想得要更高。
因此,2019年开始,“小影科技”明确了“消费级视频生产服务商”的定位,聚焦C端用户的视频创作环节,希望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以服务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各类型用户。
“小影科技”的主力用户为年轻人,但此外,还会挖掘不同年龄层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比如3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她们制作短视频的需求在于记录孩子的生活等。目前“小影科技”已经在孵化中的产品有十余款。
为了满足高端用户更专业的剪辑需求,2019年“小影科技”上线了新产品 VivaCut,拥有抠像、关键帧、变色、特效等高端剪辑功能。产品上线半年时,用户突破了1000万,目前以欧美专业剪辑玩家为主,覆盖了中国、美国、巴西、 印尼、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新产品能够快速完成冷启动,一方面是因为团队有多年积累的产品运营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来自公司底层的技术支撑。
“小影科技”创始团队来自虹软科技,后者在数字影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有超过20年的经验。创始人韩晟曾在虹软全权负责移动视频相关产品的开发,客户包括三星、诺基亚等行业巨头,后任职公司市场产品VP,具有12年的移动互联网经验。
创始人韩晟
基于团队的技术背景和海外产品开发运营经验,“小影科技”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技术的投入,在近300人的团队中,超过40%为技术人员。所有底层技术都为自主研发,在音视频引擎、图形图像引擎、AI视觉算法等方面拥有多项专利。
盈利模式上,主要来自会员订阅,产品免费但部分功能付费,定价为25美元/年,不同国家根据情况上下浮动。目前公司付费用户体量在百万级,长期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SaaS服务商”。2019年公司海外营收超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50%。
“小影科技”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在海外设有办公室。据悉,“小影科技”已启动上市,日前已与国泰君安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小影科技”的投资方还包括创新工场、光照资本等。
团队表示,公司在移动视频剪辑领域布局了8年,上市是为了可以运用更多资源,用于持续研发核心技术、打造覆盖全用户类型的多样化产品矩阵、提高专业运营能力,更好地服务用户,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增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