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市场似乎迎来了高光时刻。
近期,电动车厂商爱玛成功实现多年的上市梦,成为了第四家上市的电动二轮车公司。与此同时,另外三家二轮电动车企雅迪、小牛、新日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的涨幅。
爱玛成功上市,将电动车赛道的火热程度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火热的背后,是整个二轮电动车市场正在快速向着天花板冲击。
高光时刻已至?
毫无疑问的是,电动出行行业在今年风光无限。
从年初以来,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在二级市场中掀起了一阵电动出行的"热浪"。在国内,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国内电动车企业让国内的电动出行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浪潮。
同样属于电动出行的二轮电动车也在这股浪潮之中水涨船高。除了经历三次闯关失败之后终于成功上市的爱玛以外,三家已经上市的二轮电动车企股价更是涨幅惊人。
其中之一的雅迪,自今年1月份开始,截止到12月21日,涨幅超过了700%。而掀起电动出行热潮的行业龙头特斯拉,今年的涨幅也仅有约670%。
"在风口之上,猪也能飞起来。"如今的二轮电动车行业,跟随着四轮电动车所吹起的风口而扶摇而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实力。
得益于年初疫情的出现,人们的外出活动大幅缩水,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点外卖,使得外卖行业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这一状况下,外卖员数量持续暴涨,同时也让对于二轮电动车的需求获得了大幅增长。
在这一火热的状况下,也吸引了资本的疯狂涌入,将整个电动出行行业带上了高点。但对于二轮电动车来说,资本的作用反而并无那么重要。美团、哈啰和滴滴这些互联网巨头正在寻求将共享的头衔加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头上。
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火热为二轮电动车企带来了巨额的订单。以美团哈啰滴滴为首的三大巨头,在扩张共享电动自行车版图上打的火热。在今年四月份,美团向富士达、新日等二轮电动车企下单了百万辆共享电单车的巨额订单。巨头们对于共享电单车的巨额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轮电动车行业的火爆。
巨头们的闯入,无疑为二轮电动车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后盾。依靠数量来抢夺市场的打法,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需求无疑是庞大的。
资本的涌入、巨头的竞争、行业的风口,三者聚合下,电动二轮车似乎已经到达高光时刻。
电动出行热潮下,"暗流"正在涌动
在亮眼的高光之下,二轮电动车行业中的暗流正在不断涌动。
今年来,二轮电动车的销量迎来了巨大的涨幅。根据工信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10月,电动自行车完成产量2548.0万辆,同比增长33.4%。而在经济效益方面,1月-10月,电动自行车营业收入759.9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了利润总额达到3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5%。
来源: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风口上最亮眼的明珠之时,二轮电动车的市场表现无疑也极其突出。问题在于,二轮电动车的行业天花板相对四轮电动车来说,差距显著。
首先的问题就在于技术。
相较电动汽车,二轮电动车在技术的要求上较低,这就意味着其制造壁垒近乎于无。对于整个二轮电动车行业,由于在生产制造工艺上并无多少技术可言,且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中均未形成实质性的护城河。除此之外,在外形设计上、车辆智能化等方向,因为自身的特性,未来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想象空间,创新潜力低下。
技术门槛低下,意味着二轮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天花板较低。在性能上比不过传统燃油机车,在技术上缺乏足够吸引用户的点。二轮电动车实际上更加偏向于低端市场,这意味着要想走向更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端赛道,难度巨大。
其二是较低的准入门槛。
相对于属于吞金巨兽的电动汽车行业,低投入、高回报的二轮电动车行业更受资本市场的欢迎。以二轮电动车企中的明星企业小牛电动为例,上市前总共进行了四轮融资,每轮融资金额均在千万美元级别。对比电动汽车企业百亿起步的融资规模,差距明显。
即便融资规模低,但收益回报并不逊色,这就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二轮电动车行业之中,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除此之外,二轮电动车对于技术要求的低门槛,也让拥有大量资本实力的企业进入更加容易。
其三是政策趋向并不明朗。
在今年新国标的出台,将大量电动自行车直接划归成了电动摩托车,被迫退出市场,同时也引动了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对二轮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前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发展未来并不明朗。
共享电动车的未来如今正在逐渐被乌云所笼罩。虽然美团、滴滴、哈啰三大巨头都想扩大共享电动车市场,将触手伸向一二线城市,但在当前来看,下沉市场仍然是消费电动车的主力市场。
此外,一二线城市对二轮电动车的管控开始不断收紧,在北上广深,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管控不断趋严。实际上,早在2017年8月份,在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政策的不支持,加上在一二线城市推进的不断受阻,为整个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霾。可以预见的是,政策的方向依然将维持现状,而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管控的禁令也将逐渐扩散至三四线城市,这将进一步压缩共享电动车的市场,作为制造商的二轮电动车企,也将受到持续的不利影响。
看似迎来高光时刻,实际上是借了电动出行的风口。在多年的野蛮生长之下,早已失去了"约束"的二轮电动车行业想要到达高点,无疑是非常的困难。
两轮电动车行业难出"Tesla"
在特斯拉的带领之下,电动汽车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但同样属于电动出行行业之中的一员,二轮电动车之中并未诞生出一个如同特斯拉一般能够引领全行业进步的带头羊。为什么二轮电动车企之中未能生出一家类似于特斯拉的领头企业?
正如上文所说,不同于电动汽车,二轮电动车缺乏足够的想象空间支撑起类似于特斯拉的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发展潜力上,两者都相差甚远。
相较汽车动辄上万起步的高昂售价,二轮电动车价格则更为低廉。即便是面向高端路线的小牛电动,其旗舰型号的售价也仅区区过万,双方的差距显而易见。
另一原因在于行业上限相对较低。作为传统制造行业的汽车制造行业,市场份额无疑是巨大的。而电动汽车作为燃油汽车的替代产品,在未来将随着燃油汽车的逐渐退出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二轮电动车则并未有着这样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市场保有量并未出现如同电动汽车的增幅。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05年中国电动两轮车产量为1,211万辆,2013年全国产量达到3,695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6%。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
从数据中能够看到,虽然依然保持着增速,但这种增速处在不断放缓的状态。发展上限远远低于电动汽车,且正在逐渐触及天花板,这意味着二轮电动车行业无法容下如同特斯拉一般的企业存在。
短期内,在电动出行行业热度不断状况下,狂热的资本盖住了两轮电动车背后的阴暗面。即便被高光所遮盖,这部分阴影正在开始蚕食着两轮电动车行业的那一丝理智。
两轮电动车行业无疑是出不了"Tesla"的,但诞生出如"蔚来"这类造车新势力级别的玩家,这或许才是两轮电动车行业的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