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夏旭田 北京报道
中国5G新基建及应用正在明显提速。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提交了两份关于5G的提案,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专访时指出,疫情使得中国5G新基建以及数字经济提前了6-7年,今年中国有望再新建5G基站70万个左右。
他介绍,中国目前已实现地市级以及300多个城市主要热点的全覆盖,正推动5G延伸到部分县城及乡镇热点,而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他建议共享低频“黄金频段”,以降低5G网络部署成本和建设难度。
他介绍,5G应用生态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备受关注的5G消息已经打通了互操作,预计今年3月份可以进行一系列小规模的推广和试点。
年内或再建70万个5G基站
《21世纪》:目前国内已开通近72万个5G基站,约占全球七成,为何中国5G基站建设大幅领先全球?预计今年国内5G基站能达到多大规模?
张云勇:第一,从系统设备制造商来看,全球现在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中国占了两个:华为、中兴,中国的一些设备制造企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我们的频段也不错,采用了主流的3.5G中频段。
第二,中国对数字经济转型的决心和毅力非常大,目前,中国数字经济的占比在40%左右,相对于未来的预期还有相当大空间,5G的发展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高度匹配,所以中国推进5G新基建的迫切度要更高。
5G基站的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推动新型信息消费的基础,根据发改委的统筹规划,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一张5G精品网络,去年已完成了70万基站的建设,按照既定的安排,今年会再新增建设5G基站70万左右。
《21世纪》:对中国而言,72万个5G基站实现了何种程度的覆盖?四家运营商分别占多大比重?
张云勇:现在已经实现了地市级以及300多个城市的主要热点全覆盖。今年,一方面,我们会进一步优化城市的5G覆盖,另一方面,我们会推动5G延伸到一些县域甚至乡镇的热点,推动旅游、高铁等场景的覆盖。
现在的基本格局是联通、电信大概一半稍微出点头,移动和广电不到一半。比如说去年5G基站70多万,电信联通加起来三十七八万站左右。
《21世纪》:实现与4G水平相当的覆盖,需要建设多少5G基站?预计投资规模有多大?
张云勇:按照发改委此前的规划,5G要达到4G旗鼓相当的覆盖,大概需要几百万基站的规模。
但是,5G的应用场景模型和4G并不完全一样,并不能简单地从4G的基站规模来推算5G的建设规模。将来中国5G的场景是“case by case”(视具体需求而定),我们会面向垂直领域企业的具体需求建设基站。
在投资上,目前联通和电信正在共建共享,移动与广电也在共建共享,4家运营商的投资加起来每年一两千亿的规模。未来几年大概也将按照这样的规模来演进。
建议共享5G“黄金频段”
《21世纪》:目前乡村等人口并不密集的地区仍是5G的盲区,在这些地方,如何在经济性与普惠性之间取得平衡?
张云勇:乡村环境人口密度低,短期内还无法采用与城市5G覆盖相同的热点密度部署覆盖,目前仍是5G盲区。
首先,对此不能简单“一刀切”,说是乡村没有5G的需求,实际上很多乡村对于5G存在着非常旺盛的需求。5G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推动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其次,在农村地区适度超前建设5G网络,“路来等车”也是必要的。
再次,在一些偏远山区,可以考虑通过更低的频段来降低部署成本,比如,四家运营商共享700MHz频段,共建共享一张网络,可极大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和建设难度。
在典型的农村地区实现同样覆盖效果,广覆盖场景下700MHz所需基站数为2.6GHz的1/5、为3.5GHz的1/6、为4.9GHz的1/9。若建设一张与现有4G覆盖水平相当的5G网络,700MHz较3.5GHz可减少无线设备及光缆、传输系统等建设投资约1900亿元,每年节省电费、租费等运营成本约200亿元。
《21世纪》:我国700M频谱已分配给中国广电,目前这一频段的利用率如何?广电和移动的合作进程如何?你建议国内尽快开展5G低频资源的储备布局,在更低频段,中国还有哪些可以释放的潜力?
张云勇:首先在700M频段并没有分配完,这一频段整体有70M,分配给广电的只是其中一段。一方面,可以考虑分配更多的低频段给运营商,另一方面,对于分配给广电的可以考虑共享接入网,或者联合运营,在网络之间实现互通与互操作。
关于广电与移动的共建共享,目前仍处于一个前期建设过程,更深层次的合作应该是刚刚起步。
在更低频段,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已启动释放600MHz等低频资源。我们呼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研究利用这一段频率的可行性。目前这一频段主要在军方和其他无线电部门,可能需要清频,对5G而言,600M频段当然更是“黄金频段”。
《21世纪》:如何看待当前5G面临的高投入、高耗能、高运营成本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能否介绍下目前四大运营商的共建共享进程?如何看待5G的投资回报情况?
张云勇:从单个基站来看,5G的耗能大概是4G的2-3倍。事实上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5G成本较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目前已有26个省市区在5G建设上出台了配套政策,部分地方建设一个基站会给予1万元的补贴。关于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复杂问题,我们也呼吁发改委、国家电网等部门共同协调解决。
关于投资回报,静态的投资回报比确实不是特别高,因为我们国家的套餐在全球范围看还是比较低;但从动态来看,未来5G主要是靠2B的应用和数据流通来变现。
5G消息3月份推广应用
《21世纪》:自诞生以来,关于5G杀手级应用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如何看这种说法和讨论?目前在C端应用上进展如何?
张云勇:首先,应用生态的培育需要时间,比如我们VR、AR的体验性价比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毕竟5G标准刚刚固化,冻结的时间很短,手机、网络、端网的匹配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整体进度是很快的:5G从标准到系统,到网络部署,再到应用,整个速度比实际预期都要快。所以大家还是要给5G一个辩证的认识。
在C端应用上,除了VR/AR,4K/8K高清视频上,我们现在正在开发一些视频彩铃,现在已经有一个多亿的用户。另外我们在5G融合消息上也正在发力,目前5G消息已经打通了互操作,今年3月份可以进行一系列小规模的推广和试点。
《21世纪》:5G更大的应用前景在于B端,目前B端的应用探索取得哪些新进展?看好哪些赛道?
张云勇:我个人比较看好煤炭行业监控、高端工业装备互联等领域,比如说商飞的6I互联,因为它们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且在这些领域,其投资回报也是非常明显的,5G确实会解决它们的实际生产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的工业水平从工业2.0到工业4.0都有,各个行业发展参差不齐,我们主要瞄准的是和我们匹配度比较高的领域做重点推广,其他的领域更多的是通过标杆项目、灯塔项目来做试点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