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信息通信产业科技创新及协同发展,5月24日,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协会举办“2021年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周”主论坛,开启从5月24日到28日的科技周系列活动。
本次主论坛齐聚院士学者、产业大咖、业界专家,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创新等,共同探讨自立自强、合作共赢的科创新未来。会议期间,根据北京市科协批复,举行了中国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揭牌仪式,并宣布成立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以及信息通信芯片产业链创新中心。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企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苏小军在致辞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两年来,中国移动科协创建六大品牌活动,有效凝聚了集团8万余名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通信产业的协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中国移动与中国科协继续保持紧密合作,一起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方磊在致辞时指出,中国移动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政治站位,真正勇当原创技术的需求牵引者、技术供给者、创新组织者和应用推广者。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凝聚产学研科技创新力量,同时加快建立从技术研发到工程应用的正向循环机制,推动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取得突破。进一步促进融通创新发展,发挥产业龙头引领作用,构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的良好生态,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中更好发挥国资央企的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移动科协主席杨杰向科技周活动致贺信。贺信强调中国移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握信息技术演进趋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下一步,中国移动将持续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协同攻关合力、人才创新活力,着力突破信息通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希望公司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信息技术最前沿,扎根创新创造主战场,潜心科研,勇攀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中国移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移动科协副主席高同庆在致辞中表示,面向“十四五”,中国移动正在加快构筑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成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建立创新链、带动供应链、构建生态链,放大价值链。一是勇担使命,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二是自立自强,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激活能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是激发活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强磁场,广泛吸纳高精尖领军人才。五是开放合作,加速构建科技创新共赢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主论坛上,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和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共同为中国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中国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设立,将进一步助力中国移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中国移动“珠峰攀登者”计划,引进和培育以院士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人才,服务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现场,中国移动高同庆副总经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颁发了聘书。
据了解,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基础核心理论与原创技术研究者”“关键领域前瞻性研究引领者”和“未来研究领域重要资源聚合者”,聚焦“1+2”三大主攻方向:一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二是泛信息科学;三是人文科学。同时,中国移动联合华为、中信科、京信、紫光同创、烽火通信、汇芯通信等21家产业链合作伙伴成立信息通信芯片产业链创新中心,开展信息通信产业基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中国移动将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利用创新技术合作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通“产、学、研、用”四个环节,在芯片研发、测试、应用和生态构建等领域,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为芯片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全球化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活动期间,在院士讲堂环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作了题为《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推进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主题报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分享《智慧内生、原生简约,未来通信技术展望》的最新成果。华为Fellow分享了关于《未知者的未来十年》的内容,腾讯研究院产业安全中心分享了关于《未知者的未来十年》、《产业趋势与数字化转型新图景》的话题。
会议期间,围绕构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体系,中国移动详细解读了“联创+”计划,通过联合研发、研投协同等新模式,与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投、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启动了“鹊桥计划”,通过内环研究院与外环省公司共建共管三家区域研发机构,以及面向更多省公司开展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研发协同。
会上,中国移动还正式启动了2021年创客马拉松大赛。
据悉,中国移动2021科技周活动共有19场分论坛,主题涉及双碳与绿色5G、5G专网、移动云、双创、中移智慧中台、九天人工智能新技术、数智化转型、区块链、操作系统及芯片等。整个活动全程通过咪咕视频、C114等平台进行直播,并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渠道对亮点内容实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