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王传宝:冬奥的5G全覆盖,是怎么炼成的

相关专题: 中国联通 5G 人工智能

2022年2月5日,网易科技频道年度策划“2022,请回答”大咖线上对话栏目第二期《2022,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黑科技》正式开启。直播现场,北京联通副总经理、冬奥通信运行指挥部总指挥王传宝,英特尔北京奥林匹克项目办公室总经理赵宏,京东方冬奥项目总指挥吴坚三位大咖相继出席。网易科技主编宁琦、《惊奇科技》主理人小雨同步连麦主持。

直播中,王传宝对人类通信史上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5G冬奥会背后的SA独立组网、5G立体组网、300兆的大带宽、智能动态波束等九大黑科技进行了现场科普,并对黑科技的普及性应用范围提出了预测。

作为首次实现5G全覆盖的冬奥会,用户体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直播中,王传宝就5G对转播画质质的飞跃、360度全景观赛非凡体验、VR等技术手段的新奇加持等入手,为观众生动讲解了此次冬奥会相较于过去,将从观看画质、角度、观感等方面带给观众全新的、生动的、充满沉浸感观赛体验。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官方通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在冬奥会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王传宝现场解析了中国联通“SMART”智慧冬奥的内涵,并介绍了中国联通于冬奥会通信保障工作中前期、中期、后期带来多项开创性应用:例如京张高铁实现“5G+高铁+4K直播”首创技术,smartlink智慧专线对转播工作的强大加持,以及“5G+”在此次冬奥会的系列落地实践等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硬度”十足的科技知识盛宴。

以下为网易科技《2022请回答》第二期《2022,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黑科技》直播连麦对话王传宝部分内容:

1、5G全覆盖的冬奥

主持人:冬奥开幕式,以及整个赛事的背后有哪些黑科技存在?联通对通信的重要支撑,有什么样的亮点?

王传宝:这次冬奥会通信技术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5G技术在整个冬奥会上的加持。这次冬奥会是人类通信历史上,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5G冬奥会。我们在所有的场馆都做了5G网络的全覆盖,包括交通要道,运动员的冬奥村,以及我们所有的宾馆、酒店,实现全面覆盖。

昨天的开幕式,我们自己总结差不多有九大黑科技。

首先有两个在基础网络方面的黑科技。一个是5G的SA独立组网。SA独立组网技术,是5G网络的一个基础。真正的5G,实现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必须依托于SA独立组网,在独立组网模式下,才能把5G的所有的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为冬奥的所有场馆,都部署了独立组网的模式。

另一个是空间多维的5G立体组网。比如在鸟巢这个区域内,各个观众看台、各个区域方面对网络信号部署挑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采用了一个空间立体的部署方式,无论是地下地上、多层看台,包括运动场内的场芯内外各方面,实现了一个多空间维度的一个立体的组网,可以满足我们整个鸟巢内部的不同空间、不同用户、不同业务需求的覆盖。这是两个基础网络组方面的重要的黑科技。

为实现鸟巢重要的业务,我们还有四个无线侧的网络黑科技。这次鸟巢有全世界场馆最大的一个网络容量需求。所以,为了满足这样一个网络容量,以及更高的速率传输,我们在无线侧做了四个黑科技:第一个是部署了300兆的大带宽,在室内使用带宽的频谱资源越丰富,可以满足的速率就越高。第二个就是智能动态波束这样的技术,通俗的讲,就相当于在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那种聚光灯,聚光灯跟着演员在走,也就是我们的信号通过智能动态波束的技术,跟着我们的业务、跟着我们的用户在走,所以能够保证用户的信号最强。第三个技术就是小区合并,把临近小区合并在一起,避免在切换过程中造成的一些干扰,对速率的一些影响。第四个是采用了分布式的大规模天线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边缘网络速率,实现扩大频率的带宽,提升频率的使用效率,提升我们小区的容量,降低用户间的干扰。

另外,还有三个在应用层面的黑科技。第一个就是5G的端到端切片技术。切片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又开辟了专用通道,为了这次直播过程中的一些业务,开辟了专门的通道来保障它的质量,保障它的速率。第二个就是载波聚合。载波聚合简单理解,就是高速公路两条道路,我们把它合并成一条道路,让一辆车去跑,这样的话,它的跑的速度,或者是带宽更宽,就形成了速率的翻倍,带宽翻倍的效果。第三个就是超级上行。移动通信技术一个特殊的特点,就是上行和下行的速率是不对称的,下行远高于上行,因为上行业务的需求量相对来说是少的,所以上行占的带宽或者速率相对来说是慢的。但是恰恰对于直播业务,对于鸟巢的视频传送的这个业务,需要更多的是上行的带宽。为更好地能够满足大带宽超高清直播这种场景,更适用于这种超级上行的技术应用。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这种神器加持之下,我们在边缘区域,或者其他一些场景,可以以更好的速率,更清晰的画质,更高的速率来开展这种直播。所以基于这九大黑科技,我们这次实现了在鸟巢的一个突破。

我们在鸟巢这次的整个的网络部署,下行的速率最高可以达到1.5G,上行的速率能达到500兆。这应该是实现了世界5G之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的5G冬奥会是充分体现科技创新的一次实践。

主持人:超级上行这个黑科技,感觉像是专门为我们媒体所设置的,是专为媒体服务的吗?

王传宝:您说得太对了。很多的媒体记者、微博大 V 、网红,现在都在做直播。直播的过程中,怎么样能够保证最清晰的画质、最高的网络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取决于我们的上行速率能够满足整体的需求。所以,现在大家在用4K直播过程中,保证上行速率的快速,保证画质的清晰稳定,就需要我们在5G网络方面提供好的服务。我们推出的超级上行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能够保证直播过程,始终以高速率稳定地运行。所以,各个主持人将来可以好好地用一用联通的网络。我刚才看女主持人讲到,还没有用联通的网络,我觉得你可以体验一下。

主持人:好的,我马上就去办张卡。九大黑科技如5G切片,超级上行,5G全覆盖,讲得已经非常详细。联通不仅仅说为媒体服务,其实为每家每户都在服务,让我们家里的网速变得越来越快。

王传宝:对,这次我们给冬奥会提供的一些创新的科技,要按照冬奥会的理念形成奥运遗产。所有这些新技术,将来都会为普通市民提供服务。而且实际上这次为冬奥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很多技术也是依托于这几年以来,在国内全面实施部署的一个经验。比如这次为满足冬奥各个场馆的通信需求,基础网络提出了泛在千兆的概念。什么意思呢?就是“千兆宽带到桌面”,我们家里的宽带,我们有光纤的接入,基本上每个人到桌面都可以实现千兆的接入。“千兆wifi全覆盖”,无论是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还是运动员村、酒店,只要在公共区域里,我们都实现wifi的全覆盖,也就是说每个运动员可以实现跨场馆自动漫游,在wifi网络上实现千兆的访问。更重要的是“千兆5G无处不在”,无论是北京,还是河北张家口,各个区域5G网络是无处不在的,也是能实现千兆的速率。

主持人:这就是真正的中国速度,越来越快。

王传宝:对,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刚刚讲到黑科技里面,有5G切片,还有这个超级上行,300兆的大带宽,8K视频的稳定。如果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些黑科技给大家带来的体验,究竟会有怎么样的不一样呢?

王传宝:这届冬奥会,我们在前期做网络规划的时候,重点考虑的就是怎么样能够改变观众的一个视角。这次在整个网络部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是和北京奥组委一起在讨论,将来在冬奥会过程中,我们怎么能够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各个不同的应用场景带来一些全新的技术应用,最新的一些技术。刚才您提到观众的感知,我觉得最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我们这次看的画质画面方面,实际上是一个全新的突破。这次所有无论是央视,还是OBS,也就是奥林匹克转播公司,在拍摄所有的转播,所有的比赛场景,包括开幕式的时候,都是以4K的画质来制作的所有的素材。特别包括像开幕式,包括我们的平板跳台滑雪等比赛,还是以8K的画质来做。画质的质量是远远高于我们过去。2008年奥运会,我们基本的画质差不多还是720P。当时我们叫高清,但实际上720P最多是在手机上看起来有一些清晰的感觉。但在大屏幕上,在电视上,在超大屏幕、电影院等等,看起来这个清晰度就不够了。这次4K的画质是全部的视频素材,全部的电视节目都是普遍采用的,个别的场次是用8K的画质来满足的。所以,这种画质的提升,带来的观感的改变,是我们一个重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刚才谈到,这次我们叫5G赋能智慧冬奥,最重要一个核心点就是通过5G技术来改变我们观赛的一些体验。比如,我们在5G网络的加持下,我们的摄像头可以实现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更多的视角来观看比赛。像在雪车雪橇这样的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摄像头放到雪橇车上,我们可以像运动员一样,以“第一视角”去体验风驰电掣的这种感觉、这种速度。这样的话,有一种沉浸式的一种感知,一种体验。

我们还提供一种叫360度全景观赛的体验。类似我们看网球比赛时用到的鹰眼挑战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球到底有无出界。360度全景观赛,我们可以各种不同的视角环形地去看一个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怎么样去提供最优美的画面。特别是对像高台跳雪,空中技巧这样一些好的比赛项目的话,我们可以在空中看到各个不同角度展现给我们观众的一些美妙的图像。类似这样,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VR等等新的技术,都是在这次比赛过程中,和OBS、中央电视总台、新华社等等一些媒体,一块协同合作,来把这种真实的体验提供给我们观赛的观众,让观众有沉浸式的、互动式的全新的感受感知。这和过去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主持人:我们刚刚评论区也在说,千兆绝了,8K绝了,太厉害了。

王传宝:我插一句。8K,这次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中央电视总台开播8K频道之后,是搞了一个“百城千屏8K看冬奥”的这样一个活动。在北京地区,我们很多的场所是有8K的大屏的。联通为所有的8K屏幕提供了全程的直播信号传输。包括昨天晚上的开幕式。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有一些地方,到场馆之后,到一些区域就可以看到一个超大的屏幕,这个屏幕一般都是8K的。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在问,您现在是不是在指挥部里头?您后面大屏看起来很炫酷。

王传宝:对,我现在是在中国联通的通信技术运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是我们对两地三赛区做网络运行指挥的一个指挥大脑,算是我们的核心区域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两地三赛区所有的通信网络,无论是满足赛会办会需要,就是组委会的需求,还是我们视频转播,电视转播的需求,包括OBS、中央电视总台等等这些需求,以及我们其他办赛,包括计时、计分,特别比赛成绩出来,计时计分系统所有的信息传送,都是通过我们的网络来做的。而这个区域就是我们的网络指挥调度中心。

为什么把它叫智慧大脑?由于这次在设计规划通信网络的过程中,依托AI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我们一些科技创新,就是科技冬奥、智慧冬奥这样一个核心理念来设计的所有的网络。

现在这个指挥中心,可以看到这个大屏,上面展示的都是我们现在实时的所有比赛现场的网络运行的数据,包括我们图像传送的质量,包括我们移动网络运行的质量实情。

主持人:刚才您一直提到咱们实现了5G的全覆盖。我们知道其实奥运场馆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像京张高铁,也实现了5G全覆盖吗?它这个其实难度比较高的。

王传宝:我发现你确实对冬奥会还是非常了解,确实是这样。我刚才谈到了,任何一个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包括交通要道,全部都是实现了5G的全覆盖。所以为什么我说这次是历史第一届5G冬奥会的关键的核心点。京张高铁全程174公里,里边涉及到11个隧道,整个桥隧比达到了60%这样的比例,所以在5G网络的覆盖方面,我们是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建设的场景是极其复杂的。京张高铁是跨越了城市、城乡,包括一些桥梁,跨水,包括高山隧道,地形是很复杂的。京张高铁的运营,国铁集团采用了一个新型的动车组,这个动车组外围的车厢对信号的屏蔽是非常厉害的,我们做过比较测算,穿越车厢之后信号的衰减能达到1000倍,就是外部和内部比较,我们专业术语衰减30db,差不多1000倍这样的情况。

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期是比较短的,因为白天京张高铁都是在正常运行的,只能在晚上,大约施工窗口期也就只有三个小时。过程中,有一些穿越密集城市的区域,它是要做一些屏障的,这个声音屏障一方面确实把噪声降低了,但同时也把我们的手机信号,移动通信的信号也大幅地屏蔽掉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的难度非常大。

此外,京张高铁第一次实现以5G网络为基础的,在高铁上做超高清视频直播的创新。中央电视总台做4K的直播,对上行的速率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建设大约用了100天,建设的同时又做持续的网络优化,来保证我们直播的质量。所以,前段时间可能电视上也报道了5G+高铁+4K直播的央视这样一个新闻。昨天晚上是开幕式,昨天上午中央电视总台也是在5G高铁上做了全程的4K直播。我们很自豪,过程中我们的信号没有任何的卡顿,没有任何的花屏,保证了所有的全程的高质量运行,也是非常符合专业播出的需求。

这是世界首例,首创。因为全世界高铁的里程也没那么多,全世界在高铁上做5G直播的就没有。

主持人:高铁时速都能达到350千米每小时,那么快的一个高铁居然真的实现5G覆盖的话,我感觉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王传宝:没错,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了5G全程覆盖的一个高铁。特别是在隧道内也能实现。刚才你也谈到了350公里时速,在我们网络技术体验来说,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因此,我们这次在网络部署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174公里,我们布放了356个基站,这356个基站实现了站间距在309米,我们正常的高铁的基站间距大约在500米左右。这309米,创造了站密度最高的记录。在高铁上,我们也有八大黑科技。相较于鸟巢的九大黑科技,在高铁上我们是为高铁专门建了一个高铁专网,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人工智能的识别技术,可以识别一般的用户,是在高铁上使用网络,还是说在平常的过程中使用。针对在高铁使用的用户,我们会把它固定在高铁专网上。这样的高铁专网的一些网络质量、网络水平是有更多的一些保障。而且在高铁上,我们实现了全程的200兆的覆盖。最重要的是这次在高铁运行中,基于在隧道内的网络覆盖,是第一次在全世界首次采用了3.5G赫兹,就是所谓的中频段的漏揽技术,这个技术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采用,来实现隧道内网络信号的覆盖。所以,有机会我真是欢迎大家去体验一下京张高铁。

2、更多的创新应用

主持人:疫情却催化了云赛事的进行。更多的人看昨天冬奥开幕式都是通过电视,但对于世界绝大多数体育粉丝来说,没有到现场加油,成了一种遗憾。云赛事是如何弥补咱们这些观众的遗憾呢?

王传宝:从云上的赛事转播来说,我们这次是和一些合作伙伴一起做了一些新的探索。比如说,联通这次专门成立了一个叫云转播这样一家公司,是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成立的,基于我们超高清视频转播这样一个技术。云转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转播的一种轻量级。过去我们去一些重大赛事,或者一些重大活动现场的时候,媒体记者都会带一个转播车,背着一个沉重的摄像机,然后在全程做转播。云转播的技术,实际上是弥补了这样一个差别,背一个非常轻量级的5G背包,我们架着摄像机在现场做采访后,所有的包括拍摄的一些内容,通过5G背包,把所有的视频内容回传到云端,在云上再做在线编辑,做处理。这样一来,就把我们现场转播车,一些重量级的装备节省掉了,所以带来了转播,或者直播的新的一种变化。 对于我们观众来说,通过云的方式来做参与,也有很多新的探索。比如这次由于疫情的因素,组委会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考虑了闭环内外的一种管理的模式。我们的运动员在闭环内,和外围的媒体记者实际是相对隔离的状态。大家都知道,冬奥会结束比赛结束之后,媒体记者都要去做采访,面对面地做一种沟通。但为了疫情防控,所以,这次我们是提供了一个叫云端混合采访的技术。运动员比赛完之后,在混合采访区面对摄像机,我们的媒体记者是在远端媒体间,可以通过电视屏幕和运动员之间做一种互动,做一种交流。这样的一种采访,类似我们今天这种连麦一样,很多的一些采访的结果,就可以直接做在线的直播。因为这基于的是5G的低时延的技术,可以满足我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没有那种卡顿感或停顿感。

当然,另一方面,在混合采访技术实现过程中,我们也做了一些创新。创新点就是,我们的记者可能在演播室里坐在现场,我们的运动员在混合采访区,在比赛结束之后的区域。但是他采访的那个内容,我们可以做云端合成,把两个人合成在同一个演播室里。所以我们在电视机前端看到的就是两个人在同一个屋子里做沟通互动的结果。不像我们今天这个视频连线还看到三条线,把我们三个人隔离,看得出来是三个屏幕做的。实际上那混合采访的一个操作方面,就完全是在现场,和大家平时习惯的一个沟通采访的结果,完全是一样的。所以,类似这样的一个操作,也是为了应对疫情一个重要的变化。

当然,这方面来说,在接下来的未来,技术在持续演进过程中。冬奥会结束之后,我们疫情过去之后,类似一些新的应用,也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得到应用。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在提问,比如说您刚刚说的云转播之外,还有什么应用可以分享给大家?

王传宝:这次为冬奥,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新的科技应用。我们这次为办赛、参赛、观赛推出了19项创新应用。比如说,刚才观赛这块我已经谈到的360度的环拍,可以实现任意视角的,多视角的观看。在参赛领域,有5G+智慧医疗的应用。大家都知道,高山滑雪是上下落差非常大的,我们这次差不多有890米的落差。落差大,高山滑雪的运动员受伤的几率非常高,有个统计数据大约是15-20%运动员都会受伤。怎么能够第一时间去做应急的救援、抢救,是对每一次办赛组织一个重要的挑战。这次,组委会是专门训练了滑雪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滑到运动员身边去做救援。我们为滑雪医生配备了一个基于5G网络的单兵设备,这个设备配备在滑雪医生的胸前,它可以实现救援全过程的摄录像,把全程拍摄之后,回传到后台云端。它可以实现定位,第一时间确保快速地到达救援的位置。因为他到达之后,后边的直升机也好,或者其他的救援资源就可以马上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被救援的伤员的所有的体征信息通过我们的5G网络实时回传到云端。也就是说,受伤的基本的一些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各方面的一些数据可以马上就回传到云端。这样,运动员送到医院的时候,医院已经做好了对他救援的相关的一些医疗准备,提前做了整体的部署。所以,5G+智慧医疗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点。此外,为了这次疫情防控,我们也提供了一个沃智护产品。我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通过身份证的识别,可以马上判断出个人基本的信息,然后和远端,像身份证信息、北京的健康宝实现同步,对他所有健康的一些信息全部能够同步。这也是办赛的一些需要。包括刚才谈到的基于5G的无人混合采访,类似这样一些应用。所以,这19项应用在冬奥的筹办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亮点。我们这些应用很多都是在国际上领先的,或者是有创举的。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移动通信发展,是经历过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时代,我们这次真的实现了领先。很多的技术业务,都是在“无人区”的,就是前面没有可以学习的点,所以更多的一些技术业务的创新点,我们应用上的一些创新点,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的。所以,刚才我们谈到5G+高铁+超高清直播,5G+360度的全景观赛,包括5G+智慧医疗、5G救护车,我们在救护车上也做了5G的部署等等,这些应用实际都是在“无人区”中做的积极的探索。而这些积极探索,当然开始的时候是瞄着冬奥会满足运行保障的需求。但这些完全都会成为奥运遗产,是会在我们日常市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得到使用。

所以,刚才5G滑雪医生的应用,我们未来所有的急救医生开着5G救护车接我们急诊病人的时候,他也会带这样一个急救设备。

主持人:特别好!我们这边网友也说了,不知不觉5G已经全方位地介入冬奥各种场景的应用了,希望早日能够深入日常生活当中。

王传宝:对。我们成为冬奥的合作伙伴,差不多是2017年12月26日,当时讲离开幕式倒计时是1501天,昨天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真的迎来了开幕式。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跟奥运一步一步走,无论是我们公司的员工,还是说我们周边的朋友、居民,对冬奥的理解,这种关心,是与日俱增的。比如说冰墩墩,刚才你说到了,现在已经卖断货了,我觉得这和开幕式开幕是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总书记讲,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我觉得这个肯定是实现了的。

3、如何保障冬奥通信

主持人:我问一个可能会秀肌肉的问题,我们知道,联通是这次冬奥的官方的通信的合作伙伴,好像有1500多名技术骨干专家在一线做这种实现的通信的保障,外围还有3000多人做这种全面的保障。他们如何去分工做好这个保障呢?他们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其实我们知道今年冬天好像北京特别冷,在刚刚聊到的这些技术当中,在室外操作的时候,它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王传宝:应该说这5000人是我们直接参与冬奥保障的。真正在外围涉及到冬奥的,包括刚才谈到的视频传颂,我们是叫“海陆空立体化”的一种保障。比如像卫星——所以,远在新疆喀什的地面站也是我们这次通信保障的点。这些都算起来的话,我们大约有32000人在为冬奥会做全程的服务。

我们回到刚才说的5000人这个大范畴中。其中,我们直接在场馆,直接在现场,包括我后边这个我们叫TTOC的现场,大约一共是1503名工程师在做全程的服务。这1503名,我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层级,比如说我们的通信技术指挥团队,重点是我们TTOC,大约是78人,分成三班,在做轮班。也包括我们场馆通信团队,我们现在大约30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等等,这些团队的人。再加上我们流动支撑的团队,以及专项保障团队。专项保障团队,像我们给OBS,就是奥林匹克转播公司专门配置了相关的一些人员。包括我们来访的国家领导人的一些支撑服务,类似这块的专项团队。还有大网的网络团队,我们不是说一个点,网络有一个特点,叫全程全网,网络运行不是一个点就可以了,像一般的生产单位,比如生产一个杯子,就是一个生产杯子这个环节,但是我一个电话机放在那里头,实际后台有一长串的人来支撑,让这个电话机可以通电话的功能来实现。所以全程大约是5000人整体的规模。

这5000人,我们从2018年开展参与,前期是大量地做网络建设实施相关的一些工作,从2020年开始,陆续有测试赛、测试活动开展,我们的保障团队人员也开始逐渐地集结,不断地训练,不断地磨合。到去年2021年,经过年初的测试赛,年中4月份测试赛,包括10月份和国际奥组委技术演练,各方面我们磨合之后,我们今天正式开展这种保障。

刚才谈到TTOC,是指挥调度中心,是整个保障过程中一个核心的单元,它负责我们全部场馆,包括涉奥的所有业务统一监控,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这是一个核心的部分。每一个场馆团队,是在负责属地的具体业务,比如说昨天鸟巢团队我们就有51人在现场做服务。当然他服务的内容方方面面,一方面是包括我们鸟巢现场的所有的指挥支撑。也包括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焰火团队,我们看到燃放非常优美的焰火,要配合演出创意,要配合音乐播放,所以这个创意实现是我们的通信保障人员在后台支撑来做的。这个焰火团队实际从2008年奥运会就开始做相应的服务,后来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包括903阅兵,也包括这次2022年冬奥会。所以每个场馆都有我们的人员在提供统一的服务。当然大网支撑是在后台。

2008年奥运会我们也是合作伙伴,但2008年我们服务的场景确实和2022年不一样,2008年是比较热,2022年这个时间确实是非常冷。冷的问题点,对我们确实是一个挑战。包括我们的工程实施就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像延庆的小海坨山,是国家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比赛场地,它当时建设之初是一个荒山。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我们所有的设备是用骡子驮着。骡子走不了,就用人,人肩背扛,硬生生上去。在2020年的时候,国际雪联来做测试活动,他提出要做一个计时计分的系统,我刚才谈到了,所有的计时计分的实时成绩,是由我们来做支持保障的。在建这个计时计分线缆这个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国际上第一次把计时计分电缆放到了地下管道中,来做永久计时计分服务的,这是国际上唯一一个,其他国家全部都是临时的。这个线缆是欧洲标准的,我们国内没有人实施过。所以我们从零开始,边学习,边施工。实施的过程中,正好赶上延庆是最冷的天气,大约零下20几度的低温,而为了保证接续的质量,我们所有的工程人员都是空着手做接续。所以,20多个施工人员,手全部都冻伤了。所以,确实在这次冬奥会筹备过程中,我们的挑战压力是巨大的,大家困难也是比较多的。

但是也请网友们放心,我们这次在前期规划的过程中,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就考虑了我们的设备,其他的线路,要能够耐严寒的这样的要求,所有的设备都在零下45度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没有任何问题,极寒天气下,我们也能保证所有的网络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当然我们员工自身,我们也准备了相应的一些防寒的器具,包括衣服、手套,也是保证他们在室外工作的时候能够安全。

主持人:必须得给这些员工点个赞,他们真是辛苦了。

主持人:对,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科技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所有的经验都是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大家的努力当中形成的。所以刚才王总也介绍了,在我们延庆赛区通信的保障设施,也相信我们这个通信基础设施一定会建设得非常好,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王传宝:是的,包括张家口,因为是雪上项目的点。他们的雪地覆盖都是6米深的深度。前两天正好下了几场大雪,我们这个网络设备提前布放好之后,由于降雪,包括要做赛道准备人工降雪的过程中,设备实际就被埋到了雪下,我们的员工用了八个小时,挖雪洞,把这些设备挖出来。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主持人:联通这次还有一个新的黑科技smartlink智慧专线。字面上意思是说让我们这个线路变得更智能了吗?还是有什么样的黑科技在里头呢?

王传宝:smartlink的产品名字是我起的。为什么把它命名为smart?这实际上我们是有一些核心的诉求。第一个点,我们从一开始规划这个产品,设计这条专线产品的时候,就是围绕怎么样能够保障奥运会,为奥运会提供服务,来设计的这个专线产品。这个专线产品,因为我们为奥运服务的核心是叫智慧冬奥。smart,这也是我们这个奥运服务的核心目标。更重要的,我们把它叫smart智慧专线,也确实因为它真正能够实现一种智慧的赋能,能够真正在专线保障过程中,体现我们智慧的需求。

比如说过去传统的一些专线开通之后,相对来说就比较固定固化,带宽的调整,或者其他的一些功能上就相对固化了,不会很智能。但smartlink我们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灵活带宽。我们这次OBS从北京到张家口对视频传送的网络,提出一个600G的带宽需求,这是超过以往任何的。应该说和2008年相比,差不多是2008年从北京到其他赛区的带宽的1000倍。包括OBS提出的一些风景摄像机,它那个带宽反而就小了,只需要20兆。所以看到这个带宽从20兆到600G,极小和极大,这两个带宽中间的跳跃或者跨度是非常高的。在这种高跨度的情况下,传统的SDH的带宽是不可能实现的,包括原来的MSTP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这次我们是专门基于PeOTN这种技术来实现从2兆到100G,各种带宽的一种灵活可调的这样一种部署。这也是为了满足刚才咱们反复说的8K视频播放传送的最重要的需求。

smartlink智慧专线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是安全可靠。我们这次是采用了全光网络的架构,包括智能光网络来做自动光交换。实现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可以在毫秒级来实现一种恢复。毫秒的话,大家可能不一定容易理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常常玩那个蜡烛点成火,用手指头去烧,我们感觉到手疼到我们收回这个手,大约反应时间是在几百个毫秒的量级。这个smartlink专线是完全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切换,来保证业务不受任何的影响。当然,这里面除了大带宽,同时为了保证视频传送,这个专线还要支持超低时延。从北京到张家口,单向时延大约就是1.8个毫秒。和传统的网络部署,时延能降低65%这样一个比例。另外一方面,智慧专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可以实现用户的自管理,用户可以对自己的网络实时地做调整,包括使用率,包括时延,包括一些业务丢包等等,业务的一些指标,他可以实时管控,而且对带宽他也可以做动态的自动调整。此外,我们在运营智慧专线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一种智能,对网络故障本身,是通过AI人工智能的技术来实现一种预测,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对专线的日常的监控管理,对健康状态做监测,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判断它是不是要出现故障了,出现故障的概率是怎么样的,然后提前规避一些网络的风险,避免造成一些损失。当然,我们也有新的一些基于5G的技术的一些应用,如AR,就是增强现实技术,来对运维管理。前两天我们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叫《我和爸爸的团圆年》,这个视频实际就是讲了smartlink智慧专线,特别是针对AR的智能运维远程辅助这块做了一个展示。基于远程运维,我们的一线运维人员,可以在过年,大年三十回家里和家人团圆了。遇到问题障碍的时候,他从远端就可以做指挥调度。

主持人:不管是smartlink还是5G,都为这次冬奥做了重大的加持。而且这次科技冬奥从办赛、参赛、观赛、安全保障和综合示范,五个维度来说,都有了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您能给我们聊一聊中国联通在这次冬奥会起到什么作用,核心的理念和目标是什么呢?这次移动网络和原来有什么特别之处?

王传宝:中国联通是北京冬奥会的官方通信合作伙伴,奥运会的赞助商是分成不同的级别,第一层级是赞助国际奥委会的,叫做TOP级的赞助商。第二层级就是北京冬奥组委的合作伙伴,我们是位于这样一个级别。也就是说在通信技术服务方面,我们是唯一的官方合作的伙伴。

我们是2017年12月26日正式和北京冬奥组委签署的合作协议。从2018年开始,我们实际就明确了在整个冬奥的保障的核心目标,我们在冬奥的核心理念叫“智慧冬奥,联通未来”。所以一开展就打造围绕智慧冬奥来做所有的策划,做实施,无论是网络的保障,还是我们的前期的市场发展的核心的目标。

智慧冬奥我们叫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成的。smart——s是safety,安全冬奥、m是multimedia,数字冬奥、a是AI,智能冬奥、r是reduction,绿色冬奥、t是technology,科技冬奥。这五个冬奥是我们围绕办赛、观赛、参赛,围绕着为组委会提供服务,做出的核心的规划、筹划目标,所以在这方面来说有几个核心的点。像安全冬奥的话,举办一届安全的奥运会,安全永远是奥运会正常运行的一个基础,像总书记反复谈,我们这次奥运会要“简约、安全、精彩”。对于我们网络支撑来说,安全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网络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我们的网络供给、信息安全,网络攻击行为能够在可控范围之内,避免出现这样的一些不必要的网络瘫痪行为。所以安全冬奥是我们放在第一位的一个重要点。

第二个就是数字冬奥,数字冬奥的核心,一方面是想把我们线下的,尤其是结合这次疫情的因素,把线下的一些比赛项目我们移到网上来,包括刚刚结束的冬奥火炬传递,冬奥火炬传递只是2月2号到4号传递了3天,时间不长,参与人数不多,但是线上的火炬传递参与人数是众多的。所以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数字冬奥恰恰发挥了发展重要的作用。

智能冬奥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包括我刚才谈到的,我们在网络管理上、运营上,在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引入,这也是我们一个突出的特点。

绿色冬奥,这次总书记提到了五大办奥理念,绿色是其中之一。而且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也是需要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在网络建设方面,在基础网络的布放方面,包括我们一些最新技术的使用,像这次我们冬奥的数据专网,实际在绿色应用方面就是一个重点,从网络级、设备级,到我们节能减排整个这一块都是我们在规划网络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点。

当然科技冬奥是我刚才反复介绍了很多,我们基于5G方面有19项创新应用。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国家科技部牵头的科技冬奥的一些项目,我们联通参与了6项,在这里边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包括在极寒天气环境下如何部署实施5G网络,这也是我们科技冬奥的一个具体点。

所以这一次,围绕着samrt整个核心目标,我们在网络规划、建设、实施到后期的运行维护,这些方面都做了很多探索实践。

刚才主持人特别问到这次我们在移动网络方面,和过去有些什么样的区别——我觉得最核心的,我刚才反复谈到,这次区别于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而且包括我们黑科技的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5G网络全覆盖。基于5G网络全覆盖,我们实现了,前提是信号全覆盖。在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技术的最创新,应用的最丰富来实现5G赋能智慧冬奥。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