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逍
编辑|小石头
普渡科技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7月4日,周一,凌晨2点,普渡科技CEO张涛发了一封告公司全员邮件,宣布“为了让公司活下去,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对公司业务和团队做一次瘦身。”
普渡科技再次裁员。距离上一次它因裁员新闻被关注,仅过了半年时间。
一位普渡科技员工孙宇宁告诉36氪:“普渡科技在去年12月、今年2月、6月、7月分别进行了四次裁员。去年人最多时有3000多人,到今年6月裁员结束后,只剩下1300多人。”
普渡科技成立于2016年,融资轮次已达C+轮,曾于2021年5月和9月获得近10亿元融资。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餐饮行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报告》数据,2021年普渡科技在餐饮行业市场占比达25.9%,排名第二,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两天后的7月6日,猎户星空在其公众号上发表“服务机器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文章,为服务机器人赛道发展潜力正音,表示“各行业尤其是餐饮行业的增长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但“猎户星空自营机器人Q2销售回款依然同比增长约30%。”
头部公司大裁员,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低迷之气,普渡科技今日裁员风波,是公司经营缘故?还是赛道发展问题?
一年10亿融资后,普渡科技持续裁员半年
从2021年年底开始,普渡科技就开始陆续传出裁员消息。
瘦身对象除公司老员工,还有经历了线上毕业的2022届应届生,和接了普渡科技offer才离职的人。
胡风澄是2022届应届毕业生,出于“机器人创业公司比较有前途”的思考,他从3个offer里选择了普渡科技。
7月1日,一通仅持续10分钟就仓促结束的辞退电话,把胡风澄拦在了入职大门之外。“我有点懵,HR也显得非常仓促,可能是要打很多电话的原因。”
在胡风澄收到电话的当天,普渡科技员工也收到了老板的全员邮件,表示公司要“瘦身”。
普渡科技员工孙宇宁告诉36氪:“我了解到的内部消息是全部门优化,HR说近期会出停工停产名单。目前被约谈的同事都是按照N月赔偿沟通的。”
在某职场平台,有多人表示在拿到普渡科技offer、从上家公司离职后被毁约,被迫失业。
这只是普渡裁员的一个小切面,普渡科技员工数量从巅峰时的3000多名,裁减到6月时的仅1300多人。而根据财新消息,“至7月本轮瘦身完成后,员工或留存500多人”。
商用服务人虽处于机器人赛道,其发展逻辑却和to C赛道类似,都需要迅速拿下市场份额。
2021年,受疫情影响,无接触配送成为刚需,商用服务机器人一时成为投资风口。擎朗智能、普渡科技、优地科技等纷纷拿到大额融资,步入C轮、D轮阶段。普渡科技则在2021年拿下两轮合计近10亿人民币融资。
此后,普渡科技开启大规模扩张。
商用服务机器人资深从业者徐宁告诉36氪,2019年12月,普渡科技仅180余人,至2021年年末,公司员工数量已达3000多人。普渡科技的扩张重点是二、三线城市的直营团队,希望亲自打下沉市场,扩大市场教育范围。
根据IDC最新报告数据,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穿山甲为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分别为48.6%、25.9%、5.4%。擎朗智能采用了和普渡科技一样的大规模扩张策略,2019年12月员工数量为300人,到2021年年末增长至2000多人。
过度扩张或许为普渡科技裁员埋下伏笔。2021年年底,在某职言平台上,就有一位名为“普渡机器人员工”的网友分享,“领导层错误决策,导致进人太快,又反悔了,裁员1000人左右。”据普渡内部员工透露,当时裁员重点是市场、渠道团队。
多位行业人士在和36氪的交流中,也提到了普渡科技“步子迈太大”、“节奏比较乱”的问题。
大规模扩张本是为了打市场,但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损严重,这也是普渡科技的主要阵地。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计划闭店300家;呷哺呷哺也于2021年关闭约230家餐厅。
从某种维度,普渡科技和其客户都走上了大规模扩张抢占市场的互联网路径,在经济发展时腾飞,也在下行时碰壁。当资本不再充血吹气,企业才会回归本来面貌。
经过数年发展,商用服务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走到了C轮、D轮甚至IPO阶段,资本开始加重对企业营收能力的思考,需要看到能跑通的盈利模式,再加上2022年整体资本端出手谨慎,企业融资流程相对变难、变慢。
张涛在公开信中提到了盈利问题, “商用机器人行业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灵魂问题,那就是全行业未实现盈利。”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的报道,普渡科技2022年Q1订单销售为1.5亿,同比增长282%。结合普渡科技此前3000多人的员工数量,以及某职言平台上透露出的员工工资,取偏小数字每人每月15k计算,普渡科技每年在人力开销上最少需支出5.4亿元。这还不算企业运营中的生产成本、仓储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等费用。盈利难管中一窥。
IDC在1月的报告中也曾提到,“随着市场增速下降,以及融资资金的快速消耗,部分后续融资不畅的厂商可能面临困难,市场格局仍存在变数。”
多位投资人告诉36氪,普渡科技从2022年年初开始寻求融资,估值报价100亿,目前公司希望融资1亿美元或以上,但至今尚未完成。
竞争壁垒有限,价格战激烈
普渡科技裁员背后,是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境遇。
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曾经历两轮快速扩张阶段。2015-2016年期间,我国第一批商用服务机器人集中涌现并获得融资。随着以海底捞为首的大型餐饮企业使用服务机器人,该赛道发展火热。二是自疫情扩张以来,大量“无接触、无人化”场景凸显了机器人在配送、消杀等场景的需求,再结合我国人口红利期走向结束,劳动力密集产业机器替人需求的产业发展底层逻辑,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纷纷拿下融资,出现了景吾智能等新公司。
几年发展,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变得成熟,SLAM、雷达等多传感器技术融合技术开始变得成,算法更成熟,可识别地图层数从最初的1层增长达到10层以上;供应链逐渐成熟,如激光雷达的价格下降,算力芯片也从仅能使用X86架构芯片,到可以采用ARM芯片;租赁模式,也让企业探索出降低用户试错成本、扩大潜在用户的方式。
但从行业发展而言,整个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面临技术壁垒较低、市场天花板有限的问题。
首先是技术壁垒不够。
商用服务机器人诞生初期,市场对怎么用机器人、用什么技术等尚不了解,需要先入局者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如SLAM贴牌方式帮助机器人确定定位和行走路线。随着产业链成熟,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两大核心技术导航算法、底盘,在市场上已出现了一批服务厂商,可以让新入局者快速搭建出产品。
一位商业服务机器人领域从业者李安民告诉36氪,商业服务机器人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主要是工程化能力。而机器人该用怎样的速度行走、避障,采用何种传感器探测楼梯环境等工程化问题,在从0到1阶段都已经被探索过了,很难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当下行业更多还是看成本和市场能力。
其次,国内市场空间增长乏力。
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餐饮行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报告》,2021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0.84亿美元(约合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达110.4%。
而通过wind的数据可以看到,整个2021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单月增速波动剧烈,且出现市场后继乏力的迹象,下半年尤其明显。其增速从6月的67.9%骤然下滑至7月的18.4%,10月增速一度达到-1.9%,12月虽有回调,但增速仍为个位数。
这个情况在2022年并未得到好转。一位普渡科技的代理商告诉36氪:“2022年6月以前没卖出过一套普渡科技的机器人,除了过年就一直疫情,能卖给谁?不过这是行业的问题 ,普渡科技本身产品是过关的。”
国内市场增长发力,竞争壁垒有限,价格战难以避免。
李安民告诉36氪,从3、4年前开始,餐厅、酒店等场景就开始了价格战,以酒店场景为例,某公司销售人员一旦成功挤掉头部公司的产品,企业会分别给销售人员和相关酒店客户提成。
据行业人士透露,官方租赁价2000元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最后成交价能低到每月仅600元。钛媒体也曾爆料过买一送一的价格战案例。
猎户星空也在7月6日的公众号文章中提到:“我们拜访了些投资人,纷纷表示:行业里已经出现了大基金加持的头部公司,其他厂商很难跟上;公司内部也出现了很多声音,对手有太多钱了,正在疯狂扩大规模。”
蛋糕不大,但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第三节 机会在哪里?
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商用服务机器人分别探索了扩大产品覆盖范围、发展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三条路径。
擎郎智能、普渡科技等原本在餐饮业发展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向酒店、清洁等场景拓展。如普渡科技推出楼宇配送机器人闪电匣,在清洁领域推出专业微型数字洗地机产品。
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底层产品技术上有相似之处,具备可迁移能力。但从商业发展角度,酒店、餐饮行业分别有着不同的行业认知和客户群,跨场景并不容易。
餐饮业讲究送餐稳、行走安全,这考验的是产品本身的性能;酒店业则强调机器人和餐厅的管理系统打通,需要机器人能自行上楼梯、取送快递,并在送货过程中通过房间电话向客户告知送餐信息,这背后是整个业务逻辑的不同。
而清洁机器人跨越场景更多,容量更大,市场更大,相应,难度也更大。如作业面积从几百平到百万平都不等,对产品有差异化要求;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如室内装修,室外夏季张叶、冬季落叶等环境变化;障碍物类型多样,如透明玻璃等;作业路线更加复杂,非简单从A点到B点的搬运工作;作业工具也更加复杂,需要扫把、拖把、抛光等各类工具。
而在下沉市场这条路上,随着一、二线城市和连锁品牌餐饮、火锅类品牌等连锁品牌的机器人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开始向下沉市场拓展。但三、四线城市和更多传统中西餐餐饮品牌细分种类较多,拓展难度较大。
商用服务机器人适合运行于500平米以上的场景,店面规模达500-800平,会配置2台机器人,按照三、四线城市餐厅的面积,一般2台封顶;除非几千平的餐厅才可能用到3-4台机器人。
下沉市场有发展空间,但不一定适合直销发展。
代理商曾绿告诉36氪:“2021年普渡科技大规模建直销团队时,普渡科技的人都觉得开辟市场太难了,可能辛苦跑几个月什么也挣不到。下沉市场需要很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才能做起来。”依靠渠道商铺下沉市场也不失为一种路径。
在海外市场这一块,随着海外疫情发展和人力成本较高等因素,海外市场对餐饮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量显著提高。目前来看,是增长空间最大的面。
目前,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穿山甲机器人等企业都布局了海外市场。据CIC灼识咨询研报,普渡科技目前全球累计出货量超4万台,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擎朗科技也通过直营与代理商双重营销结构,进入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多个国际市场。
在国内市场餐饮业受影响、市场发现有限情况下,大力发展海外市场已成为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