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高靖宇/文)5G商用已进入第三年。三年时间,我国5G覆盖、发展速度迅速。三年时间,我国5G网络覆盖以及个人用户规模不断攀升,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速。但同时,5G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5G应用如何深化创新?5G还需要在哪些领域继续深耕?
7月28日,以“5G构筑数字经济基础平台”为主题的“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5G创新峰会”在北京举办,通过深入探讨5G网络变革与技术创新、行业生态培育、5G-Advance、6G技术路线等话题,解读5G+AI如何赋能数字经济,5G创新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5G & 6G如何加速社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运营商聚焦5G应用 助力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过去一年,电信运营商的业绩表现亮眼,三家营收增速均创近年来新高,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营收更是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在传统业务逐渐放缓的背景之下,运营商借助5G普及率提升和加快向经济社会生活渗透,成为其转型发展的有力破局点。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5G基站已累计开通185.4万个,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多个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
可见,数字经济为电信运营商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蓝海”,运营商积极探索企业创新转型发展之路。
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曹磊认为,5G是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的一个最佳实践,通过万物互联、数据聚合和赋能百业来建设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从去年开始,中国电信积极落实杨帆行动计划,截至目前,中国电信5G用户已达2.38亿,5G定制网项目超过3100个,5G行业商用项目数超过8500个。5G已经在各行各业进行快速的普及,但幅度和深度还不够,还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峰会上,中国联通集团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分享了中国联通在工业互联网中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创新路线。他表示,自从2019年牌照颁发后,中国联通在10大重点行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5G应用推广,其中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采矿、智慧电力等应用占比60%以上。而在工业互联网方面,3GPP R16的推出,使得5G网络具备提供工业网络以太网通信以及局域网业务的能力,助推5G网络与工业网络融合。具体到案例,中国联通携手长城精工开启“5G-Advanced URLLC+汽车制造OT现场网络”产业联创,全国首次验证5G-A URLLC柔性产线。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重点介绍了中国移动目前正在着力打造的两个“新型”战略,即打造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现,以此促进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汇聚、流动、共享,支撑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在连接方面,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的5G精品网络,目前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85万个,提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连接服务;在算力方面,中国移动实现“4+3+X”数据中心布局,打造泛在融合的算力服务体系;在能力方面,中国移动形成千亿级调用量的能力服务,加速“上云用数赋智”进程。
持续提升5G能力,满足更多应用场景诉求
5G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在应用上的融合创新,给各行各业的革命性变化带来了更多可能。而无论是消费者业务还是行业业务,都对5G的网络能力、5G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需求。
谈及目前5G应用存在一些技术短板,中国信科副总经理、专家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表示,目前某些行业应用所需的上行带宽能力存在瓶颈,无线覆盖的随机性和通信可靠性无法比拟传统工业总线。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依赖R16以及后续更高版本的标准来支持,增强上行链路性能、时延、移动性和鲁棒性等。从R15的eMBB,到R16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再到刚刚完成的R17实现海量机器类通信,面向垂直行业的5G的技术架构基本完成构建,上行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高精度定位、Redcap等技术已经成为5G支持各行业创新应用的基石技术。但这些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历经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到融合应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预计未来2到3年将会陆续在产品和网络中落地。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我们需要为智能网联终端提供更加强大的性能,包括先进的连接、高性能低功耗计算、感知和智能,从而为变革广泛行业创造条件。目前,XR是具备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的新一代移动计算平台。过去十年,高通公司对XR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进行了长期且大量的投入:硬件方面,已经推出了两代领先的XR专用芯片平台;软件和算法方面,为XR 生态提供底层核心交互技术;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在去年底发布了Snapdragon Spaces开发平台。目前,搭载骁龙XR平台的终端已经超过50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