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感一体助力6G多维能力拓展,从理论走向实践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日,在“第二届6G通信感知一体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出席并发表致辞,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刘光毅发表了《6G通感一体技术研发进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研发进展,以及通感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思考。

黄宇红在致辞中指出,6G将进一步推动社会走向“数字孪生”和“智慧泛在”,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交互,带来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治理效率的极大提升。通信感知一体化作为6G移动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提供超高分辨率定位、成像、环境重构等功能,实现6G从传统通信功能到感知功能的拓展。但是,通信感知一体化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如何提高中低频感知精度、如何提升网络协同感知效率等。中国移动将继续加大对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业界携手共同攻克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难题,为推动通信感知一体化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助力通感技术走向标准化、实现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讨环节,刘光毅发表《6G通感一体技术研究进展》主题演讲,分享了中国移动关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研发进展,以及通感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思考。刘光毅指出,随着移动通信频谱与雷达频谱正在从共存、共享走向共用,面向6G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将是一个低中高多频段协同的网络,针对不同业务对覆盖范围、感知精度、通信速率等需求,通感网络将综合考虑各频段的特性进行感知,从而实现宏观广覆盖探测与微观重点感知相互补充与增强。在场景分类和挑战方面,通信感知一体化场景可分为独立感知和协同感知两类,其共性关键挑战包括回波能量检测、互干扰、能量累积等,独立感知还需考虑自干扰问题,协同感知需考虑同步误差的不利影响。

随后,刘光毅详细介绍了中国移动在回波信号检测、干扰、能量累积、样机平台等多个方面的具体研究进展。刘光毅指出,射频硬件对感知设计提出限制,为实现回波信号有效检测,需进行干扰消除,确保回波信号在ADC器件的动态范围内。互干扰是影响感知的重要因素,实际组网时,独立/协同感知的感知节点均受到多个邻区的干扰,互干扰水平需满足不超过干扰上限。在独立感知中,相比全双工,自干扰删除要求放宽,并且现有的技术方案可以满足感知的自干扰删除需求。回波信号检测时,可以通过能量累积提升回波信号的信干噪比。最后,刘光毅介绍了中国移动关于毫米波感知通信一体化基站原型样机和验证系统规划,目前已完成系统搭建和初步测试验证,预期2023年完成500米范围米级感知精度能力验证。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