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费电子成为“下行代表”,手机产业首当其冲。一夜之间,厂商们从缺货困扰直面库存压力,直至年底仍在U型曲线底部。
12月25日,根据Counterpoint 的市场监测最新研究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收年同比下降3%,略高于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亿元)。与此同时整个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在本季度年同比下降12%。
可以看到,今年三季度手机大盘并不乐观,不论是出货量还是营收额,都出现了下降。国内市场同样低迷,在2016年的高点,中国智能手机年出货量一度达到4.7亿台。但是今年不少机构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或将不足3亿台。
多位产业链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手机厂商的销量普遍下滑20%左右,更有甚者下滑幅度达到40%-50%,目前来看明年上半年不会有拐点,要动态观察明年下半年的情况。”
2023年能否走出上升曲线?IDC认为,疫情影响持续,经济环境和消费者信心需要更长时间恢复,上半年库存压力依然存在。预计2023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0.9%,降幅收窄,2024年有望迎来反弹。
前所未有的挑战
毫无疑问,今年的手机市场面临着错综复杂、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使强悍如苹果也在放缓增速。最新报道称,数据分析平台Visible Alpha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今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将下降8%以上,这是14个季度以来第一次没有实现增长。
另一家大厂三星近日则传出大幅砍减5G手机订单的消息,此前已经有消息称三星计划调降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幅度约13%,大约在3000万部左右。
2022年,全球的厂商们都在经历“寒冬”,国产手机厂商亦各自面临挑战,华为一直受到打压,供应链难题仍在攻坚中;荣耀独立第二年补课前行,逆势增长后探索进一步征战全球市场;OPPO、vivo也在高端品牌的突围上持续发力、解局;近期小米公司裁员消息引发关注,有报道称裁员规模高达6000人左右,从业绩看智能手机业务出现下滑。
手机消费需求的疲软无需赘述,仅从国内市场看,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435.6万部,同比下降27.5%;2022年1-10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20亿部,同比下降21.9%。
全球市场看,根据 Counterpoint 市场监测服务(Market Monitor)的研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仍面临来自全球经济状况持续低迷的压力,2022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2%,为 3.01 亿部。其中,苹果是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中唯一一个年同比增长的品牌,出货量前五名分别是三星、苹果、小米、OPPO和vivo。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将继续增加。IDC的报告指出,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预计将会增加到34个月。这意味着,消费者几乎要三年才换一次手机,存量市场的厮杀将更猛烈。
IDC方面向记者分析道,近几年手机性能过剩,新品创新不足,而软件方面未出现新的 “杀手级” 应用,导致消费者缺乏换机动能。虽然防疫政策开始放松,但一段时间内疫情影响仍将继续限制外出,相比平板和PC之类的大屏终端,消费者对于主要用于移动场景下的手机需求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的库存问题仍在解决中。此前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Harmeet Singh Walia在评论全球手机市场动态时就表示:各地区通胀压力的增加、对经济问题的日益担忧都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的情绪。该机构预测,智能手机市场的渠道库存已上升至8-10周,库存调整还将持续两个季度。
作为促需求、去库存重要节点的双十一,今年也并未带动消费热潮。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显示,今年国内双十一网购节期间,智能手机销量为900万部,同比下降35%。其中苹果在销量份额和营收份额方面排名第一,但中国品牌的份额有所下降。
而今年双十一激烈的价格战,也反映了手机厂商们的压力和手机市场的价值变化。面对周期低谷,有手机高管和产业链人士向记者指出,明年手机市场可能稳中有降,反弹时间点或在明年下半年,包括半导体市场的需求也有望在下半年有所好转。
Counterpoint副总监Jan Stryjak则表示:“预计下一季度(四季度)市场情况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然而,央行控制通胀的努力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需求、渠道的库存仍然较高、OEM也将在第四季度重点解决其过剩的库存。因此,出货量不太可能达到去年的水平,更不用说回到疫情前第四季度出货超4亿台的水平。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需求将继续疲软,更换周期继续延长,尤其是在23年上半年。”
如何跨越U型底部
“消费类电子在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会有所下滑,而且手机市场在消费类电子占比最大,但长远来看,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消费电子出现阶段性调整也是十分合理的。”聚辰股份总经理张建成在科创板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集成电路专场上表示。
整体而言,手机之外,PC、平板、电视等硬件市场都在今年遭遇行业性寒冬,即使补贴力度颇大,需求仍然受限,至少到明年上半年,还看不到回升迹象。
越是底部时刻,更考验企业们的战略定律,如何夯实基础、储备技术,更优质地活下去等待时机非常关键。一旦市场暖风起,竞争会更加激烈,新一轮的考试将在接下来两年见分晓。
目前以手机企业为代表的终端公司们都在多元化的赛道上蓄力,定位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硬件公司,在软件和软硬件一体化生态上进行全方位搏击。同时,国内厂商也在多维度寻找新增长点和高端市场的差异化。
首先是在高端产品上发力,其中折叠屏是关键品类,所有头部公司都在投入。调研机构IDC指出,得益于多个品牌多款新品的集中上市,处于高端市场的折叠屏产品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超过100万部,同比增幅约246%,创有史以来最大单季出货量。
同时随着产业链愈发成熟,折叠屏手机品类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竖向的小折叠加速了普及,有数据显示,目前折叠屏市场出货量70%为小折叠。
事实上,从今年的折叠屏发展趋势看,轻薄化、降低价格成为两大核心关键词,这也是消费者的刚需。而市场上竖向小折叠恰好切中需求痛点,产品价格已经接近5000元,这是不少潜在用户的心理价位。
其次,厂商们加速底层技术的研发,OPPO和vivo在芯片层发力颇多。近日OPPO发布了第二款自研芯片马里亚纳Y旗舰蓝牙音频SoC芯片,第一代自研芯片是影像NPU马里亚纳 X;vivo的自研芯片也在快速迭代,去年发布V1影像ISP芯片后,陆续推出V1+、V2两款芯片。
可以看到,目前自研芯片主要瞄准影像和音频市场,尤其是手机影像,仍是刚性需求。厂商们从芯片、像素、算法等多个维度来提升移动影像体验,旗舰机型中摄影是必备高端指标。
再从生态层面看,今年操作系统和IoT生态也成为手机厂商布局的焦点。在过去两年,从华为鸿蒙到OPPO推出的潘塔纳尔、再到vivo的Origin OS以及荣耀的MagicOS,软件的变革可圈可点。
IDC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手机市场处于比较低迷的状况,各家产品在硬件方面很难拉开差距,大家都逐渐把下一步发展方向放在了系统和软件方面。同时,各家厂商都有IoT战略,而市场上多终端互联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以及未来可能发生各种生态体系间打通,基于此手机厂商都在布局操作系统研发,目前大多数还都是以安卓系统为基础,然后再进行自己的优化和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IoT的生态圈中,智能汽车是重要方向,无论是华为和小米的大举投入,还是其他厂商着力的车机互联,都为硬件产业带来新的场景增量。
整体来看,IDC报告指出,安卓手机延续 “高端化” 发展路线,加大旗舰机型投入,打造直板机+折叠屏双旗舰战略。短期内,智能手机发展难有大的创新突破,但是厂商会加强与供应链深度合作,推出更多定制化产品,尽可能吸引消费者。
2022年的市场给所有的品牌都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2022年遭遇的疫情、国际局势演变、汇率问题、缺芯等挑战,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创新是科技企业或者电子消费品未来发展核心战略控制中心一环,要用战略投入和创新的确定性,来避免或者是解决未来面临的困难及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