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近日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和华为公司,在位于昌平区的国际信息港建设开通了北京地区首个5G-A(5G Advanced)实验基站,并已完成5G-A实验室的通感一体和无源物联外场建设,这是北京移动践行中国移动“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的开端一步。
5G-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5G,是5G和6G之间的过渡阶段。随着2022年6月5G R17版本(注1)冻结,5G技术演进正式进入下半场,5G-A时代即将登场,我们离6G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今年2月,中国移动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正式提出“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计划围绕“卓越网络,智生智简,低碳高效”三大方向,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网络能力,实现10倍速率提升、10倍能效提升、数千亿连接等超卓能力。5G-A将在速率、时延、连接规模和能耗方面全面超越现有5G,实现下行万兆和上行千兆的峰值速率、毫秒级时延和低成本千亿物联。这意味着通信网络从提供连接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感器,能够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实现“网络即传感器”(Network as a Sensor)。
商用四年以来,5G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行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备更强大能力的5G-A将带来更多应用场景,催生更高效便捷、前所未有的落地业务,比如,5G-A将支持全系列物联模组能力,从工业级高速连接到RedCap(注2)和无源物联,全面使能万物智联;再比如,5G-A将深度激活AR/VR产业,实现全感官全交互沉浸式体验,有望加速“元宇宙”的到来;进一步,5G-A还将支持感知、高精定位等超越连接的能力,一网多用,为未来全新产业、数字社会重构和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按照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路径,6G时代将在2030年到来。届时通信网络将成为沟通物理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泛在感知等技术加速融合,实现“网络无所不达、智能无所不及”。北京移动将立足现有5G网络,发挥市场规模和产业体系优势,从5G-A发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让技术创新从“纸面文章”到“切实有用”,助力产业和社会提质增效,为数字中国注智赋能。
注1:按照国际标准组织3GPP定义,5G-6G间共存在Release15-Release20六个技术标准,其中R15-R17作为5G标准的第一阶段,R18-R20作为5G标准的第二阶段。
注2:RedCap也称轻量化5G,它具备较低的终端成本和功耗,与 5G 切片等功能结合,可以满足不同领域5G行业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