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近期我国多地发生汛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为做好防汛抗洪抢险通信保障工作,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构建了“台风洪涝应急救援”中枢大脑和监测预报、风险研判、风险预警、抢险救援等应急管理场景,通过热力地图等形式直观呈现人群规模和分布等情况,为相关部门防汛救灾提供数据支撑。
中国移动打造的“生态开放、技术先进、数据全面、安全可控”的“梧桐”大数据品牌,实现了全网数据基于“湖仓一体、流批协同”技术的统一采集、处理和计算。其中,创新研发的湖仓一体大数据新型架构,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分布式贴源处理,平均采集处理效率提升30%,推进大数据全栈自主可控,实现规模化部署和应用。
梧桐应急救灾管理平台为灾害救援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移动大数据已在应急救灾、人口普查、经济分析、复工复产、出行规划等多个领域的多个项目中发挥显著成效。
以“数”为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数据驱动一切的时代,活用数据成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利器”。数据洪流奔涌而来,也让数据管理和数据价值挖掘变得愈发复杂。今年,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了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从顶层规划上为数据资源协调管理指明方向。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企业,中国移动正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定位,全面发力“两个新型”的建设,即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当前,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规模超6万个节点,日采集数据量超过5.5PB,日处理数据量数十PB,价值数据规模超650PB。
面对庞大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价值挖掘,中国移动不断升级算力资源布局,搭建高速泛在网络,深化“4+N+31+X”数据中心建设,累计投产算力服务器超80.4万台,覆盖“东数西算”全部核心枢纽,总算力规模达9.4EFLOPS,汇聚高价值数据超650PB,建成边缘节点超1000个,构建地市1毫秒、省内5毫秒、全国20毫秒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
今年5月,中国移动大数据(贵阳)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基于中国移动在技术、市场、资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研究院将聚焦“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贵州属地政策及资源优势,打通产学研用融合创新通道,共同推动大数据技术及产业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创新平台。
步履不停,行而不辍。在大数据强力驱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移动将以“数”为擎,把握数字发展新机遇,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奏响新时代的数字强音。
以“数”为谋 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力要素。
面向千行百业,中国移动在“数据+多场景”融合方面,创新打造多样化数智应用产品和服务。深化“用数赋智”,广泛参与各级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及文旅发展,绘就数字社会新蓝图。
今年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五一全国总体出行游客达2.74亿人。什么目的地最热门?哪种出行方式最省心?哪些旅游攻略最值得参考?如何搜集、掌握旅游者的游览体验成为长期困扰旅游目的地以及景区经营管理者的难题,如何破题?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平台给出了答案。
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旅游业强劲复苏
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遵循科学、安全、高效的原则,对全国用户漫游、通信等数据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阶段性总结,从城市发展潜力、居民消费情况、城市活力等维度,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调度提供客观量化、动态更新的决策参考。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加持下,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稳步推进,让决策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为激活文旅市场活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此外,中国移动基于云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核心技术,构建了数联网(DSSN)平台,让数据实现安全流动与交易,推动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国移动在大数据领域具有独特资源禀赋,既是探索者,也是引领者。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推动大数据赋能各行各业,为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绘就数字社会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