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5G-A关键技术入选中国移动年鉴

经过了四年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在用户发展、消费者业务和行业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5G应用也对网络提出了确定能力、全域通感、空天地一体等更高的技术诉求,驱动着我们迈入5G-Advanced(下文简称5G-A)新阶段。

作为5G向6G演进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5G-A不仅仅是5G网络能力的补充和增强,更是作为全面深化和使能数智生活、数智行业和数智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数字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因此,业界和社会各界都对5G-A寄予了厚望。

作为中国5G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链长”,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发起了“5G-Advanced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行动计划”,提出了“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三大愿景及十大使能关键技术。近日,中国移动汇总了最近一年内5G-A的关键技术验证成果,并发布了《5G-Advanced“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行动计划年鉴(2023年版)》。

在这本《年鉴》里,呈现了哪些5G-A的关键成果呢?下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5G新通话:打造通信业务新生态

5G新通话作为中国移动5G特色应用,可实现超清视话、5G视频客服、智能翻译功能、屏幕共享、远程协作、AR趣味通话等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多媒体、高感知的超清通话体验。5G新通话的终端兼容性以及网络性能保障,是通信业务新生态培育的基础。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完成了5G新通话一阶段外场兼容及无线性能试点。结果显示,基于现网支持视频通话的VoLTE和VoNR终端,通过网络增强,可向有语言翻译需求的商务人士和有视听增强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无障碍通信业务,向有彰显个性化需求的时尚达人,提供趣味通话业务。通过下一阶段的增强,用户还可享受全新交互式及沉浸式业务体验。

XR扩展现实:打开元宇宙的大门

XR作为元宇宙的入口,可以给我们带来高沉浸的虚拟现实体验,也是未来5G新业务的确定性方向。中兴通讯结合中国移动提出的X-Layer跨层融通技术构建了端到端的X-Edge解决方案,结合基于数字孪生的体验评估、基于算力基站的边缘云渲染,支撑XR业务的端到端多维保障。

2023年4月,中国移动研究院和中国移动安徽公司联合中兴通讯,在安徽5G现网中对XR业务进行全面摸测,一方面深入获取了面向多种类型XR业务的关键网络指标,为后续XR业务性能需求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测试数据;另一方面也深入探索了5G网络承载XR业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后续移动端XR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定能力:5G走进核心生产域

在行业应用领域,随着“5G+工业互联网”工作逐步深入,5G网络对提升传统制造业效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5G-A需要提供确定性的网络能力,支撑5G行业应用从管理域的园区网向深入核心生产域的现场网迈进。

2023年7月,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基于5G工业专网实验室真实生产产线,完成高确定性5G工业云基站内生确定性能验证,业界首次实现10ms±1ms@99.99%(时延在9-11ms可靠性达到99.99%)的实测性能,有效降低时延抖动,大幅提升5G网络确定性,实现时延有界。

2023年10月,中兴通讯完成了由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包括单载波UDD(子带全双工)在内的《5G-A关键技术:上下行超宽带》全部测试验证。通过和业界主流终端商用芯片及商用终端的对接,子带全双工技术在100M单载波上可实现678Mbps上行峰值速率,端到端时延最低可到5.3ms。12月,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中兴通讯的另一验证结果表明,子带全双工实现5ms@99.99%的端到端时延可靠性,可充分保障同时存在上行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多业务并发场景下核心生产业务的稳定。

全域通感:拓展5G服务新边界

通感一体化技术可使传统基站在提供通信能力的同时具备“雷达”般的感知能力,结合5G算力基站提供的强大算力,集通信、感知、计算、控制于一体,孵化车联网,以及基于无人机的低空物联新经济,进一步拓展5G网络应用边界。

2023年6月,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发布“5G通感算一体车联网架构”,具备空口统一、通感一体、通算融合三大特点。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基于该架构在珠海外场完成了业界首个5G全空口“鬼探头”预警测试,端到端全流程时延小于70ms,空口环回时延仅为15ms。本次测试验证了该架构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为低成本、高效能解决交通安全痛点提供了全新路径。

2023年10月,中兴通讯采用4.9GHz频段的128TR自发自收大规模天线阵列完成了通感融合技术的组网验证。该验证包括无人机、交通、入侵检测、呼吸检测等多种通感融合典型应用场景,室外环境从单点技术验证扩展到多站区域组网应用。在低空无人机感知多站组网场景中,测试组网区域内感知距离精度达到0.2米,感知角度精度达到0.3°,可实现无人机的目标轨迹连续跟踪。

空天地一体:迈向“消费级”卫星通信时代

非地面网络(NTN)可将卫星通信网络与地面5G网络的融合起来,提供无处不在的覆盖,连通空、天、地、海多维空间,形成一体化的泛在接入。NTN作为面向5G-A及6G的关键技术,在业界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技术及应用探索。

2023年5月,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OPPO、中兴通讯、是德科技等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完成5G商用手机直连卫星的实验室测试验证。本次测试验证了商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落地能力,为IoT-NTN技术商用落地提供了指导。8月,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完成。本次测试成功验证了NR-NTN透明转发和星上再生两种基本组网模式下的手机直连低轨卫星的技术可行性,实现了端到端全链路贯通及数据传输验证,可为大众手机及行业终端用户提供手机卫星宽带业务。

智能超表面:推动5G-A绿色演进

智能超表面(RIS)可基于电磁超材料来动态控制基站信号的反射/透射方向,达到主动重塑无线信道,提升系统覆盖,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2022年,中兴通讯发布第一代智能超表面原型样机RIS 1.0并携手中国移动完成业界首次动态RIS技术原型验证。2023年6月,中兴通讯发布第二代动态智能超表面(动态RIS2.0)原型机,较上一代产品,在体积、重量及功耗等维度均大幅降低,部署更为便捷。

2023年7月,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在杭州亚运会自行车场馆完成了5G-A智能超表面RIS的应用验证。结果显示,动态RIS不但使得场馆覆盖增强20dB,上下行速率也有数倍提升。同时,用户在移动时,动态RIS反射波束仍可以及时准确跟随用户,信号强度和速率均保持稳定。智能超表面的优异表现,已成为杭州亚运会通信网络保障的一大亮点。

通算融合:开启无线算力网络新征程

面对无线网络算力化、服务开放化的行业趋势,满足业务对算力随需使用的需求,助力5G朝着超越连接、跨域融合、服务转型的方向持续发展,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联合在无线网络通算融合方向启动多项技术验证和应用探索。

2023年5月,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研究院签订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无线通算融合创新合作,在大容量感知增强、行业SLA精准保障以及2B/2C资源联合编排等方向达成正式合作,进一步加强无线算力网络与新业务场景的结合,助力无线算力网络实现云、边、端算力资源的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

2023年7月,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和中兴通讯共同设计的“基于无线算力网络的端到端极致体验保障”方案完成技术演示。该方案基于无线异构算力感知与通算跨域联合编排,将无线计算与通信、业务融合,实现无线算力共享下业务流程闭环,可基于不同业务需求实现上行千兆、端到端时延小于4ms的极致保障能力。

泛在智能:打造网络运维新范式

随着5G网络规模增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网络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引入和应用,通信保障的智能化、简单化和去风险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以期打造一个网随业动、精准高效的业务体验保障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网络服务。

2023年11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联合中兴通讯进行了业界首次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的通信网络保障。保障助手可精准理解自然语言意图,并自动匹配场景智能生成保障方案,效率相比传统保障流程提升5倍。同时,保障助手能够主动感知内外部事件,通过日历、邮件等触发保障流程,覆盖重大活动、突发事件、业务潮汐等多样化场景。

2024年,随着3GPP R18版本的冻结,5G-A将迎来商用元年。中国移动将携手中兴通讯及广大合作伙伴,以“卓越网络、智生智简、低碳高效”为目标,合力加速将5G-A“创新链”成果高效快速落实到“产业链”中,并通过产业链的繁荣进一步带动创新链的持续提升,共同推动5G-A在数智生活、数智行业和数智社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引领世界进入万物智联的新时代。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