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6月19日消息(九九)6G需不需要一种新的承载技术体系去支撑?对承载网络而言到底是量变还是质变?需要速率的提升、功能的增强,还是需要全新的技术体系?
对于6G需求,光的前传、回传以及接入侧网络可以提前做哪些技术储备?
在今天举行的“2024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晗对6G承载的新需求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展望。
6G承载网多维度打造beyond connection能力
李晗介绍,5G商用五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使能ToC新业务发展,助力ToB行业数智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中国移动将在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赋能无人机低空经济、L4级自动驾驶、UE侧大模型、手机直连卫星通话等新型业务场景,这些新型应用场景需要承载网提供更大带宽传输、更高质量保障,并支持更多新功能。
对于即将到来的6G,“可以用‘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来进行概括。”李晗说。6G通感算一体和空天地一体的跨域融合,也需要6G传输承载、无线和核心网的联动设计和深入协同,从而真正满足将来的一体化要求。
ITU-R首次明确了6G的典型场景,从三角形变成六边形,并提出了增强能力指标和6G新增能力指标。6G网络将在现有连接功能增强的基础上,转变为能够提供通信、感知、计算、智能、大数据、安全可信等多要素服务的新一代信息服务网络,实现网络能力从连接向超越连接的转变,以满足6G新业务及关键指标需求。
6G新场景和能力指标升级需要承载网进行连接能力的增强和多要素融合。与此同时,6G“连接智能”驱动6G承载向“智能连接”演进,6G承载需多维度打造beyond connection能力。
面向智能连接的多模态承载技术
李晗指出,6G更多频段的引入、更密集站点的部署与协作,以及通感算等新功能的增加,使得6G空口指标显著提升,驱动承载网络前传、回传以及Femto基站宽带接入等端到端网络每一环节的带宽需求都将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6G业务场景更加多元化、动态化、本地化,服务化架构进一步深化,分布式部署的核心网微云单元(SCU)具有即插即用、分布式协同特征,网络流量流向呈现多样化特性。另外,6G多要素融合带来通感一体、AI融合等新型业务场景,新业务导致网络流量流向更加复杂,在6G时代提出和凸显多模态信号的承载需求。
基于上述需求,6G承载网需要具备业务需求精细化感知与多模态承载能力,通过统一业务需求标识、动态建立连接、智能控制多模态通道等关键技术突破,真正实现感知6G业务的多模态智能化承载体系。
李晗同时指出,面向6G空天地一体网络架构,在星间光通信和卫星高动态网络拓扑的全新场景下,卫星光通信组网架构和关键技术需要持续探索。尤其需要推动和明确卫星星间网络引入光层组网,保障业务的可靠性;并突破星间和星地连接的大带宽高速光通信技术,建立稳定的卫星光连接。
面向6G基本业务、站间协同、定位业务需求与时延测量扩展服务,传输网络时间同步可能需要满足更严苛的精度指标,并且时间同步能力将成为时延测量等扩展服务的基础。
随着6G基站密度增加、业务动态性增强,承载侧流量的时变潮汐效应愈发明显。李晗介绍,在6G大带宽持续演进背景下,承载网络引入动态均衡节能策略,整合网络资源的池化共享,将是6G绿色网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6G传送网将在光电物理层、调度层面和组网层面通过技术革新引入绿色设计理念,最大化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演讲的最后,李晗总结说,6G场景更加复杂,通感智算要素更多,希望业界能够对6G承载、无线与核心网以及协同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新的多模态传输体系更加有利于满足6G网络的新架构和新能力,希望业界基于多模态传输探讨相关技术体系;另外,6G在速率、同步、节能等方面对于传输承载的挑战,需要提前布局,以便更好地满足6G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