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已积累到5000元了……答对问题立刻赢取现金大奖和一部3G手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诱惑着,但用户拨打了这个号码,就会落入此类有奖竞猜节目早已设好的圈套中。是谁,在背后制造这样的消费陷阱?
自从广电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以“12590”开头的特服号码有奖竞猜类广告后,张先生就暂时失业在家了。
张先生是一家节目制作公司的员工,他所在的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几年前,该公司的老板吴某还是国内一家知名手机网站的频道主编,负责网站视频、直播类节目的运作。他所在部门的员工基本都是从电视台出来的节目编导。由于这家网站有 SP资质,也做过手机网友的互动、竞猜类节目,吴某从中逐渐“领悟”到了一条新的发财之路。于是他带领以前的团队从手机网站辞职出来,转而为一些SP公司制作在电视台播出的有奖竞猜类节目。
“奖金已经积累到5000元了,目前还没有观众打进电话!请赶快拨打我们节目下方的热线12590XXXXXX,答对问题立刻赢取5000元大奖和一部3G手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诱惑着,但用户一旦拨打这个号码,就会落入此类有奖竞猜节目早已设好的圈套中,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话费就此消失。
是谁,在背后制造了这样的消费陷阱?在这个利益链条上,除了节目制作公司外,还有哪些参与者该为此负责?他们之间的黑色利润如何分配?《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在深入走访调查后为您解读整个黑色利益链条的分配真相。
弱智问题背后是吃钱陷阱
电视主持人问:“什么书,一天看一页,一年看一本?”答案显然是日历。但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打进电话的观众却总会给出各种匪夷所思的答案:字典、日志、保修卡……在主持人就差没把答案直接说出来的露骨提示下,答案却依然“弱智十足”。问题这么简单怎么就回答不出来呢?一旦有人拿起手机拨打12590XXXXXX后,长时间的语音提示及漫长的接入过程,就会吸走手机用户的高额话费。这就是电视类互动竞猜节目的真相。
张先生告诉记者,这类节目骗钱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录播代替直播,二是尽量拖延通话时间。那些看起来像是电视直播的画面,其实都是在演播室里录好的,真实观众的电话根本不可能被切进导播间,而是通过12590或 101590等号码,接入到了SP设置的语音系统或客服部门。
这类有奖竞猜节目形式基本采用猜谜、猜字和答题等方式,一是设置的问题相当简单,降低公众参与门槛;二是节目奖金迅速提高,提升公众参与热情;三是主持人采用极富煽动性的语言暗示听众:参与就能赢取大奖。
在中国3·15投诉网上有大量网友晒出自己的受骗经历,指责那些黑心的SP以欺诈方式获利。
黑心SP获利最多
那么,这些骗人的有奖竞猜节目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其中谁是主导者和最大得利者呢?
当SP想开展有奖竞猜类节目时,需要先向中国移动、联通申请互动语音服务的号码,购买到号码后自行搭建系统就可以开展业务了。有些SP会自己制作节目带,有些则外包给非常小的节目制作公司,事先录制好多个节目的备播带。之后,SP再与广告代理公司或电视台联系,买断电视台的某一特定时段。一般购买的都是地方卫视台的垃圾时间,每分钟1000~3000元,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播出了。
该类节目中收取的话费分为通信费和信息费两部分。通信费是市话费,每分钟 0.15~0.3元,信息费一般为每分钟1~2元。
通信费由运营商收取,SP还要将信息费中的15%支付给运营商作为平台使用费,并向电视台支付广告播出费。支付运营商、电视台和节目制作方的费用后,剩下的所得都流入了SP的口袋。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制作过的一个有奖竞猜类节目,时长一小时,播出的第一天大约就打进了1400多个电话。记者以每位用户收取50元话费保守估算,当天话费收入就在7万元以上。曾在电视台做过多年主持的丫丫(网名)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这类节目的电话流量一般都比较高,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有成千上万的人打进电话,高峰时一个小时收取的话费可达百万元,一般也有二十几万元。
虽然这类有奖竞猜节目大部分是录播,但也有少数是直播的,稿件由SP提供,主持人只要照着稿子念就行。丫丫说:“很奇怪,效果的确和他们设计的一样,只要我按照他们安排的去做,电话流量马上就会上来。”
张先生告诉记者,此类节目背后的主持人、导播、SP服务商,每个角色都拥有自己的“工作手册”,在环节设置上更是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了详尽分析,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俨然一个部署精密的“局”。为了避免让观众看出节目有录播痕迹,制作方常会将录制好的带子轮流在不同电视台的不同时段轮换播出。
作者:唐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