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地震后,四川移动立即成立“抗震救灾突击队”,千里驰援灾区
2009年11月17日,阿坝州普降大雪,施工人员冒着凛冽寒风,艰难施工,在重灾区茂县新开通了基站
2010年1月31日,四川遂宁发生5级地震后,四川移动为受灾儿童提供免费报平安电话
2009年6月10日,技术人员在地震重灾区青川桥楼重建基站传输线路
2009年8月13日,四川移动施工人员在绵阳高水中街安装TD示范基站
今年“5·17”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意在号召信息通信技术(ICT)成为都市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主导,为人类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作为一家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牢记“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企业使命,始终将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造福于民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责任,结合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网络、市场和服务建设,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和信息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村通工程为了山村的笑颜
2010年4月25日23时45分,巴中平昌县江口镇五一基站开通,这标志着四川移动2009至2010年度在巴中地区开展的村通工程第二批100个基站胜利完工,也标志着四川移动全面完成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与巴中市人民政府签订的《通信发展合作协议》目标。为了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四川移动的村通工程建设者们连续125个日夜奋战在大巴山上,他们克服山地地形复杂、站点分布零星、道路交通不便、雨季塌方、修路施工等困难,为大山深处的父老乡亲带来了联系外界、脱贫致富的希望。
截至目前,四川移动“村通工程”已累计解决10709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的通信问题,全省行政村电话普及率达到99.7%,比村通工程前提高22.4%;累计解决了4393个未通电话自然村的通信问题,普及率达到88.6%。同时,配合村通进程,四川移动推出了“农信机”、“农信通”等一系列针对农村实际情况而开发的信息化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和外出就业,搭起了山区群众沟通和致富的信息桥梁。由于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通信发展上的突出成绩,四川移动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
手机通了,农民笑了,牧民乐了。除了在广大农村之间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外,“村通工程”更为城乡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构建和谐的特殊桥梁。甘孜州道孚县甲斯孔乡卡美村村民罗布邓珠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情,由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媳妇都到深圳去打工了,家里只留下了自己和孙儿、孙女。孩子们年纪小,时常想念爸爸妈妈,有时候发起犟脾气来不听话,老人说不动也管不了。自从移动公司“村通工程”的信号覆盖到村里后,只要再遇到类似的情况,罗布邓珠就会给远在深圳的儿子媳妇打电话,“只要一听见爸爸妈妈的声音,孩子们就听话了。现在差不多每天我们都要打一个电话过去,费用也不贵。”
TD为民族使命,不懈努力
2010年“五一”期间,内江市中心公园路的移动营业厅里,人头攒动,众多市民争相咨询和体验中国移动的3G业务,TD视频通话、手机电视、“高速无线上网”等特色业务受到了市民的热烈关注。
除了内江,如今四川其他地市的客户也能方便地使用或体验TD业务,呼唤多年的3G时代,终于实实在在地来到了四川用户的身边。
四川移动相关人士介绍,TD是我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也是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典范。面对TD建设这场全新的战斗,四川移动全体员工将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融入到了工作中,铆足干劲,成立了以李华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TD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项目开展、重大问题决策、相关资源协调及工作机制的确立。
截至目前,四川移动通过TD二期、三期及热点优化工程,共建成TD基站3219个,初步建成了覆盖成都、攀枝花、泸州等11个地市市区的TD网络,在其余地市也建立了TD业务演示点。覆盖全省21个地市州的TD四期工程已于2009年底启动,预计到2010年10月,将再建设基站4704个,为全川人民享受到TD业务带来的便捷与乐趣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TD业务,四川移动遵循“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三大原则,2G用户只需更换一部TD手机即可同时使用2G现有业务和3G特色业务,让科技的成果和超值的价格最大限度地惠及民众。
节能减排让“绿色”改变每一天
四川移动认为,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不仅要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应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深入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从2006年起,公司把“增收与节约并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理念,全员行动,以扎实的行动和创新的手段,积极为企业和社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贡献力量。
在组织保障上,四川移动从省公司到分公司都建立了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机构,从规划、采购、建设、管理到员工都要求节能环保,并将节能减排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为在生产经营中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四川移动不断探索,在技术创新上取得多项成果。公司仅08到09年就投入2.3亿元进行网络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推广,通过创新基站机房节能窗、拔风管等节能技术,节约电力30%左右;新建交换局采用IP化软交换,较传统交换局节电50%;在全省推广利用基站智能载频节电软件,节电20%以上;采用精确送风、空调添加剂、通风换热等技术改善机房维护结构,大大降低了空调能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公司单位业务量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约58%,由于节能成效突出,近日被集团评为了2009年“绿色行动计划”先进集体。
在自身做好节能减排外,四川移动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各行业推进ICT低碳业务。2009年,四川移动顺利完成“动力100”标志在川内的上市,成功启动并实施“四个100”信息化工程,MAS业务、ADC产品业务发展迅猛,这些信息化的产品都大大促进了人力和物质资源的节约,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今年3月,四川移动在移动商店设立“共创低碳生活”专区,以“短彩连连发”为基础,开展“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的宣传活动,设置用户节能大奖,鼓励客户将自己的节能小窍门通过短信上传到平台,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环保”。在3月27日全球“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期间,四川移动通过“短彩连连发”进行“熄灯活动转播”,共吸引11个地市州参与,向用户传递了爱护地球,惜水节电的意识。
灾后重建高起点、高标准的信念
2009年5月8日,中国首个抗震型超级基站在都江堰李冰中学开通,由于其可抗9级地震、采用光纤加卫星双路由和双电源备份,在断电、断传输的情况下能自动启动应急装置保障通信,而备受关注。一年以来,像这样的抗震型超级基站,四川移动陆续在龙门山地震带上的59个县级地区开工建设,其中,雅安芦山超级基站、巴中南江小河基站已于近日开通,为天府大地的应急通信体系筑起一道结实严密的“保障网”。
截至目前,四川移动累计投资70.17亿元,完成重建项目377个,累计新建基站2896个,建设光缆20293公里,灾区移动通信能力、网络覆盖和服务能力已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在加快重建步伐,完成各项灾后重建目标任务的同时,四川移动加大力度完善应急通信能力建设,2008年以来累计新建卫星地面站2个、IDR应急站22个、便携式卫星站10个,配备各类应急通信车61辆,应急抢险车1200余辆,实现了应急车配置到市州,应急卫星电话配置到县,配合超级基站、高空布放基站,建立起一套天地一体、高效协同协调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在今年“4·14”玉树大地震的抢险救援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通信预案,总经理李华亲自挂帅,带领“抗震救灾突击队”千里驰援,在玉树灾区承担了通信保障的核心支撑任务。
2009年5月18日,中国移动与四川省政府签署了未来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入超过530亿元支持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为助力“数字四川”建设,推动四川经济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出色、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东如是评价四川移动灾后重建工作。两年来,四川移动人在灾区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肯定。阿坝州副州长肖友才表示:“在全州抢险救灾、恢复重建过程中,四川移动发挥了巨大而独特的作用”。德阳市副市长李思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赞:目前四川移动灾后恢复重建完全超过震前水平,为其他行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通信保障。
2010年是四川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之年。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四川移动表示:将统筹计划,科学推进,坚决提前完成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总经理李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各地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沟通,积极主动做好与政府重建规划的衔接,确保重建任务的顺利完成,满怀感恩之心,用真诚、责任和爱心回报广大父老乡亲的厚爱和信任。 文/姚晓敏康伊欧劲
-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 版权申明:部分文章转载或来源于投稿,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 上篇文章:移动改变生活:打造全民幸福家庭解决方案
- 下篇文章:诺基亚软硬件问题悬而难解 或受困移动互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