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标准混乱困扰产业发展

  日信证券 李志中

  中国移动的移动支付标准又作变更。据报道,希望主导“移动支付”市场走向的巨头中国移动,悄然向中国银联靠拢。当前,中国移动正叫停2009年主推的移动支付业务方式RF-SIM,其替代方案为银联主导的13.56MHz的移动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标准横竖不一,产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中国移动支付从2006年在厦门试验以来,整个行业先后经历了NFC、SIMpass、贴片卡、SWP、MSD卡等方案,整个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直到2009年中移动宣布采纳频段为2.4GHz的RF-SIM方案以来,市场才取得初步进展。其中主要因素除了以SIM卡为通道受运营商支持以外,还有其处于微波频段无需加载天线易于产业化、稳定性高等优点,再加上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应用作为催化剂,使得RF-SIM方案占据了上风。

  中移动面临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成本太高;中移动采用的2.4GHz的RF-SIM卡里面有三颗芯片,封装形式也是采用工艺较为复杂的SIP封装,即便是将来大规模产业化之后,其成本也远高于13.56MHz的产品,中移动面对其5亿多手机用户,推广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同时,中移动2.4GHz的频段与目前广泛用于非接触IC卡交易的13.56MHz频段并不兼容,进一步加大了成本压力。

  二是跨行业协作问题。不管是13.56MHz还是2.4GHz的支付标准,归根到底都要进行开环应用,即移动支付要拓展到公交、地铁、商户、影院等多个领域,而要将这个开环应用完全打通,需要不同单位的统一协作。但是移动支付最大的受益者是运营商,上述参与者在没有得到足够实惠的情形下,对移动支付应用向其内部市场渗透拓展的动力不足。

  三是行业推动者对标准的认知不足和内讧问题。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推动者主要是运营商,它们仍然对整个支付标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中移动在多个标准之间摇摆不定;中国电信既有13.56MHz又有2.4GHz的RF-UIM卡,也没有重点;中国联通也是发展13.56MHz的SIMpass,同时还尝试2.4G的RF-SIM方案。除了运营商之外,银联也不甘落后,推出自己基于SD卡的支付解决方案,以便借助自身POS终端数量的优势来掌控产业主动权,但连最基本的近场非接触支付都没有实现。

  我们认为,移动支付在中国还处于市场萌芽阶段,如果以上三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提高用户黏性、培养用户习惯进而做大市场。

  短期相关个股难以获得业绩支撑。国内与移动支付相关上市公司有:芯片设计(国民技术、大唐电信);SIP芯片封装(长电科技); COS制作、卡基制作(东信和平、恒宝股份); POS机具(南天信息、新大陆、证通电子);移动支付平台建设和运维服务(拓维信息)等。当前的混乱局面给这些厂商认清市场发展方向增加了难度。我们认为,短期内移动支付难以给各环节的厂商带来明显的业绩支撑,但长期来看,无论是13.56MHz还是2.4GHz的支付标准做大做强,处于产业链的各方均是受益者。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