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消息称中国移动正叫停自己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技术标准RF- SIM,转向支持由银联主导的NFC标准,不过中国移动方面并未正面回应这则消息。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已采购了超过100万张RF-SIM卡,总值接近1亿元,且希望近期内发展1000万手机支付用户。
不过据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透露,尽管先期投入将被搁置,但此次标准上的“转向”不会影响用户发展目标。记者另从一家RF- SIM卡上游企业获悉,此前移动下的RF- SIM订单依然会生产交付,且RF- SIM卡大都非这类上游企业主要业务来源,不会受太大影响。
产业链上游合作方间接承认
如果中国移动叫停RF-SIM的开发和生产,将直接影响产业链上游。至昨日记者发稿为止,尽管中国移动本身并没有否认这则消息,但已有其合作伙伴间接承认。
收购RF-SIM开发商厦门盛华的港股上市公司精英国际(01328.H K )昨日确认,RF-SIM业务或存变数。“执行董事正评估倘该中国电讯营运商最终决定不采用RF-SIM作为其移动电话付款业务标准之一的相关风险。”不过精英国际方面同时表示,执行董事自厦门盛华了解到,RF-SIM卡仍在生产中,并最终会供应予该中国电讯营运商。言下之意,中国移动已经下单的RF-SIM卡仍将生产。
除了精英国际外,目前中国移动主导的RF-SIM产业链还包括了几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如大唐电信(600198)、东信和平(002017)、长电科技(600584)和国民技术(300077)等。
其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移动叫停RF-SIM已有耳闻,但即便情况属实,也不会影响公司运作,因为RF-SIM作为开发阶段的产品,并非公司的主营业务。
移动支付产业联盟埋下伏笔
据了解,RF-SIM卡为中国移动主导的2.4G技术,与中国银联主导的N FC(13.56M H z频率)并不兼容。由于中国移动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用户群体,银联的13.56M H z技术又已被广泛应用在交通、金融、社保、加油等非接触卡片领域,所以双方都想在未来的移动支付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两大巨头的较量,事实上就是手机支付的两大标准之争。
面对巨大的手机支付待开发市场,标准不一将带来重复建设、投资等问题。为此,国家工信部科技司和电信发展司正在推动移动支付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制定。尽管目前结果悬而未定,但业内有观点认为,随着中移动支持标准的转变,13.56M H z技术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被视为移动叫停R F-SIM的另一大因素来自银联的动作。日前,中国银联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唯独不包括中国移动。
未必丧失“主导权”
尽管可能在未来的手机支付市场中丧失部分主导权,但手握最大规模的手机客户,中移动的优势依然明显。此外,中移动方面仍视手机支付为今年业务发展重点。5月31日刚刚履新的中移动总经理李茂曾表示,“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无线城市等都在快速发展,这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而手机支付正是物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
对于中移动来说,暂时搁置RF-SIM也并非坏事。据悉,目前RF-SIM技术还面临成熟度不高、标准不公开、安全性欠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曾在中移动内部多次被探讨。
更大的隐忧则来自于成本。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仅采购RF -SIM卡便花费了近亿元,而该技术又与市面上各类支付终端(pos机)不兼容,这意味着中国移动想要迅速扩大手机支付业务,还必须在终端铺设上投入巨资。加上其间种种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一不小心就会被竞争对手抢得先机。
不过有接近中移动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改变手机支付标准并不意味这彻底否定RF-SIM,只是短期内在该标准上不会有太大动作,“至少前期研发投入不至于‘打水漂’。”
可能受影响企业
●芯片设计:国民技术(中兴通讯)
●芯片封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
●智能卡制造:大唐微电子(大唐电信),东信和平,恒宝股份等
南都记者 方南
-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 版权申明:部分文章转载或来源于投稿,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 上篇文章:移动支付标准混乱困扰产业发展
- 下篇文章:中移动手机支付或转向 相关公司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