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移动性

  出版商们也许一时很难接受印刷出版向网络出版的过渡,不过移动性也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Colin Crawford∣

  媒体互联网专家,原IDG副总裁,Macworld总裁,谷歌出版顾问团成员。

  过去20年里,出版界从旧的媒体时代(印刷出版)慢慢蜕变,迎来了数字媒体时代的黎明,我们见证了阅读体会的一次革命。如今,我们得以用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来传达信息、娱乐我们的读者,而且完全摆脱了旧有印刷方式的条条框框限制。

  现在讨论的重点是数字内容、新兴技术、及其为出版商所带来的机会这三者间的共生关系,讨论的重中之重仍在于出版的移动性。然而,对于出版商和作者们来说仍旧压力重重,毕竟现在的出版门槛要比从前高出许多,尽管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创新机会。

  与以往相对静态的印刷出版业所不同的是,数字出版业要求出版商和作者们更富有创造性,为用户提供动态的、引人入胜的多媒体内容——将音频、文本、图像和视频有效整合,以达到行云流水般的感受体验。因为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乎的是目前的媒体使用感受能否充分体现出移动设备的屏显、导航及其他相关功能。

  移动媒体之所以让人兴奋,在于其“进可攻,退可守”,在互动的网络媒体和保守稳妥的印刷出版之间转换自如,甚至表现出更多。移动媒体有许多独特元素,但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极为个人的媒体形式,甚至还具备定位功能。“你的手机号码将成为你的另外一张名片”,由此看来,移动媒体内容定位和市场机会前途不可估量。

  移动媒体是一种最新潮但同时也最让人难以定位的大众媒体形式。之前,所有的大众媒体形式对于新闻、信息及娱乐的传播影响深远,但其传播方式都是单向的,直到互联网出现后,我们才第一次感受到双向传播的媒体方式——既可以自己搜索内容,也可以上传信息,并和朋友同事共享——这样带来的最终结果便是极度发达的社交网络和凭此大挣一笔的搜索引擎。

  移动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今年全世界共有5亿用户订阅了移动业务,并且其信息流量有望实现每年翻一番。在iPad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将苹果定义为“移动设备公司”,这一说法对出版业而言具有很大的标志性。谷歌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也在积极推行其“移动至上”政策。显而易见,从长远来看,移动媒体将是未来趋势所在。

  其实,移动信息服务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短信(彩信)、铃声、移动娱乐都是庞大产业,不过这些直接回应服务如今最大的不同在于移动网络的内容和应用不断丰富。

  目前,全美有1/4的人口在使用手机阅读新闻,但只有17%的人阅读纸质的全国性报纸,比如《纽约时报》、《今日美国》。从受欢迎角度来看,网络媒体仅次于电视传媒,屈居第二;也许不久的将来,它还将取代有线网络。为移动媒体的未来好好筹划一番的时机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业务更青睐年青用户,50岁以下的用户使用手机订阅信息的可能性是50岁以上用户的3倍。他们更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拍照、互发信息、浏览社交网络、写博客、发微博。因此,如何用引人入胜的内容黏住这批用户群,是该产业未来的关键所在。

  及时、有效且个人化的新闻为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契机,移动性也在重塑着书籍和杂志产业。电子读物份额还有待提高,目前大概只占所有图书销售额的3%-5%;但其规划中的增长情况还是令人振奋的。

  目前在iTunes软件商店内所占比重最大的应用程序非电子读物莫属(至少从数量上来看),iPad也推出多达150种之多。毫无疑问,这些数字还将急速增长。伴随而来还有发现的挑战。

  从处于静态环境的印刷出版解放出来后,书籍产业将面临着重新定位的命运。改进型的数码产品,无论是商业平装书还是教育书籍,都倾向于以互动共享的多媒体形式出现(融合音频、文本、图像及视频)。比如Vook和Scroll Motion软件,目前的研发重点就在于能超越 “pdf”格式书本的新产品。

  竞争必将愈演愈烈。自出版条件放宽,来自新老企业的创新浪潮极可能成为出版产业的催化剂,也可能吓跑一些跃跃欲试者。苹果的iPad被有些人视为出版业的救世主,因而受到热烈追捧。不过,该设备上究竟哪些内容能被消费者接纳,哪些内容将大受欢迎,这些仍是未知之数。

  尽管有些人仍偏爱平板白纸黑字式的出版形式,该形式极其接近于印刷出版(数码复制),只不过用多媒体和社会共享技术包装改进了一下,但是为这些新兴数码产品量体裁衣的时机到了。创新大胆的出版商都不愿意放弃在平板电脑这一块“画布”上浓墨重彩发挥一番的机会,毕竟,平板电脑容量大、兼容性强,能容纳足够多的自由布局安排,从而营造出媲美网络的使用体验。

  我认为,为移动业务专门定制的数字内容和移动媒体绝非只是印刷作品的简单数码翻印,而将更具影响、更吸引眼球。既然移动业务比网络更好测量,既然数据能说明问题——出版商和广告商能够从中发现究竟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现成答案是不存在的,看到康泰纳仕、邦尼尔、时代及其他大出版公司纷纷推出试验性的数码杂志是件让人欣慰的事。Next Issue Media的创新,Zinio,Skiff, Scroll Motion, Texterity and Blio等应用软件的数码发行平台,都在不遗余力地为读者们带来与众不同的数字内容。

  电子书和平板电脑的价钱将不断下跌,苹果、谷歌、亚马逊甚至沃尔玛的数字商店加快了平民大众接纳数字内容的步伐。一旦我们算出税收情况,毫无疑问,这些都将为数字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预言未来是一个危险的游戏,要预言出最后赢家更加困难。不过,预见未来趋势并非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应对的是消费形式的激变,移动设备上动态内容的创新。

  出版商们也许一时很难接受印刷出版向网络出版的过渡,不过移动性也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这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平衡了广告和付费内容所带来的数字收益,让我们更宽容地接纳了社交网络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即使目前的收益并不乐观,也不能阻止出版商拟定一个涵盖移动网络策略和移动应用程序策略的战略性计划。

  科技,既不是出版商的终结者,也不是他们的救世主。然而,倘若我们能将吸引人的数字内容和伟大的科技有机结合,必将为数字媒体的用户带来令人目眩的超凡体验。科技和出版业也可以是鱼和水的关系。

  当前市场仍待发掘,各种各样的数码设备都能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平板电脑,比如iPad为用户带来上网、听音乐、看视频、收发邮件、和朋友聊天、玩游戏等多种娱乐享受;当然,如果你想的话,也可以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

  也许对有些人来说,附带有太多娱乐项目的数码设备可能闹腾——毕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他们需要的只是安安静静、不被打扰的阅读体验,那么电子书可以胜任这一大部分的市场需要。想要能经过一次或几次讨论解决出版业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为以后的机会奠定基础。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