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联盟法则下的角逐

移动支付:联盟法则下的角逐

  一段时间以来,各大企业和机构联手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举措不断,中国银联联合银行、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多方企业和机构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AT&T、Verizon和T-Mobile共同开发移动支付平台,美国银行和Visa合作测试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联盟法则在移动支付市场大行其道。为什么联盟会成为各大企业的共同选择呢?这些企业有怎样不同的联盟方式呢?联盟法则又会带来怎样的市场效应呢?本期专题将一一解答。

  ■ 数据

  易观国际预测,2010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将突破1.3亿户,2011年有望达到2.2亿户。

  Juniper 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到2012年,全球通过手机购买数字商品及实物的总额将达2000亿美元。

  艾瑞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98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

  联盟在行动

  银行+信用卡组织

  代表企业:美国银行、Visa

  市场举措:合作测试智能手机支付系统,抢占市场先机

  美国银行与Visa公司计划于9月开始对安装在各家商店中的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进行测试。这将是两大公司为创造智能手机型“电子钱包”所进行的最大动作。

  美国银行已经开始和Visa一起测试通过智能手机完成店内支付,无需现金或信用卡。该系统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中插入一个由Visa及其生产商提供的小芯片,用户只需将智能手机在商店结账设备的感应区域轻轻一刷即可完成支付程序。

  美国银行电子商务业务主管Laurie Readhead表示:“随着人们日益接受移动支付方式,各银行开通的手机服务项目也不断增多,我们认为开发这一业务至关重要。”

  Visa发言人称,美国银行的此次测试规模将不超过以前的移动测试,但此次将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将加快推进美国市场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

  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把智能手机变成电子钱包的障碍之一,就是大部分热门智能手机没有安装近距离通信芯片。为了进行测试,这两家公司将选择纽约地区的员工和用户安装小型芯片,由Visa及其技术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测试将于年底结束。

  手机支付方式有望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此次美国最大的银行和全球最大的支付处理公司联手进行测试,有望让手机支付获得更多注意力。Visa公司还将与美国合众银行共同进行一项类似测试,该测试将于10月开始进行。

  银行+移动支付平台

  代表企业:5家商业银行、手付通商城

  市场举措:联手推出手机“秒杀”活动,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用户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5家主流商业银行相继在手付通商城开通手机支付业务,并推出每天一次的极具诱惑的手机“秒杀”活动:“1分钱秒杀价值20多万元的甲壳虫汽车”,“4999元秒杀价值2万多元的马尔代夫双人豪华游”,“99元秒杀价值5800元的iPad”……一时间,手机“秒杀”人气大旺,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各大商业银行不惜血本地推出手机“秒杀”活动,目的相当明确,那就是培养消费群体,抢占手机支付市场先机。手机用户要想参与手机“秒杀”活动,首先需要开通活动主办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再在手付通商城下载与手机型号匹配的客户端软件。据统计,在手机银行的各类促销活动中,手机“秒杀”成为最受用户喜爱的活动,也是用户聚集速度最快、推广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中国银行的“中银掌上行”业务在手付通商城推出后,就取得了日增用户过万的良好业绩。

  目前,虽然手机支付的方式还没有被广泛普及,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手机支付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手机支付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将再一次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创造出一个新的海量市场。

  电信巨头+电信巨头

  代表企业:SK电讯、KDDI、软银移动/AT&T、Verizon、T-Mobile

  市场举措:强强联合,共同开发移动支付系统

  7月下旬,韩国的SK电讯和日本的KDDI、软银移动三家电信巨头达成协议,联合开发移动支付系统,将允许韩国和日本的移动电话用户在两个国家的任何地方用手机结算支付。

  日本和韩国的手机支付业务一直发展得比较好,但是两国一直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日本采用的是索尼公司开发的FeliCa技术,而韩国的移动支付业务一直使用的是红外近距离非接触技术。此次日韩主流运营商联手打造的移动支付业务,明确了将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作为这项业务的技术实现方式。这将有利于两国运营商的海外业务拓展,做大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的蛋糕。

  继日韩运营商之后,8月上旬,美国三大电信巨头AT&T、Verizon和T- Mobile也开始同金融机构洽谈共推移动支付事宜,希望通过共建合资公司的形式,在特定的市场试点移动支付业务。对于移动支付业务并不发达的美国市场来说,运营商的此次行动无疑是一次破冰之举。

  在美国,大型运营商携手合作的案例并不多见,这三家巨头联手反映了在美国推行移动支付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信用卡早早地抢占了美国的大部分支付市场;另一方面,移动支付需要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银行、信用卡公司的通力合作,但银行、信用卡公司和运营商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产业链的顺立组建是个不小的难题。

  三大运营商希望借助此次合作打破各家独立发展可能引发的标准和模式冲突,从根本上解决多方合作在商业运作方面可能面临的种种难题。

  金融机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

  代表企业:中国银联、18家商业银行、3家电信运营商、

  市场举措: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打造中国移动支付的巨型航母

  2010年5月,中国银联宣布,联合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2010年6月,中国移动宣布加入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会员众多,并且跨越多个行业,堪称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巨型航母。据了解,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会员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8家全国及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诺基亚、联想等手机制造商,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

  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是银行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建的基础服务平台,公交、地铁、水电煤气系统、影院、石油公司、医院、商业零售等各领域用户都可以基于此平台开展服务,打通了支付、通信、芯片、智能卡、电子等不同行业间的壁垒。目前,作为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领头羊,中国银联积极发力手机支付业务,继在上海、山东、浙江宁波、四川、湖南、广东深圳开展试点之后,本月中国银联宣布在云南开通手机支付业务,成功将手机支付业务扩展到7个省市。

  政策支持

  “抓大死小”提高准入门槛

  “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将随时把支付宝献给国家。”这是马云曾经的一个高调表态,当然,支付宝并未被“收编”,但马云的话,至少表明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任何可能性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出台,使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的非金融机构支付领域有了制度规范,从具体内容来看,一些资质条款构成了“抓大死小”的门槛,客观上对规模较大的支付机构有利。

  支付服务属于金融领域的一个环节,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很有必要。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业务迅猛发展,去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已达60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办法》将网络支付纳入监管范畴,并明确指出,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都在监管范围内。

  牌照式管理是《办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想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首先要过资金关,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而省级范围的门槛为3000万元。分析人士认为,现有的300余家支付企业,至少有半数将被淘汰,这对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的“第一梯队”,以及正在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三大运营商都非常有利。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办法》不仅明确提出了对客户备付金的管理要求和措施,还参照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管理方式,要求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不得低于客户备付金总量的10%。此外,《办法》还针对反洗钱、信息保密、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对于颇受关注的“沉淀资金”问题,《办法》明确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其自有财产,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但对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额庞大的沉淀资金应如何处理,还有赖于央行进一步出台《办法》的实施细则及相关业务办法。(叶曜坤)

  角逐焦点

  移动支付系统

  尽管移动支付在日本早已经实现了成熟商用,但从美国、中国乃至全球范围来看,移动支付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起步期。正因为如此,运营商、全球性支付组织、银行等各方参与者,均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联盟战略,其目的是,一方面在于团结本阵营的实力;另一方面就是能够在移动支付系统的开发和推广上形成合力,从而使本阵营的移动支付系统能够“一统江湖”,因为这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运营商之间形成的移动支付联盟,往往具有区域特性。例如,美国三大电信运营商 AT&T、Verizon和T-Mobile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业开发移动支付系统,这一联盟的意图就是要在美国市场上使智能手机迅速取代该市场上的10多亿张信用卡和借记卡。而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运营商SK电讯、KDDI以及软银,则通过联合开发移动支付服务,使韩国和日本的移动电话用户能够在两个国家的任何地方用手机进行支付。换句话说,就是实现移动支付业务在日本和韩国的无缝漫游。

  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之间形成的移动支付联盟,显然拥有着共同的利益。例如在美国,尽管AT&T、Verizon和T-Mobile在传统的电信业务领域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但面对美国移动支付这一巨大的市场和金融业这一共同的竞争对手,他们还是携手走到了一起。

  开发和推广移动支付系统,是任何一个联盟都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联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支付系统的竞争力。而且,各个联盟在移动支付系统领域的角逐,不仅有助于加快这一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也将奠定各个联盟的市场地位。最先得到大规模应用的移动支付系统,则最有可能成为移动支付的行业标准。而标准的拥有者,显然就可以在该领域实现一劳永逸的发展。这也就不难解释来自金融业的联盟,为何在原本不擅长的ICT领域——移动支付系统上动作频频了。例如,全球性支付组织与Visa就计划于10月开始对安装在各家商店中的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进行测试,而这将是两大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最大动作。(姚春鸽)

  运营商举措

  主导OR跟随

  电信运营商对移动支付的兴趣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何从这块大蛋糕中切下属于自己的那一角?是选择主导,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还是选择跟随,以联盟的合力共同撬动市场?在这点上,国外运营商和国内运营商的有着不同的做法。

  国外运营商:不断加强自身主导地位

  国外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起步较早,而且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着较为主导的位置,并且仍在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固自身的地位。最近,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和Verizon准备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推出移动支付系统,而且据称T-Mobile也在参与方之列。有观点认为,这一新的合资公司将对Visa和Master Card造成强有力的威胁。日本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对全局的掌控能力,以DoCoMo为代表的移动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自2004年推出移动支付业务后,DoCoMo倡导成立了移动支付联盟,建立了Felica Networks平台,随后又收购了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34%的股份。因此,DoCoMo得以利用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移动银行业务,高效组织起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让自身的移动支付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

  国内运营商:以退为进融入产业链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差异,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有专家表示,电信运营商和银联均属于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双方都很难绕开彼此各成体系获得主导权,而且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以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似乎是银联掌握着较强的话语权。中国银联联合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在内的18家全国和区域性商业银行,以及电信运营商和部分手机制造商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成为联盟中的一员,中国移动虽然一直没有放弃自有的 2.4GHz标准,但是近日也向该联盟“靠拢”。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都想在移动支付市场分得一杯羹,但是目前还只能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先融入产业链,至于能否在日后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只有市场说了算。(张美玲)

  (人民邮电报)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