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当“小灵通之父”徐福新与华为、UT斯达康等几个公司进行接洽时,华为等大公司都认为:小灵通技术落后,连政府主管部门对此也持否定态度。但惟有UT斯达康抓住了这个市场机会。
UT斯达康(中国)CEO吴鹰在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时回忆道:“尽管现在回头来看做这个判断似乎很简单,但这其中表现出UT斯达康的一个理念——我们推新产品前首先考虑的是会不会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价值,会不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包括UT斯达康现在推的IPTV。1997年中国电信业刚开始做改革试验,把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中分离出来。但一分出去之后,中国电信就失去了它的增长点。而我们认为无线接入在移动分出去之后一定是中国电信的一个增长点。”
事实上,早在1995年UT斯达康做无线接入网时,小灵通本地环路设备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但在1999年下定决心主打小灵通业务之后,UT内部还是出现了惊慌的现象。
“但我对小灵通没有一分钟的犹豫,我相信它一定会做大,不过能做到今天这么大是我没想到的”,吴鹰说,“1999年时,我们从西安市场看到了消费者对这个市场的需求。另外,只有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才有前途,做手机是不行的。”
不出一年(即2000年),朗讯、中兴通讯等迅速跟进,大举抢食小灵通市场。但吴鹰并没有觉得竞争对手的进入给UT斯达康造成很大的增长压力,“市场整体规模上去了之后,先入为主也是一种优势。而且UT斯达康一直都很专注,所以一连几年,小灵通占我们整个收入的80%以上。”
但在UT斯达康宣布大举进军小灵通业务不到一年时间,2000年5月小灵通遭遇了第一次来自政策层面的压力——第一个暂停小灵通业务并进行调查的文件公布,当时UT斯达康市值一天缩水200亿元人民币。吴鹰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相信这件事一定会解决的,因为我们给老百姓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地方的政府也很支持,有那么多的人在用;对运营商来说,也给它增加了增长点;制造业又给国家交了那么多税,所以没有道理把它禁止了。”
很快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业务支持的文件,证明了吴鹰的乐观估计,公司的市值又在一天内上升了100亿元。
后来,小灵通又经历了几次这样的“生死”考验。但吴鹰却表示,“自己是个生性比较乐观的一个人”,据说他的口头禅是“这事简单”。“我经历蛮复杂的,经历过比如‘文革’什么的。在适当的时候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该受磨练的时候也受过磨练。我觉得有个乐观的心境是很重要的,即使在小灵通遭到政策壁垒时,我真的一天都没有失眠过。”
在度过了两年多在外人看来难于安眠的日日夜夜之后,小灵通“一夜之间”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截止目前小灵通用户已接近1亿这个临界点。而吴鹰领导的UT斯达康获得了国内小灵通市场份额的60%,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在做到小灵通业务的NO.1之后,吴鹰面临的是一些新的难题。“在UT斯达康目前所面临的几大挑战中,有一个就是公司运行效率在降低;另外,要和世界一流公司竞争,公司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是一个挑战。”吴说,“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公司的结构调整,成立了宽带、无线和终端事业部,更集中资源来做针对新市场的开发。”
在吴鹰所说的新市场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3G。就像在小灵通业务上一样,UT斯达康早早地为3G做了8年的研发。吴鹰说,“因为目前3G还没有盈利,对全世界所有的制造商来讲压力都很大。事实上,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可以把3G和小灵通网络相结合,来使运营商充分利用小灵通的网络,实现两个网的互补。因为刚开始,3G网一定会有自己的不足,那这种弥补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