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TDRSS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英文缩写,这一概念是早是Malcolm Mcmulien 1964年开始研制的TDRSS,便能一举解决全轨道跟踪多个航天器和高数据率传输问题。
TDRSS是充分利用太空的高空资源,把地面的测控及通信站搬到空间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上去。只要发射两颗星,空间角位置上间距130度,便对所有轨道高度约1200公里至12000公里近地轨道飞行器可实现100%的连续跟踪覆盖,对轨道高度约200公里的飞行器,也可实现85%覆盖。所有用户飞行器、空间站核心站,可利用TDRSS中的任一颗进行双工通信。TDRSS星收集所有用户星的数据,编排成帧后,再与单一地球站建立通信链路,TDRSS和地球终端站就成为太空和地球之间建立通信联系的唯一信息港。地球站通过TDRSS可间接与用户星建立通信链路,借助TDRSS的中继,地球站可对各用户星测轨定位,这种设想一旦成为现实,可大量裁减陆地测控站、测量船,同时也减少建设、维修和操作费用。
2 美国TDRSS组成
2.1空间部分
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布设三颗星,TDRS-W星在41度W,TDRS-E星在171度W。这三颗星称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每颗星上有7副天线,其中4.9米抛物面天线2副,为S及Ku波段共用,用于TDRSS和用户星之间交换高速数据,并可对用户星跟踪测角、测距。测角精度为1密位;有30个螺旋天线组成的S波段天线阵,可实现20个用户星对TDRS和地球站之间传输高速数据;S波段全向天线一副,用于TDRS和地球站间传输TT&S信息的备分手段。另外一副直径为1.12米的Ku波段抛物面天线和副C波段铲形天线,单独作为美国内的点对点通信,这一部分用作美国的高级西联星的通信,不属于TDRSS的跟踪和数据中继部分。
2.2地球部分
地球终端设在地球纬度低、处于沙漠地带雨量少、对Ku波段传播减少的白沙靶场。地球终端站装备了3副18米天线,每副天线对空间站某一颗星建立馈电通信链路;一副6米天线用作星地之间测控,还有其他辅助天线4副。地球终端站可对TDRSS空间卫星的高功放放大器的增益进行控制,改变其工作频率和相控阵S波段天线波束的形成,也可对Ku波段天线的指向进行控制。
3通信业务
3.1通信链路定义
卫星通信发展到TDRSS后,除了地球站对TDRS星之间的通信外,还出现TDRS星和各用户星之间的通信,过去常用的上行、下行链路概念已不适用,易引起混淆,因而另定义了两个术语:
前向链路:指地球站---TDRS---用户星的通信
返向链路:指用户量---TDRS---地球站的通信
3.2TDRS的通信容量
对4.9米天线而言,S和Ku波段切换工作,S波段用于中速率(MDR)通信(100b/s-12Mb/s),构成SSA(s波段单址)链路。如果有两颗用户星的位置同时处在S波段波束宽度之内,则Ku和S波段也可同时工作,每个波段对付一颗星。如果三颗星同时启用,则天线阵可由地球站发出前向信号控制,同时形成20个波束分别指向20颗用户星,构成SMA(S波段多址)低数据率通信(100b/s--50kb/s)链路。这20个波束可由一般TDRS上的相控阵天线提供,也可由三颗TDRS分开承担,因而MA链路尚有很大潜力可开发,主要受限于地球站的硬件配置。总计起来TDRSS有能力同时对26颗至32颗用户星通信。
TDRSS对用户量的通信,不论前向链路或返向链路,都不在星上进行信号处理,卫星只用于变频、放大、选择特定天线辐射电波,TDRS的作用只是对信号进行中继,所有信号处理都在地球站上进行。
TDRS和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由空---地链路来担任,地球站上有三副18米直径天线,每副天线对一颗TDRS。每颗TDRS上有一副2米直径的固定抛物面天线用于星地联络,所有用户星送来的信号,都用频分多路复用编排后变频为Ku波段。MA信号每路相隔7.5Mhz,传送到地球站,信道设计考虑了6dB降雨损失。
3.3调制方式
中继星通信系统应采取怎样的调制方式与解调方式,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定,包括卫星功率与频带的有效利用,带限与迟延失真,热噪声、干扰等的影响,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等器件相位和幅度非线性的影响等。
由于中继星信道是频带、功率都受限的非线性信道,要求已调信号具有恒包络,以便提高射频高功放的利用率,故各种幅度调制不适用于中继星信道。
目前,国际上已建成的中继卫星系统只有美国的TDRSS。正在计划建的有欧洲的DRS系统、日本的TDRSS。
3.4通信能力总结
TDRSS三种通信工作模式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前向链路
项目 | SMA | SSA | KSA |
TDRS天线跟踪视场 (FOV) | 锥形±13° | 椭圆形 东-西±22.5° 南-北±31° | 椭圆形 东-西±22.5° 南-北 ±31° |
TDRS波束宽(-3dB) | 26°/5° | 1.84° | 0.28° |
射频带宽(MHz) | 6 34 | 20 43.5 46 | 50 49.5 19.5 |
数据率载波(GHz) | 0.1-10Kb/s 2.1064 | 0.1-300Kb/s 2.0-2.3 | 1Kb/s-25Mb/s 13.7-15.2 |
反向链路
项目 | SMA | SSA | KSA |
天线跟踪视场 | 锥形±13° | 椭圆形 东-西±22.5° 南-北±31° | 椭圆形 东-西±22.5° 南-北±31° |
中放带宽 | 6 | 10 | 225 |
载波频率 工作数据率 | 2.2875 | 12Mb/s(无编码) 6Mb/s(有编码) | 300Mb/s(无编码) 150Mb/s(有编码) |
1bit/s要求 | 3.5mW | 0.83mW(无编码) 0.25mW(有编码) | 1.38mW(无编码) 0.42mW(有编码) |
用户星 正常状态 高功率状态 | 25W | 43.5mW 46.0dBW | 49DBW |
4发展趋势
美国在80年代末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该系统经过实验结果证明:对1983年后航天飞机的发射过程,仅利用一颗中继卫星就能实现50%的测控及通信覆盖,同时也做过“陆地卫星”86Mb/s的数据中继实验,传输质量优良。这些都证明TDRSS系统的设想是正确的。另一方面,TDRSS建成后,美国逐渐把对低轨道用户星的地面测控任务放在TDRSS上进行,进一步简化了地面测控网。目前美国已正式开展了第二代TDRSS的研制工作,第二代TDRSS的特点是增强了多址相控阵天线的能力,增加了阵元数量及通信能力,另外在馈电链路和轨道间链增加了Ka频段通信,通信能力由现在的300Mb/s增加了650Mb/s。
继美国建成第一代TDRSS后,欧洲各国和日本决定研制自己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欧、日吸取了美国的成功经验,同时在美国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其特点是将轨道间链路频段设在Ka频段,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容量,也降低了轨道间链路天线的口径。
欧洲建立中继卫星系统(TDRS)的目标是为低轨道用户星提供连续的数据中继,降低或取消低轨道用户星上的磁记录装置,可同时服务于6个低轨道用户星。欧洲中继卫星也采用两颗星配置,星上采用两个大的2.85米天线,工作在S/Ka频段,前、返向链路通信数据率为25Mbps/620Mbps,地面站采用分散地面站方式。
日本采用两个5米的轨道间链路天线,天线转角±50度,可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转移轨道提供测控服务,这对国土面积不大的日本具有较重大的意义,可在本土内就完成对同步轨道卫星的测控任务。前、返向链路通信数据率为30Mbps/300Mbps,日本在正式发射DTRSS前把星上的有效载荷都在其他卫星上做了实验,在ETS-V1安排了多址相控阵天线及Ka频段电链路试验,在Comets卫星上安排S/Ka双频段轨道间链路通信跟踪试验,而在Comets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发射2颗DTRS卫星。
前苏联(俄罗斯)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由东部网和西部网组成,称为“射线”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和平号、礼炮号空间站及联盟飞船等,轨道间链路和馈电链路采用Ku频段。
由于欧、美国、日第一代的中继卫星系统对低轨道用户星的覆盖均存在盲区,为防止系统突发故障使系统中断运行,这三家准备相互合作,系统运行中能够提供相互支持,因此,在体制和通讯频带上,三家选择均为一致,美国的第二代ATDRSS轨道间链路也选在与欧、日一样的Ka频段。
世界各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
a.通信数据率越来越高,通信频段向更高频段发展。
b.激光通信技术用于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通信。
c.各系统运行方式上有相互组网的要求。
d.由于系统技术复杂,各国在正式组网前均在关键技术进行了卫星塔载实验。
摘自《卫星与网络》200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