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特点的探讨与思考
我国移动通信标准化的回顾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军政机要移动通信阶段,民用
专业移动通信阶段,公众移动通信的新阶段。
初期的军政机要移动通信阶段,电台仅装备于部队、外交使馆、边元邮电、铁道
及远洋交通等少数重要部门,仅有屈指可数的军事通信工厂,此阶段只有企业的产品
规范,尚无行标准可言。
进而发展至民用专业移动通信阶段,开辟民用频段,制定“七四系列”标准。随
着电台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日益暴露“七四系列”标准的不足,于是产生了“八
O系列”标准。
1987年底第四次移动通信国产化会议上曾提出及时将移动通信从“八O系列”推向
“九O系列”新阶段的设想,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扩展频段至1000MHz,压缩间隔为
12.5KHz,形成并完善公众网、集群网、无中心网、寻呼网、铁道网、农村网、福利网
以及无绳电话、泄漏电缆系统等主要技术体制标准,以及频率利用、电磁兼容、电波
管理、设备性能、接口、安全和测量方法、检验规则,设计手册等系列标准。
1996年,我国已经制订了30多项国标和行标,当年设想的内容可以说基本实现了。
这一阶段正是移动通信高速发展的年代,可喜的是我国移动通信的运营业兴旺火爆,
令人堪忧的是我国移动通信的制造业陷于困境,甚至破产,形成了刺眼的反差。
七十年代末国际上出现了蜂窝汽车电话标志着发展到了公众移动通信的新阶段,从
此移动通信的运营和制造都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很快形成了一大产业。各种新技术,层
出不穷,一代又一代的新系统不断涌现,短短的十五年间,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已广泛
应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正日益成熟,第三代移动通信也开始酝酿。
我国自1984年开始公众无线寻呼,1987年运营公众蜂窝电话以来,也进入了公众移
动通信阶段。十年间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惊人的高速度获得普及,BP机、大哥大已经
家喻户晓。与这一阶段第一代相适应,我国制定了以模拟电话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九O
系列”标准。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概况
国际上数字蜂窝系统有泛欧的GSM900/DCS1800,北美的DAMPS和CDMA,日本的PDC四
种制式。1995年我国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建设GSM全球通网,以更大的规模不到两年便
已席卷全国;并开始CDMA的试验网。这又是一个转折关头,第二代技术上要实现全数字
化、智能化、业务上要逐步提供各种非话业务。
新一代高速寻呼有欧洲的ERMES和美国摩托罗拉的FLEX等不同制式,我国原邮电部
1996年已选FLEX作为全国联网高速寻呼编码标准。上海浦东合资厂生产FLEX寻呼机、北
京、广州及湖南等地已建FLEX网开始运营。
数字集群有美国摩托罗拉的IDEN、APCO 25、泛欧TETRA、瑞典爱立信的EDACS和以
色列的FHMA等多种制式,我国经过优选,正在制订TETRA技术体制标准。数字无中心有欧
洲DSRR制式标准,但国内尚未见产品。
数字无绳电话有欧洲的CT-2、CT-3、DECT及加拿大CT-2+、日本的PHS、美国的PACS
等六种制式。CT-2已在我国深圳等十多个城市建网运营,多数因销路不佳而停止。“863”
高科技通信项目已参考DECT开发中国数字无绳电话(CDCT)系统,标准尚在制定。中国
电信1999年改组后,PHS被肇庆、余杭等地采用作移动市话,目前尚未有定论。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进展
早在1985年CCIR会议对当时8种模拟蜂窝系统探讨统一标准的争议中,成立了十个
国家参加的任务组,专门研究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由来。它以全球通用、综合
业务作为基本出发点,试图建立一个全球的综合性移动通信网,借以提供包括寻呼、无
绳电话和蜂窝系统的所有业务以及各种可能的非话业务。为实现全球联网就必须提供足
够的统一频谱并采用移动卫星手段;因皮,WARC-92大会决议:将1885-2025MHz和2110-
2200MHz两段总共230MHz频带划分给FPLMTS,其中的1980-2010MHz和2170-2200MHz频段
用于移动卫星通信。现已制定了有关FPLMTS系统概况、支持业务、网络结构、卫星操作、
无线接口等一系列建议。预计1999年完成全部建议,进行开发,2001年后投入运行。同
时考虑系统工作在2000MHz频段,因此将FPLMTS定名为“IMT-2000”,意即国际移动通
信系统-2000。
与此同时,原CCITT及现ITU-T则以个人通信的基本含义和电信网技术长期发展目标,
来定义和制定一系列通用个人电信(UPT)建议。认为个人通信是智能网高度发展阶段的
一种通信业务。UPT业务将逐步演进,分阶段向用户开放,初期提供简单的业务,然后推
出日益先进的业务,现已制定UPS的原理、业务概述、词汇、网络能力及号码计划等建议。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的特点
我们参与ITU、IEC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对当代一系列移动通信的课题、报告、建议
与标准的形成过程深入了解后,初步体会到移动通信的标准化有如下特点:
1、标准的广泛国际性和全球统一性
通信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按照公认的协定传递信息。如果不按照公认的协定随意传
递发信者的信息,收信者就可能收不到这个信息;或者虽收到,但不能理解;因此,也
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这一公认的协定,就是通信标准化的内容之一。随着交通与
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标准的制定也超越了国界,如
ETSI制定的泛欧标准,便具有广泛的国际性;而ITU、IEC和ISO等制定的标准,更具有
全球的统一性。
2、标准的形成与作用过程的科学性
早期标准对已经成熟的技术和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因此,
标准的时间上滞后,在内容上一般只达到以平均先进水平。
1987年ICE/ISO成立技术趋向咨委会(ABTT),列入信息、新材料、生命科学。为
使标准化有利于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强调早期标准化对系统开发的先导作用于1993年成
立主席新技术顾问委员会(PACT),设立一个新层次标准文件——“规约”(convention)。
标准的形成过程按R&D-COM-STD模式。
R&D是理论性工作之后,将各项分散研究组成一体,来处理技术工作中的公用的领域
工作。
CON是在实际标准化工作之前,在早期阶段形成的R&D人员协商的基本要素,也可最
终由标准化人员来形成文件。它是一种技术性文件,不一定很成熟,但可与正式标准所
含信息相同或近似。STD是实际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及正式标准的制定。
3、标准的系统性和不断完备性
以美国IS——95双模宽带扩频蜂窝系统标准为例:内容包括移动电台模拟工作、基
地电台模拟工作、移动电台CDMA工作、基地电台CDMA 工作等七章加上附录,篇幅竟达
657页。
GSM标准的制定分为两期,第1期主要为各类接口、设备性能及业务等共12章近6000
页,真可谓洋洋大观,1992年全部修改定稿。第2期涉及主要业务功能,也在1993年底
基本完成。1994年为进一步增强GSM特性,又提出第2+期,供以支撑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个人通信号码计划,将DECT接入GSM网等等。
FPLMTS标准于1990年正式成立TG8/1任务组,下分8个工作组,每年要召开两次会议,
约有几十个国家的百优质产品名代表参加,现已订16篇建议,要到1999年才能最后完成
全部建议,历时10年,可见其任务的艰巨。
4、标准的开放性
当代移动通信系统大都参照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设置开放系统和标准接口。允
许由多个厂家提供设备,有利于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促使价格下降;有利于网络的设
计、建造和互连互涌。
5、标准的更新频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的新系统开发,标准的更新相当频繁,第一代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虽然尚在运营,其标准还不能说已经过时,但其重要性已逐渐让位
给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第二代系统正在开拓市场,欣欣向荣,第三代综合
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已在制定,即将完成。
对我国今后移动通信标准化的考虑
1、根据移动通信标准化的广泛国际性和全球统一性,今后我国已经不可能关起门
来自稿一套。就信息产业来说,我国必须与国际联网,使国家网成为全球网的合理组
成部分,才不致像解放前的阎锡山在山西省建窄轨铁路,搞独立王国那样,自绝于国
际大家庭。那么,我们就应不断派出得力人员参加ITU、IEC及ISO等国际标准化会议,
尽快广泛收集各先进国家特别是国际上认可的移动通信标准,加以翻译、消化、比较
、选择,为我所用。现在ITU又开始酝酿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了,必须及早予以
关注,最好能直接参与,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标准的制定必须以科研为基础,我国“八五”科技攻关对数字峰窝系统的开
发已经国家鉴定,近两年GSM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手机都获得群体突破,应该在此基础
上不断补充完善GSM中文标准。863高科技通信项目研制了中国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因
此,要利用这批科研力量来制定CDCT标准。“九五”的863高科技通信项目在研究第
三代W-CDMA及无线IP,建议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将科技攻关,863高科技计划与标准
制订结合起来,将有关科研人员吸收到标准制订中来,争取标准中含有我国的知识产
权。
3、必须充实标准组织的力量,增国制定标准的经费,第一项标准少则几百页多
则上万页,仅仅把它翻译出来,其工作量已非常艰巨,如果要阅读、消化,按中国的
国情必要的修改,补充,出版,那工作就更为艰巨。我们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
夺回已经丢失的市场,就非搞自己的民族工业不可,那么,上万页的中文标准也就非
搞不可。
4、要充分利用标准这下武器,保护我们的通信机市场,保护我们的民族幼稚工
业。前几年由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原电子工作部、原邮电部等主管部门组织的对市场
销售的电话机、无绳电话、BP机和对讲机等各类通信产品,按我国现行标准进行抽查,
发现了国外进口产品的不少问题,特别是无绳电话全都不符合我国标准,从而限制了
这些不合格品在我国标准,从而限制了这些不合格品在我国的销售,维护了我国消费
者的权益。我们制定的模拟无绳电话国家标准根据当时国内具体情况,报经主管部门
批准推迟公布,同时积极组织国内研制开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标准的报批公布
和按国标要求开发的新产品都在1996年同步与社会见面,这就大大有利于我国民族工
业的成长,这是一项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后汲取。
对当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特点的探讨与思考发布: 2010-10-20 00:53 | 作者: | 来源: | 字体: 小 中 大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业界最新资讯
最新招聘信息最新技术文章最新论坛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