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信息化咨询中心咨询师 孙刚
影响企业信息化选型的因素包括:时间、资金投入、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管理科学化水平、信息化程度、企业文化、特殊需求、成品软件适应程度、风险控制等因素。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末这段时间,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存在着企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管理科学化水平低、业务流程不规范、信息化目标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在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要么不了解、不重视信息化建设,要么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技术项目来看待,而没有提高到管理和战略层面。同时,这一时期的各种软件产品还处在不断摸索和积累的阶段,产品成熟度很低。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企业环境下,面对部份公司信息化一空二白的情况,应该采取“定制开发,逐步推广”的策略,因为只有这样,企业信息化的效果才能明显,风险才能控制得当,企业上下对信息化的信心和热情才能持续不变。
企业的短、中、长期需求是信息化的核心。选型中,只考虑短期需求、简单地满足眼前问题,那必将遇到案例中遇到的情况,使信息化没有“前瞻性”。
纵观国内外信息化成功的案例,只有那些自身管理科学、战略明确的公司才将信息化投资做成功了。因为从本质上而言,信息化是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引入科学管理的系统过程。计算机系统只是工具,其中所承载的科学管理思想才是核心和信息化工作的价值所在。停留在表面需求所决策的信息化项目,不管是定制开发还是购买成熟产品,都是解企业一时之需,只能是表面文章。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追求的目的各不相同,企业目的的变化将导致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并引发业务特征和管理要素的变化。而不同的业务特征和管理要素决定了不同的信息化需求,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决定了信息化不同的实现路径和策略。因此,信息技术主管只有对业务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远景有深刻的理解,并把握业务和管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革脉络,才能抓住信息化建设的脉络,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前瞻性的信息化远景、路径和策略。前瞻性的规划能让信息主管清楚企业信息化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脉络,提前考察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选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削足适履或者是削履适足。
前瞻性的信息化规划也需要“全面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信息化只会导致“信息孤岛”的不断出现,定制开发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
作者:赛迪顾问 孙刚
(责任编辑: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