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传送在最近几年的广泛应用中证实了其经济价值,阿尔卡特朗讯采用此灵活的多业务传输平台可使运营商很好地满足其客户短期和长期的需求。
服务供应商目前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即在平衡短期投资以备战长期目标上做出战略决定。递送新的宽带业务,如:移动视频、三种播放等,将是产生其他收入以抵偿每比特收入下降的重要手段。同时,在迈向完全IP业务传递架构的过程中,他们必须保护已有的、基于电路业务的收入。为保证盈利,运营商需要将网络投资专注于未来可用、可使其对每比特成本结构进行优化的新技术上。阿尔卡特朗讯的新一代的分组传送解决方案,将为服务供应商提供强大的工具,以较少投入传递更多内容。
与目前位于核心网的WDM一起,SDH/SONET将通过其已被了解的和标准化的操作模式,继续处理带宽要求中的主要内容。然而,它还将不断需要由基于以太技术的分组传送网络进行补充。以太技术自身最终将演变为真正的电信级传输技术,以提供完全面向传输的OAM和组网。
1850TSS将两个领域中最有价值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由于其支持任何目前和未来带宽需求的能力,1850TSS的独特的开放式集成架构,将协助服务供应商以最小的投资风险将传输网络由电路转向分组。同时1850TSS系列所采用的TMPLS技术至今被证明为最有效的构建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
市场驱动力
当今,所有的传统运营商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遏制每比特业务收入的下降。Google、Skype等新型业务提供者正在使得传统运营商的原有利润来源———语音业务的收入大幅下降,运营商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如三重播放来提供ARPU值。但这些新业务会要求服务供应商在网络上为每个用户提供更宽的带宽。这就意味着收入提高了,但投入的成本也是巨大的,这是因为必须对目前的传输网络进行大量升级或新建叠加网,以支持更高带宽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诸如语音和视频等这些对实时性敏感的业务,在可测量性、可确定的服务质量(QoS)方面,对网络性能有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尽力而为型的汇聚和传输网络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为了实现在目前的业务中增加新的盈利方式,同时降低每比特的成本,在汇聚网上,需关注下述两个关键目标:组建多业务、QoS保证的传输架构,以使收入最大化:噪可完全支持现有固定/移动业务的扩展;噪可扩展以便能从新的、基于分组的宽带业务,如:视频、三重播放、高带宽的商业业务。
采用单一的硬件平台优化成本。此硬件平台可灵活地综合所有的技术———分组、光和光子技术,支持不断增长的带宽要求、面向传输的运营、具有便利的流量工程和简化的网络操作和维护管理能力。
阿尔卡特朗讯的传送业务交换,作为分组传送网络的新一代解决方案,代表了应对此挑战和目标的关键技术的里程碑。
传送网的转型
多业务传送在最近几年的广泛应用中证实了其经济价值,并且新一代的多业务传输正伴随以太和光技术的演变浮现出来。下图显示了以太传送业务架构的核心部分:通用的和未来可用的平台,其可置于汇聚和骨干网,适宜所有基于IPv4、IPv6、MPLS、PPP、ATM/FR和TDM的新型和传统业务。
与今天的SDH作用类似,今后的网络工程师将采用基于以太传送的分组复用技术作为构建传送网络和提供连接业务的基本技术。此外,光传输层(OTH)给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所需的管理工具,用以构建跨越多域的高速光基础架构。
在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加快引入新业务的要求下,针对每种业务部署不同设备的方式将不再可行,符合降低网络运营成本的经济挑战。而高灵活性的网络单元,能支持传统业务,以及今后的三重播放业务、视频点播业务、以太交换业务、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将是能在拥挤的市场中取得经济上成功的根本。阿尔卡特朗讯的1850TSS产品正是这样的解决方案。通用矩阵的设计可使单一的平台由提供基于TDM和PDH的业务平滑地转向提供汇聚、交换、或点到点的以太业务。在业务要求变化较快,而又无法进行预测的环境下,通过采用此灵活的业务传输平台可使运营商很好地满足其客户短期和长期的需求。
分组传送的标准选择
目前,事实上有三种甚至更多的标准致力于构建分组传送的网络,如TMPLS、PBT/PBB、RPR等。在这些标准中,阿尔卡特朗讯的选择是TMPLS。TransportMPLS(T-MPLS)是ITU-TSG15定义的基于MPLS技术的一个面向连接的包传送技术,是MPLS的一个子集。它是将数据通信技术同电信网络有效结合的一个技术。由于同IP/MPLS网络具有一致的基础技术,它被看作MPLS从核心网络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自然延伸。
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要的转发处理,并增加了ITU-T传送风格的保护倒换和OAM功能。TMPLS被设计成与它的客户信号和控制网络(如MCN、SCN)独立,并不限定要使用某种特定的控制协议或管理方式,这给网络运营商选择不同的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和承载不同的用户业务留下空间。它承载的客户信号可以是IP/MPLS,也可以是以太网。TMPLS的连接具有较长的稳定性,这使它可具有传送网络所必备的保护倒换和OAM等功能特性。
至于另外两个主要的可选择技术:PBT/PBB和RPR,它们至今都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PBT/PBB的主用问题在于:
将无连接的以太网改造成面向连接的以太网,引入以太网流量工程的概念,在业界并没有得到认可,同时改变以太网基于地址转发的特性,而使用DA+VLANID(PBT中)进行转发完全改变了目前以太网转发机制,无法利用现有网络中的以太网设备。
引入面向连接的特性:面向连接的OAM、保护和恢复,无疑增加以太网的成本。
对于智能的控制面,无法在以太网控制协议如STP等基础上改造,智能的控制面需要完全重新定义,缺乏基础。噪面向连接的以太网无法满足传送网多业务支持的特性,比如无法支持ATM、FR和TDM等。
RPR的主要问题在于:
RPR新增了一个MAC层,使得系统成本增加;
没有跨环标准,无法实现复杂网路拓扑,独立组建大规模网络的能力弱;
RPR缺乏有效的用户隔离机制,网络和业务扩展性受限。
在标准化的进程上,TMPLS走在其他电信级以太网(CE)技术的前面,TMPLS架构(G.8110.1)、MPLS设备(G.8121)、MPLSOAM(Y.1711)、保护倒换(Y.1720/G.8131)的第一个版本在2006年2月的ITU-TSG15全会上得以通过。IETF对以太网PW的定义也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