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还是比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软交换技术及其问题分析,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开展协议兼容性的研究,软交换体系结构基本协议框架已经清晰,基本上分为如下四类协议以提供不同接入设备的需要以及设备间互通的需要:
(1)媒体控制协议:H.248/MGCP、SIP、H.323;
(2)信令控制协议:Sigtran中所包含的信令适配协议、信令传输协议;如M3UA、SCTP等;
(3)互通协议:BICC/SIP、SIP-I;
(4)应用支持协议:Parlay、RADIUS、COPS。
软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开放的接口,是其明显的优势,但是随之就出现了大量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上述协议尚未做到真正兼容,部分标准还在发展之中;不同厂家的软交换技术标准的选用及协议的兼容性方面还难以做到相互兼容。BICC协议、SIP-I协议和H.248协议也在发展之中,协议的选项需要运营商根据业务的需要来进一步确定。除了H.248/MGCP/SIP等基本呼叫控制协议外,大量接口和流程还没有国际规范。
就国内各大运营商进行的试验情况来看,在进行单域、双域测试、第三方IAD的测试及多域互通测试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兼容性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不同厂家终端相互间无法较好地完成T.38传真业务。
业务不明朗
虽然软交换系统在理论上提供了网络开放的体系架构,有利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但目前在应用方面还难以看出诱人的业务前景。目前,多数软交换的试验是提供基本的语音业务、会议业务(含视频)和与INTERNET结合的语音业务。但除基本语音业务外,提供业务的操作都较为复杂。但使用业务和应用服务器的方式和手段来提供业务应该肯定,应用平台的商用还需要时间。可以认为,当前的本地软交换所能提供的业务与PSTN基本相同。从这个角度上看,目前的软交换方案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接入手段而已。如果软交换网络的业务不能够成为其最大的优势之一,那么,软交换技术面临的很可能是被扼杀。
网络QoS和网络安全问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采用IP网络作为承载语音的网络时,合理有效地调配网络资源,解决QoS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一直希望有较为可行的方案。实时媒体和数据对网络QoS要求不同,实时媒体流主要关注时延、抖动,而不太关心丢包。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在IP网络上,目前还很难做到整网QoS,因此,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在目前的现状下,我们可以通过对二层和三层报文进行分类的方法,来提供DiffServ,以提供一定QoS保证,或者组建MPLSVPN的方式来进行语音包的二层隔离。
多媒体业务的支持
目前软交换系统实现了一定数量的多媒体业务,但业务流程还处于发展之中,尚不成熟。多媒体终端的类型有限。目前支持多媒体业务的终端绝大多数是H.323终端,SIP终端在支持多媒体业务方面仅处于刚刚起步阶段。SIP已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H.323的终端控制协议,基于SIP的网络也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构,但其建设和发展在国际上刚刚开始,国内则几乎是空白,暂时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IP地址问题
由于IP地址短缺,地址规划的工作变得比较困难,当大量部署需要固定IP地址的终端设备时,有时甚至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IPv6大量部署前,采取的策略有两种:部署专用的VPN网络,然而这种方式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将INTERNET上的资源和业务紧密结合的能力,有些业务甚至不能够开展。
和现有PC上网的策略类似,将终端设备放置在NAT构成的私网后面,但TG仍然部署在公网上,使用NAT设备作地址收敛节省IP地址,然而该设备在降低了对IP地址需求压力和便于地址规划的同时,阻碍了业务的端到端连接,可以考虑的措施是在增加一些媒体中继设备,完成公网与私网的映射。
服务质量
由于接入网和IAD供电等原因,本地软交换技术的服务质量现阶段还不能与PSTN相比。目前,软交换语音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PSTN电话,大多以第二部话机的身份出现,分流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流。
运维难度大
软交换网络涉及范围较广、涉及协议及技术较多,对运维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随着用户侧智能化终端的大量布放,运维难度将逐渐加大。这一点将与各大运营商目前所实行的开源节流政策产生抵触。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一种新的运维模式。
业务开展
由于接入不同,本地软交换的开通流程与PSTN有很大不同,开通过程包括系统、网络和终端设备的开通,流程将更加复杂。一套本地软交换系统可能会覆盖整个本地网甚至多个本地网,功能上替代了PSTN多个端局。这使软交换网络的营账计费系统同样会非常复杂。
终端管理
一定规模的本地网用户数可达数十万,终端数量也会达到十万数量级,如何管理数量巨大的终端同样是个难题。由于软交换网络系统中的终端不再像传统语音网络那样,仅包括一些物理和电气特性。相比传统电话网络的终端,IAD或IPphone还具有很多“智能”特性,对它们的管理有更多的要求,这包括实现终端加电后的自动业务流程,终端的软件升级管理和配置管理。H.248/MGCP并没有考虑设备的认证问题,通常以IP地址或域名作为身份识别,这很容易实现身份伪装,达到盗打电话的目的。除了系统识别终端身份外,终端也需要确认系统的身份,否则终端也很容易受到攻击。
其他问题
移动方面的支持:软交换网络对移动网络的支持还较差;商业模型问题:软交换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型有待研究。综上所述,能否将软交换技术作为我们开展业务的统一平台,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及试验。不可否认,以上问题的存在并不会阻碍新技术的应用,相反运营商会与设备商一起冷静地解决这些问题,并积极进行试验,不断加以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Softswitch是在技术(数据包交换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电信市场的日渐宽松)两方面因素的促进下产生的。它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其基本指导思想在于软件系统不但独立于所控制的硬件,而且与自身所运行的平台无关,依靠各种协议的互通进行工作,通过与SCP的配合来重用已有业务,并允许用户对系统进行编程以创建新业务,从而使得第三方独立软件商(IndependentSoftwareVendor)真正可以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有力地推动现有通信网络的融合和演进过程。虽然、目前软交换网络还存在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但是,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及市场的日趋成熟,软交换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