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emtoForum截至今年10月的数据,全球有17个运营商已经部署了Femto家庭基站,另外5家运营商也承诺在不久的未来推出商用家庭基站服务。在中国市场,虽然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已经进行了Femto的相关测试,但是商业模式不清晰,导致中国Femto市场仍然处于混沌期,如何走出这个瓶颈成为产业界非常关心的话题。厂商代表人士认为,中国的Femto市场可先从企业级市场取得突破。
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产品
Femto标准的出台使得更多的厂商拥有了进入这个市场的可能。逐渐成熟的芯片方案以及硬件商提供的参考设计方案也使得制作Femto的难度大大降低。那么如何避免制造出的产品出现同质化呢?Femto供应商必须开动脑筋制造出个性化的产品。
在硬件方面,新兴供应商可以做的事情不太多,因为主要的芯片和基带处理部分都由第三方提供。供应商可以对Femto的外观进行设计,制作出小巧、美观、时尚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降低Femto的成本。
软件方面的差异化可以促使供应商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设计出让Femto更加智能化的软件,可以根据覆盖的需要自动调整发射功率,降低维护成本,增加设备的可靠性等等。集成的Femto也可能是个亮点。供应商可以为Femto集成更多的功能,如Wi-Fi、DSL甚至机顶盒。
仅仅制造出Femto是远远不够的。供应商还需要和很多其他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比如网关设备提供商。Femto对于中小厂商而言还是比较有机会的。一些大厂商如爱立信等,出于自身的考虑,并没有研发自己的Femto终端产品。但是都投资了Femto供应商,如Google投资了Ubiquisys,思科投资了ip.access等等。
解决LTE的网络容量难题
现在的Femto很大程度是为了解决室内信号不好的问题。这个模式在室内信号很好的国家就没有市场了,然而用Femto来分流传统网络的流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功能。
从at&t到新西兰电信,再到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用户持续增长的数据流量使得3G网络不堪重负。中国运营商开始的用3G取代固定宽带的雄心已减弱。根据报告,由于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资费的不断下调,到2014年3G数据流量将增加20倍。自从短信业务出现以来,移动数据业务的价格变化很快。在一些国家,移动数据业务的价格是2美元/GB。以产生的数据量计算,这个价格比短消息便宜很多。
一些运营商期望LTE能够帮助他们提升网络容量来满足持续增长的流量需求。目前如Verizon、NTT docomo都计划在近期推出商用的LTE网络。全球有超过30个运营商承诺将LTE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首选技术。LTE设备提供商一直在宣传LTE的速率比今天的HSPA高很多,可以达到100Mbit/s的下载速率。
至少就目前来看,一些重要的因素会限制LTE的网络容量。
· LTE终端缺乏。LTE增加网络容量的目的将无法达成,除非运营商可以得到足够多的终端。商用的LTE手机可能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然后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主要位置。
· 均吞吐量远远小于峰值。LTE的峰值吞吐量远远大于HSPA,这可以使得用户在无线信号比较好的地方得到很好的体验。但是LTE也会碰到信号薄弱的问题,这也会带来差劲的传输速率。只有在用户运气特别好的时候才能体验到接近峰值速率的快感。
· 有限的频谱资源。现在的频谱资源已经十分离散,找到合适的20MHz的资源已经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 商用展示和全国部署不一样。毫无疑问,一些运营商致力于早期的商用部署的展示。但是3G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仍然无法取得领人满意的覆盖效果,那么LTE自然会面临这个问题。
所以,Femto供应商现在可以告诉运营商Femto是最佳的解决无线网络容量的解决方案。但是运营商也必须同时意识到,Femto不是惟一的方案。
企业级市场适合中国
随着全球3G进程的加速,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了移动数据流量的大幅提升,这样传统的宏蜂窝架构无论从成本还是性能上都无法应对。因此,运营商将通过不断部署差异化、创新型的基站架构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在Femto论坛主席看来,Femto是数据卸载顺其自然的解决方案。
过去几年,国际上Femto大范围地在家庭中使用,并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而现在Femto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企业级和公共家庭基站,甚至商场、城市广场以及农村等场景。
此前,picoChip市场总监Andy Gothard在谈到中国Femto市场的发展前景时表示,中国移动用户的消费习惯跟国外有所不同,这也可能是导致中国运营商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Femto运营模式的原因之一。但是他同时表示,企业级Femto的部署则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不用涉及具体的商业模式,就可减少运营商基础设备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改变运营模式。
企业级Femto的应用将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家庭Femto的部署和使用习惯,从而开辟出一条完整的Femto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