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电信业正在重组的步伐下走向全业务经营时代。而纵览全球电信业的发展,全业务经营时代的到来,将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推向了目标更为明确的全新发展阶段:以聚焦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为中心,网络将服务于全业务。宽带无缝覆盖的能力将使用户无论在固网还是在移动环境中都具备高速上网的手段,可以通过PC、电视和手机享用丰富多彩的宽带业务,使融合的业务价值在用户体验上得以实现。运营商应把握住市场的动向和机会,应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宽带网络带来的便利,随着3G的到来,移动的网络在为我们带来话音、短信等大家熟知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宽带多媒体业务的体验,这样就可以在原来使用固定网络的PC机上安置移动化的插件,无论你在哪儿,都可以享用宽带的业务;手机上网不再缓慢难耐;手机号码和宽带账号分离的局面可以逐渐加以改变,我们使用一个号码既可以上网也可以打电话,优质的服务用优质的网络来提供,优质的业务用所需要的带宽来传送,优质方便的体验用融合的能力平台来实施。
宽带提速和无缝覆盖
宽带移动差异化要在固网接入提速的基础上形成无缝覆盖,WIFI、CDMA1X和EVDO技术配合使用,让用户随时随地上网。从宽带的需求方面分析,国内DSL接入提供的速率一般为1Mbit/s或者2Mbit/s,常规数字电视采用H.264编码的一路SDTV节目需要2Mbit/s左右,再加上数据接入业务,则接入带宽至少在4Mbit/s以上,如果考虑到HDTV业务(需要6~8Mbit/s),假设将来的家庭需要两套电视节目,再加上高速宽带接入、VoIP、游戏等业务,则每个家庭至少需要20Mbit/s的带宽。
目前,在固网方面针对该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改造现有铜缆网,将铜缆长度超过目标距离(如1km)的进行改造,运营商称之为“光进铜退”,也就是将光节点进一步接近用户,如FTTZ、FTTB,但不是FTTH,但依然要保持五类线或者电话线进户,此时一般一个光节点覆盖500~1000户;二是在新建区域采用EPON或者GPON系统来满足用户需求,在竞争区域,运营商往往会采取这一策略。在固网提速方面,近期接入网能为家庭客户按需提供最高16Mb/s的下行带宽。城市新建区域,应优先采用基于PON的FTTB加上LAN/ADSL2+的方式;商务区和高档住宅区可根据需求积极采用FTTO/FTTH方式。在城市铜缆网改造区域,主要采用FTTB/FTTN加上ADSL2+的方式。中期(2010年左右),接入网能为高端家庭客户提供超过20Mb/s下行带宽,远期应具备按需提供50~100Mb/s下行带宽的能力。新建区域,主要采用基于PON的FTTB加上LAN/VDSL2方式,如果FTTH建设成本能有效降低,则应采用以FTTH为主的建设方式。在城市铜缆网改造区域,主要采用基于PON的FTTB加VDSL2方式。
在无线部分,用户一般使用1X,或者EVDO高速无线传送技术,1X网络重点承载语音与低速数据业务,EVDO重点承载中高速数据业务,将上网数据卡业务逐步从1X网络迁移至EVDO网络。运营商可将WLAN作为CDMA移动网络数据业务的有力补充。CDMA网络用于支持较为广泛和连续的中低速业务覆盖,而WLAN则提供城市热点区域的高速数据接入业务。
CDMA2000的各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由3GPP2组织来完成,其中EV-DO是其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标准。2000年11月,3GPP2颁布EV-DO版本0标准(简称DO0);2004年4月EV-DO Rev.A标准发布(简称DOA),Rev.A前向链路峰值速率达到3.1Mbps,反向链路峰值速率达到1.8Mbps;2006年3月发布了EV-DO Rev.B标准(简称DOB),它通过多载波捆绑的方式提高吞吐量。
宽带带宽的提速使网络的业务流量不断增加,对于保障服务质量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手段,第一种是采用增加新的网元,通过控制协议来提供不同的带宽,第二种是监控网络流量,优化网络策略,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运营商需要通过网络优化与支撑手段的完善,持续提升宽带网络差异化能力与服务质量,搭建差异化分析、管理和控制平台,加大宽带网对新业务与全程业务的支撑力度,精确配置网络和应用资源,把网络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与竞争优势;以用户行为和业务差异性管理为重点,积极支撑宽带差异化运营,实现可感知、可控制的网络质量差异。
宽带接入网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支持有线、无线多种接入方式,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通过逻辑通道实现对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隔离和综合承载。接入的关键在于无缝覆盖,不论用户利用什么手段和什么终端(PC、PC+无线卡或USB棒、手机等)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方便地接入到网络上来。
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使用不同的技术途径上网,用户是否感觉方便好用?如果要使用不同的账号,会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多次登录过程,用户需要记忆多个账户密码,业务使用复杂;第二,对于运营商来讲,账号经营困难,业务开通周期长,对于用户来讲,交叉组合业务能力不足;第三,多账号维护,业务资源难以共享。
这样会造成服务体验差异大。如果使用一个账号,可以有很多好处。首先,提升用户体验。例如e家客户登录CT10000门户使用网上客服后,访问互联星空门户,不需要重新登录。再例如,使用189号码可以宽带无线上网也可以手机上网等。其次,用户可以使用一个号码享用多种业务产品,进行交叉销售。例如e家客户在使用基于iTV平台的宽带视频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使用星空精品包等跨多个业务平台的融合业务。使用189号码可以使用互联星空的业务,也可以享用IPTV业务等。再者,业务快速开通。使用189,就可以在自助终端和短信门户上进行业务订购和支付;e家客户利用已有的固话、PHS、宽带等账户使用彩铃平台,支持“零配置开通”的业务模式。
用户属性数据库的共享
宽带移动差异化业务的提供,离不开业务平台的融合和能力的提升,统一用户属性数据共享成为提供融合业务的关键,话音、数据、短信和视频业务的提供应以用户基础属性为基础,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多种业务的组合和关联。
随着技术的发展,业务融合的话题已经日益受到关注。用户需要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和各种场景中统一的用户体验,使得固定、移动、互联网等多网络不再是割裂的独立网络,而需要配合在一起来提供业务,并由此带动了全球运营商由提供单一服务向全业务模式转化。
开放、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数据的独立。用户数据和控制网元分离,和业务逻辑分离,用户数据具有很好的独立性,便于建立良好的数据模型,并简化业务的设计。
——统一、灵活的数据模型。共性的用户数据形成通用的数据模型,个性化的数据同样能以灵活的方式组织。
——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数据存储、管理及应用的架构,具有开放的接口,符合NGN的开放性理念,实现了用户数据的开放性。
开放、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的带来的好处有:不同网元/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开放并共享,跨网络的应用很容易实现,如统一的计费、统一的用户自管理、单点登录等,可以为用户带来统一的用户体验;大量属于同一用户数据的统一存储,避免了冗余,节约了资源,还使数据配置和管理的操作简单,避免了用户数据不一致导致的运营风险,并便于与现有运营系统集成,降低了OPEX;利于新业务的引进,缩短了新业务引进的周期并降低了成本,由于降低了新业务的数据管理的复杂性,新业务的开发与部署都更加便捷;由于数据的独立,数据库可以采用标准的商用现货数据库产品,就能满足电信级的性能要求,这使用户数据库的CAPEX大大下降。
移动互联网走向融合渗透
互联网是创新最为活跃的一个朝阳产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从世界范围来看,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互联网与传统电信业的融合渗透也在加快,网络新媒体、在线娱乐、网络电话等互联网服务,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电信网络技术,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全面提升。有线与无线互联网的加速融合,也催生了一大批集电信和互联网优势的新型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融合渗透,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客户需求已从传统的基本通信业务转向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形态多元化的体验式服务,这对传统电信运营商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为适应这种环境变化,顺应国际电信业转型的趋势,中国电信三年前确定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转型战略,在继续发挥固网话音和宽带接入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互联网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视频内容等业务领域,通过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的融合及价值链的延伸,挖掘客户价值,提升竞争层次,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高性价比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国电信将逐步推进宽带无线网络的终端定制,加强产品研发,开展家庭网关、统一支付平台建设,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接入、承载和控制,在家庭和热点地区加紧部署Wi-Fi,让客户能够漫游上网。中国电信正快速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以转型统领全业务经营,将移动元素与综合信息服务有机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全业务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将成为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生活娱乐平台。移动互联网既具有互联网的特征,又具备智能化终端和移动化特征,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宽带业务丰富多彩
互联网已经进入Web2.0时代,开放、对等、共享、合作是最典型的特征。开放、对等是合作的基础,共享、共赢是合作的核心。有了宽带的通道,各种应用会涌现出来。例如,热点电视,支持每个WiFi热点提供三套不同的高清电视节目;高清影院,可点播有质量保障的高清影视节目;高清视讯,能向用户提供有质量保障的视频通信和视频节目;高清媒体分发网络(HMDN)业务,是中国电信依托IDC资源为需要在互联网上发布、运营视频内容的网站、媒体、企业、政府等客户推出的一项流媒体传送服务,可提供任意编码格式、1Mbps~4Mbps码流的传送能力;特快电邮,可对超大附件的电子邮件进行高速上传与下载;带宽调速,用户可以临时调整上网带宽和服务等级;高速下载,与迅雷等合作,可加快文件下载的速度。
作者:赵慧玲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