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舒文琼
继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初露头角后,10月18日,中国电信(微博)的融合通信产品“翼聊”正式对外发布。按照中国电信的定义,“翼聊”基于真实的手机通讯录,集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电话会议、微博分享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跨平台、跨终端、跨运营商的真实社交沟通平台。由此可见,“翼聊”是一款具有融合通信特色的产品,在当前融合通信的市场竞争已然非常激烈的情况下,“翼聊”的推出标志着市场大战进一步升级。
争夺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话语权
中国电信之所以推出“翼聊”,是因为其判断融合通信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随着3G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通信、互联网、IT相互融合,跨平台、跨终端、跨网络成为重要的行业发展趋势,各种沟通工具、社交媒体、生活娱乐工具融合在一起,极大地释放人们的沟通需求,融合通信前景广阔。”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认为,融合通信的机遇期已经到来,到2012年国内融合通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从产品特征来看,融合通信打通了互联网的虚拟社会和现实中的真实世界,使得人们的沟通效率更高,沟通成本更低。因此,融合通信成为各方争夺的高地。中国电信创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肖金学也认为,基于融合通信的沟通将会左右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话语权,而运营商需要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据了解,中国电信此前也推出了一些融合通信产品,比如协同通信产品ECP,不过该业务主要面向政企客户。新面世的“翼聊”是基于ECP推出的新型融合通信产品,其客户范围主要针对个人客户,涵盖的网络类型也从C网扩展到了全网,即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移动(微博)的用户也可以接收到“翼聊”用户发送的信息。
竞争扎堆,差异化取胜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任何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业务都会引来众多竞争者,融合通信市场亦是如此。事实上,小米科技(微博)的“米聊”、腾讯的“微信”在国内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用户群,而中国联通不久前也推出了“沃友”,中国移动则将飞信改成了“飞聊”,可以说,在融合通信市场上中国电信面临的竞争形势不容乐观,差异化竞争成为中国电信的必然选择。
中国电信协同通信基地常务副主任高智敏介绍,与同类产品相比,“翼聊”在功能上进行了较为明显的创新。通过整合中国电信在通信、网络、云计算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中国电信在“翼聊”中加入了翼推送、电话会议、海量通讯录、视频会议等差异化功能,其中翼推送是指无论对方是否为“翼聊”用户,均可收到由“翼聊”用户发送的多媒体信息。作为公众产品,“翼聊”还提供单位通讯录和虚拟网服务,既高效又省钱。此外,“翼聊”的电话会议可以同时支持30路语音通话、高达300路同时在线的视频通话,涵盖了PC、Pad、手机等各类终端。
除了产品本身外,中国电信对“翼聊”的市场推广策略也进行了创新。高智敏介绍,中国电信在“翼聊”上有两大差异化优势:第一,中国电信的融合通信产品能够和通信能力紧密结合,满足用户快速、便捷、真实沟通的诉求;第二,中国电信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而中国电信也会基于这两大需求,充分适应互联网的特点,按照互联网的规律发展业务,并且计划进行规模庞大的宣传促销,发挥口碑宣传的效应。
有了这些优势和策略,中国电信对于“翼聊”的前景信心满足。肖金学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天也会取得成功。中国电信尝试‘翼聊’,就是希望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以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拥有自己的地位。”
“先做规模再考虑收入”
除了市场前景外,是否拥有健康的商业模式也是业务成功的关键。然而无论是翼聊、沃友、飞聊,还是米聊和微信,它们都存在一个问题,即用户之间发短彩信只需支付流量费,而不需要支付信息费,很多人担心这些业务将会对运营商的既有业务造成分流,对收入带来影响。
对此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人士表示,“翼聊”这样的融合通信产品谈不上对既有业务的冲击,因为“翼聊”是融合性产品,它融合了已有的短信、语音、微博、会议电视等业务,不是对原有产品的替代,而是进一步的完善。他表示,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业务融合进去,使得“翼聊”更加丰富。
至于商业模式问题,中国电信协同通信基地主任张涛坦言,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很多IM产品已经形成了基本免费的格局,所以“翼聊”再去收费已不可能。他表示,目前做互联网产品考虑的更多是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电信的任务是把产品做好,把用户规模做上去,具有一定的基础后中国电信会考虑从视频、电话会议以及云服务等方面推出收费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