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石激起千层浪:电信联通违法了吗

相关专题: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张九陆)最近几天,许多运营商员工的微博上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内容:一连串不断摇动的手指,似乎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让大家有苦难言的是11月9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报道,该报道称,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若认定事实成立,这两家运营商可能遭数十亿元巨额罚单。

  此消息一出,香港股市和A股市场上的中电信和中联通股票急速下跌,仅当天下午两小时的交易时间,A股中国联通市值就蒸发了28亿元,损失惨重。

  有没有违法?

  尽管声势甚大,但所谓“垄断”,目前只是部分媒体的“未审先判”。

  在央视的采访中,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表示:“我们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她用的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词。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众所周知,我国很大一部分央企在所在领域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在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反垄断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由此可见,我国反垄断法反的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市场地位,判定垄断的前提是电信运营商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目前则集中在是否存在“价格歧视”,即是否“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而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的价格就要优惠一些。”

  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大约在今年4、5月间,发改委曾到两大运营商就此事进行过调查,而在央视的报道中,基本采纳的是调查前的指控内容,对于运营商提供的资料和解释,完全未有提及。

  新闻播出后,中国联通随即发出公告,公司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1.A2-20090003)规定 ,依法开展互联网接入业务。正在应国家发改委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出租带宽业务的价格、数量及营业额等相关信息。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央视新闻中涉及的几大焦点:网间结算的费率,宽带接入服务的分类,不同运营商间网络的分割,都不是运营商自己就能决定得了的事,“有一部分恰恰是有关部门昔日操盘的结果”。而ISP接入市场与公众市场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不存在“几百亿”获利。

  有没有“价格歧视”?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是现有通信运营体制的批评者,曾经多次表示“运营商该死”,但这次他也认为:“电信运营商其实是比较冤的。”

  实际上,目前对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收费,主要依据的是原信息产业部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和2003年4月重新调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所附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按照《目录》,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属于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需要建设全国性的网络设施,相应采取适度竞争、有效控制的严格管理政策,以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目前,只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现联通)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有全国性骨干网。而结算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三大骨干网间直联,互不结算;二是其他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运营商,如铁通、各地有线公司等,通过交换中心节点互联,以1000元/月/M的价格向骨干网运营商结算,这一价格是政府规定的全国统一价;三是作为运营商的最终客户,通过第三方接入,结算费用由客户和运营商自行协商。

  显而易见,凡是运营宽带接入服务的企业,都应该被归入第二类,这一点的判断标准并非是“是否与基础运营商有竞争关系”,而是对骨干网建设投入的一种政策补偿机制。这些企业相当于利用基础网络资源进行了商业开发,其享有资源的价格与普通用户不同也是合理的。基于类似的原则,我国的商业用电、商业用水甚至商用软件和内容服务价格也同样高于普通用户。

  然而,随着运营商不断下调宽带资费,二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加大,按照规定,网间结算应为100万元/G/月,而运营商的集团客户的结算价格则一般只有20万~40万元/G/月。这就导致部分第二类接入商违规以第三方接入的形式接入骨干网。

  去年年底,中国电信曾以清理“穿透流量”的形式清理此类第三方接入,造成部分服务商网络中断,据记者了解,这也可能是发改委此次调查的导火索。

  信息化专家理事会副理事长杨培芳认为:“就现在来看,当初制订的网间结算价格有些偏高,结算方式落后于通信发展。”他告诉记者,其实有关部门一直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探讨新的网间结算方式,还曾专门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由几大运营商出资,张昕竹研究员带队进行了一个研发项目,但最终并未付诸实施。

  在电信法出台以前,《电信条例》等规章就是通信运营的基本准绳,所有运营商都必须遵守。

  宽带价格如何衡量?

  尽管运营商是依法行事,但通信市场价格专家王学庆告诉记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在从目前的宽带市场支配地位中得利,这也是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国的宽带服务价格确实偏高,而电信和联通也在有意无意地维持自身的支配地位,这一点对新进入者有损害。王学庆的话也代表了国内众多普通用户的观点。

  但是,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央视的新闻中提到的我国宽带发展数字,其依据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5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具体提到的是2010年的数字,而调查可能还是在将近两年以前做的,当时国内运营商正忙于公司重组和3G网络覆盖,宽带建设有所滞后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报告用的是“国家平均”,拿有着众多难通电话的边远山区的中国与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去比“平均”,也让其数字的意义大打折扣。

  实际上,我国的宽带应用局面正在迅速改观。中国电信总经理助理郭浩在微博中表示:“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宽带中国、光网城市’的建设,中国电信宽带业务的带宽逐步提升、价格正在国家指导价以下逐步降低。”就在今年2月,中国电信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在未来5年内,全国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跃升10倍以上,并将持续快速提升;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

  以上海电信为例,今年初就已开始实施“二免一赠一极速”宽带发展计划,即光纤到家、增速免费,20兆起步。而北京联通(微博)也宣布年内73%家庭光纤到户,总价格不变甚至降低。

  一位运营商人士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央视说我国‘一兆每秒接入费用是发达国家3-4倍’,恰好今年我们开展了宽带大提速,从1M升到8M而价格不变,是否现在我们的接入费已降到发达国家一半呢?”

  杨培芳认为,无论对电信联通的反垄断调查结论如何,应该取得一个成果,那就是促使宽带价格快速下降。他表示,改变电信联通的支配地位固然可以给新加入的竞争者更多机会,但仅使供给增多,并不一定就能促进宽带发展,供给与需求要“两条腿走路”。现在许多用户对免费的光纤升级尚不接受,供应商增多也未必就能带来改变。他告诉记者:“无论如何,罚款肯定不是一个促进宽带普及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那么,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就在今年3月,有业外人士提议,应推进实施电信业“第五次重组”,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数据中心业务分拆出来打包并入广电,共同组建新的公司。该方案提出之时所举的数字,所指的弊端,甚至在时间上恰好与发改委对电信、联通的反垄断调查丝丝入扣,不得不引人联想。

  对这一方案,阚凯力教授表示“坚决反对”:“如果你想要打破垄断,最后却变成了一家公司的独家垄断,岂不是南辕北辙?”

  面对指控,在市场上经常打得头破血流的不同运营商员工们此次却异常地同仇敌忾。有人指出,2001、2002年时,电信在固网领域的市场支配地位就曾被无限放大,并直接导致电信的南北拆分,极大地损害了全程全网的运营规律,现在电信与联通在互联互通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那次重组所赐,甚至导致6年之后整个通信行业又不得不再次进行重组。“一拥而上的口诛笔伐肯定不会带来好结果,冷静下来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才真正对宽带消费者有利。”

  阚凯力认为,可以有以下办法解决现存的问题:一是增加骨干网运营牌照,比如给移动和广电骨干网运营资格,新增的运营商与原有运营商之间都互不结算;第二是要求运营商多设置互联网交换接入节点,在全国各大区至少增加6、7个;第三是制定资费监管政策,规定“批发价不得高于零售价”,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各方、特别是老百姓的需求。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否有幕后推手,发改委这次调查最直接的后果必定是中移动将迅速拿到固网运营执照。如果真能如此,此次调查也可成中国宽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无论如何,不能让想当然的假设俘获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能随便把经济博弈诉诸政治解决,是中国数十年来电信改革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