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4月19日晚间评论(桑菊)《史记》第六十五卷《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记载的一段话,讲的是田忌赛马的故事。“取君下驷于彼上驷,取君上驷于彼中驷,取君中驷于彼下驷”。
孙膑没有更换任何一匹赛马,仅仅对出场顺序进行了调整,就帮助田忌击败了齐威王,成为历史中的一段佳话。“田忌赛马”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种博弈论和对策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市场竞争中。
而在最近通信业中引起轩然大波的浙江联通“随意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作为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两个主要玩家,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目前正在激烈的厮杀。在强调网络覆盖能力和用户规模的话音市场上,中国联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却主动发起了攻势,推出了随意打业务;在强调网络传输峰值速率和用户体验的数据市场上,中国移动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却开始免费向用户赠送3G数据流量。
联通出击话音:商业逻辑缺失的困惑
浙江联通从今年3月20日开始推出“2G用户随意打”活动,用户只需缴纳月费3元,本地拨打浙江联通用户完全免费。紧接着,广西、湖南、甘肃四省市相继推出“随意打”。
作为“始作俑者”,浙江联通推出的随意打活动已经被当地管局叫停。但浙江联通并没有停止相关业务的宣传与推广,其总经理于英涛在微博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天下哪有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友商的V网(虚拟网)不停,我们怎么停。”
而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总经理陆益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是表示“尊重”各省分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和资费套餐配置。如此模棱两可的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事态的扩大化。但在浙江通管局看来,叫停联通随意打师出有名,因为他们认为联通违反了“网内外区别定价”的原有政策。
按理说,在话音业务市场上,联通是弱势地位。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用户规模的平方成正比,现网中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也就会越高。作为话音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浙江联通的GSM网络处于网络规模相对较小---用户整体规模小----网络价值小-----缺乏升级扩容动力----网络能力处于劣势---用户离网率高,新用户进网比重小----网络规模难以扩展,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摆在浙江联通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打破这个环环相扣的死节。大规模的进行2G网络投资,提升网络质量和覆盖能力是一条路,但这是一条常规路线见效太慢,而且受限于投资能力;第二种路线就是采取激进的市场策略,在短期内扩展用户规模,通过网内的随意打来吸引新增用户。
可能有读者认为,中国移动在快速发展期也曾推出了类似的虚拟网策略,而且有些虚拟网的规模大的难以令人想像。在中国移动原有的商业逻辑中,网络用户规模迅速扩大,导致网络KPI和用户体验下降,随之是新一轮的网络扩容,周而复始。在话音业务是刚性需求,当网络规模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续的扩容规模是可预见的。
而中国联通现在所推出的随意打,缺乏一个合理的商业逻辑。可能现在的GSM网络利用率非常低,通过扩张性的资费策略能够吸引到很多用户。但如果用户规模上升到一个临界点,联通会对GSM网络进行进一步的升级扩容吗?当你知道这是一个必定消失的网络制式时,如何进行投资保护?或许,三家运营企业中,具有真正网络平滑演讲能力的中国电信,更加适合这种市场策略。
移动出击数据:商业逻辑必然的困惑
与话音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据业务。数据业务一直是联通用于翻身的利器,从联通3G用户的ARPU值来看,数据业务的占比也是非常高。而对于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价值也是中国移动管理层所看重的,只是迫于TD-SCDMA产业链的相对弱势,有些力不从心罢了。
与中国联通恰恰相反,中国移动承载话音业务的GSM网络不仅承载了海量的话音,还承载了快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在某些特殊场景,网络负载能力已经超过红线;但本意承载数据业务的TD-SCDMA网络却因为终端匮乏和网络能力劣势,基本上处于小于15%的低负载状态,只有提高利用率才能提升3G业务回报。
在浙江联通推出2G电话“随意打”对浙江移动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中国移动的一些省市公司则在3G流量上“创新”,推出免费的3G手机流量,且包含的流量巨大,显然完全是针对中国联通最重视的3G流量。在某些地市的宣传中,“中国移动的3G流量免费使用,中国联通的3G流量要收费,不划算”。
从数据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首先是作为移动宽带接入功能,在这种模型下,运营商其实就是一个管道服务提供商,这是一种告别高增长、勉强可以维持的商业模式。但伴随着运营企业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理解逐渐加深,以及对于IT和CT融合的深刻把握,网络将只是一种服务交付的通道。网络不再是服务本身,而是服务的介质。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网络的劣势是暂时的,伴随着其固网宽带接入、WLAN和TD-LTE网络规模的逐步扩大,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TD-SCDMA的困境。但现在,必须推出3G流量免费赠送的市场策略,这不是为了去挖联通的墙角,而是着眼于未来。
联通的话音随意打也好,中国移动的数据随意送也罢,都是着眼于眼前的无奈之举。但话音业务的商业模型正在消亡,而数据业务的商业模型则未完全成熟。但站在一个普通的消费者的立场上,你如果不计较用户体验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情。比如,你可以办一张联通的卡做话音,办一张移动的卡用来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