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晒太阳边打手机?
专家称由于成本太高,此种光能手机还未真正上市
“从技术上来说,边让手机晒太阳(进行光能充电)边打手机已经不成问题。”近日,负责手机检测的摩尔实验室总经理舒峦在深圳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由于生产成本太高,这种手机目前还没有真正上市。
这次采访的缘起,是前两天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的关于光能手机的充电“谎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光能手机”就已经通过电视直销席卷了全国市场,但随即更多的投诉也接踵而来。
有光就能充电?
“能在阳光下充电,也能在灯光下充电,甚至在蜡烛光中也能充电”、“在有光情况下实现永远待机”,如果你经常看电视购物,会发现这些口号非常有诱惑力。但事实是,当消费者购买后却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手机仍旧需要用充电器充电,“光能充电”成了厂家炒作的概念。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分别把五种品牌的光能手机:华禹盛泰、长虹、恒基伟业、高新奇、汇讯通讯在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严格检测,结果发现在阳光下充电20分钟,除恒基伟业能通话11分50秒外,其他四款电话都不能通话(只能待机),其中的华禹盛泰甚至根本无法开机。在灯光下充电20分钟,有三款无法通话(其中一款仍无法开机);在烛光下充电20分钟,除一款可以通话1分50秒外,有三款根本无法开机。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西丽的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主任、所长邓志新对记者证实了在24日、25日进行的为期两天的光能测试。他告诉记者,通过专业检测,他们发现有的光能手机确实可以实现“用光能充电”,但有的效果却很不理想。
充电一两天才能通话几小时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能实现光能充电的手机和无法实现较好光能充电效果的手机,在材料和工艺上都有很大区别。”同时任职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信产品测试部部长的舒峦曾亲身经历了所有测试过程。他告诉记者,硅晶材料是评价“光电转换率”的主要材质,目前在国内市场,这种材料按性能不同,价格差别有时能达到上百倍。“例如目前在市场上,有的手机用的是十几元的硅晶材料,而有的手机用的是五六百元的硅晶材料,因此充电效果会迥然不同。”舒峦透露,其实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实现边用太阳能充电边打手机已经“不成问题”,但由于需要更昂贵的硅晶材料和更复杂的设计,因此国内市场还没有出现完全能实现这种功能的手机。
概念炒作搅乱市场
记者随后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仅仅是上述五种光能充电手机,市场销售价格差别也非常大,有的只需要1580元,而有的售价超过4000元。恒基伟业(北京)品牌市场部总监邓凛昨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以目前的技术研发水平来看,至少要4000元以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光能充电。”
邓凛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光能手机已经进行了三四年的研发,才在今年中旬推出光能手机,“而且我们开始研发的时间已经算是国内手机厂商中最早的了”。出于对产品的谨慎,目前他们的手机也还是在区域试销阶段。“我们万万没想到,辛苦开发出来的市场还没等我们出手,就已经被一些厂商以概念炒作做乱了。现在消费者对光能手机的印象非常不好,但其实真正做(光能手机)的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对此,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所长邓志新表示,“光能手机”作为一种新产品,能做到“永不停电”固然是好事,而且从理论上来讲(把光能转换为电能)也完全行得通。但目前市场出现了良莠不齐、部分厂家夸大宣传的情况,“新生事物刚出现会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逐步改进。”
相关链接
市场瓶颈:难以做小难以漂亮
对于光能手机的市场瓶颈,深圳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主要是“很难做小”和“很难做漂亮”。由于进行光能充电需要大充电板,因此“小”成了一大难题。而恒基伟业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光能充电板的“特殊需求”,因此光能手机的外表很难做得非常漂亮。
对于光能手机的未来,手机厂商和专家普遍持积极态度。深圳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节能已经成为社会性话题,节能型产品是一种社会趋势,整个市场的前景很可观。(马剑芳)
什么是真正的光能手机?
一位在业内做光能手机的权威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认为真正的光能手机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1)一体化结构设计。光能板和手机机体的一体化结构设计是光能手机一项最基本的条件。
(2)具有实用价值。所有太阳能板都能实现光电转换,但对消费者而言,只有强光快速充电并达到开机使用、多数弱光条件下可以满足待机功耗,才是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光能手机。因此,光能手机在光电板面积和强弱光转化的设计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马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