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31日电(记者 刘育英)“‘无线城市’不仅仅是让市民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办事’,把市民要办的事办好。”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理解的无线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移动网络。
在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清河涧新村,张忠瑛阿姨拿着一块无线城市专门给老人准备的“电子表”,“上面的1键是监护人,比如一个老人带着,我是监护人,他有事按1键就可以找我,我也可以找他”,张忠瑛说。
类似的应用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广东以无线政务和便民服务为核心打造七大栏目,其政务服务包括办理身份证、网上办税,企业年检等。以往需要通过排队的一些公共服务项目,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实现。
“截至2012年4月底,中国移动已有31个省公司、217个市公司与省市政府签署了无线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推出16000个应用,独立用户超过1700万”,李正茂说。
一些便民应用受到追捧。全国公共事业缴费类应用全国有1700万用户,其内容涵盖水费、电费等。广东无线城市平台累计访问量1.85亿,累计活跃用户774.3万。
无线城市发展仅仅三四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2008年,厦门市政府官员到台北参观后,提出由中国移动用TD技术建设厦门“无线城市”。2009年,厦门无线城市初步建成,引起各省市的巨大兴趣。2010年全国地级市以上由副市长带队到厦门参观无线城市的有220多次。
“地方政府建设无线城市的积极性非常高”,李正茂说,好多城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无线城市作为为市民服务的一个承诺。2011年,北京开通无线城市,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和三位副市长一同出席开通仪式。
中国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刘昕说,“世界上许多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都失败了,例如美国费城和旧金山提出无线城市概念最早,但由于运营机构只是铺设网络,而没有提供应用,项目难以为继,先后夭折,只能算是1.0版本。台北的1.0版本最后也以卖给远传电信而告终”。
“新加坡以及中国的无线城市目前运营良好,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电信运营商而不是IT公司进行运营,另一方面是政府提供大力支持,尤其是开放社保、医疗等信息资源,为无线城市注入核心应用,此种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也被称为2.0版”,刘昕说。
为了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中国移动使用的2G、3G、4G和WLAN无线局域网4种无线技术互为补充。尤其是散布在机场、酒店、咖啡馆等地的WLAN热点,更是中国移动投资重点,每年投入都在百亿上下。
有人担心中国移动的投资是否能够收回,李正茂回应说,目前日本运营商数据业务达到总收入的一半,中国移动只达到10%,说明数据业务仍有很大上升空间,无线城市的各种应用都是对数据流量的贡献。
“我相信到2015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用户数的增长,无线城市用户数突破1亿户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李正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