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营商而言,校园用户是真正成型的第一批可靠用户,其意义不仅限于本身能够获得的利润,更在于其后长久的消费。在校园市场,曾不可一世的“动感地带”由于中移动3G终端网络的短板,竞争对手的3G冲锋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维持校园市场优势地位成为中移动长期挑战
本报记者 杨剑
3G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中,校园市场更是竞争的焦点。八九月份是运营商校园促销的旺季,在三大运营商积极备战校园市场争夺的当下,中移动已经在多个省份推出了“省内携号转归属地”业务,这是其在今年的校园大战中推出的首个重要举措。
中移动新举措捍卫动感地带
校园市场一向是运营商争夺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来看,从高考到暑期,从开学再到日常的争夺,运营商竞争范围日益扩展、战线不断拉长,营销时间也往前推移。如北京电信向北京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捐赠3G智能手机,预计捐赠数量将达到数万部;中国联通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启动“人人都是沃拍客—沃派全国视频征集大赛”。单从这一缩影就可以发现,运营商争夺校园市场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面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夹击,中国移动显然压力不小。为了保卫市场份额,中移动近日在河南、安徽、甘肃、四川、福建等多个省份都推出了“省内携号转归属地”业务。另外,根据中移动规定,目前仅动感地带新校园卡、动感地带校园卡网络版用户或携转后转入动感地带新校园卡、动感地带校园卡网络版的用户可办理省内携号业务。因此,该业务为中移动专门针对高校新生市场而推出,业务指向性很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移动携号转网(转归属地)与之前在海南、天津试点实行的携号转网存在很大不同,虽然都是用户携带号码转网,但之前用户可从一家运营商转至另一家运营商,而本次携号转网则是无论用户怎么转,依然属于中移动用户,差别只在于从中移动旗下某个分公司转至另一个分公司。因此,中移动此举更大的作用在于通过多方联动,提升用户粘性,保住市场份额。
当然,这也仅仅是中移动打响校园市场保卫战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中移动在流量方面也有所动作,如加大“动感地带”套餐中WLAN时长和GPRS流量赠送、跟进联通推出“随意玩”等。
校园市场争夺中移动面临尴尬
单从中移动此次推出的举措来看,显然为学生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省却了其重新办理号码和一一告知亲朋好友的麻烦,这一“剑走偏锋”的举措相当于了集合中移动旗下数家分公司的资源,比起各地的单打独斗要高明很多,如能实现异地联动、平滑过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用户粘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处于3G时代,用户对语音的需求不再居于主要地位,流量才是关键,这一点在校园市场体现得更为明显。从中电信和中联通的举措来看,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着流量来做文章。
在今年的高考结束后,中国电信就面向全国900万高考考生推出“送你1个G,跨越2G玩3G”活动,考生凭借准考证、身份证至中国电信各营业厅均可办理1G免费流量;中国联通方面,则是通过网上营业厅向学生开放销售20元3G卡。除此之外,两大运营商还针对学生用户推出了各种优惠的套餐,再加上款式丰富的千元智能终端,都对学生用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反观中移动,从3G牌照发放至今即陷于困境。一方面,网络覆盖的落后,导致无法满足网内用户3G上网需求,另一方面,终端款式少、缺乏明星终端也压缩了用户的选择空间。显然,在更注重流量经营的3G时代,中移动以2G来阻击3G,正是以己之短防人之长,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正是在中电信、中联通的“流量攻势”下,中移动的校园市场份额不断流失,亮起红灯,而最为关键的是,在当前形势下,虽然中移动推出了“省内携号转归属地”,但这并不是根治之策。面对校园市场日益爆发的流量需求,中移动的压力可想而知。
3G时代校园市场的新课题
过去,中移动在校园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如今,在中电信、中联通“流量攻势”的步步紧逼下,中移动校园市场风光不再。据中国电信公众客户部总经理陈忠岳透露,中国电信高校用户渗透率从2008年的1.5%跃升至28%,并且希望今年秋季开学后这一比例能够达到35%。
校园市场一直是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对运营商而言,学生用户对企业开拓市场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一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勇于尝试的动力,特别是当前的高校学生更注重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娱乐、购物、查阅信息,因此,3G无线上网和丰富多彩的应用更容易获得年轻一代的青睐,运营商将学生群体作为流量运营的重点对象,既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也能为探索流量经营规律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今时今日的学生在未来就是社会消费的主力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因此,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其消费习惯有利于运营商积累未来的战略优势。
学生是使用3G最为活跃的群体,而中电信、中联通在这一市场的竞争,也降低了3G的入网门槛,给学生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围绕赠送流量、终端补贴、资费优惠等方面来做文章,对于模式的转变,运营商显然要做的功课还很多。虽然学生市场有着一定的相同属性,但各个高校也有不同的特征,甚至各个学生群体也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运营商不能简单地纠结于“优惠、补贴”,而是应更多地研究各地学生市场的地域特征、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不断研发出新的应用,推出不同类型的融合套餐、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在这一形势下,3G时代的校园市场不仅向中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向其他运营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