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志明,
不过,在这背后我们仍可看到业界在不遗余力地推动FTTH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用进程。
“只闻楼梯响,鲜见人下楼。”用这句话来形容光纤到户(FTTH)技术近年来在中国的商用情况,似乎并不为过。因为倡导多年的FTTH技术,在中国至今仍然停留在小范围内的商用试验阶段。不过,在这背后我们仍可看到业界在不遗余力地推动FTTH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用进程。
我们可以把目光回放到4个月前首度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ITU Telecom World)。2006年12月5日上午,PMC-Sierra公司的展台迎来了一位重要访客。这位访客在PMC-Sierra公司众多在场高管的陪同下,饶有兴趣地观摩与询问了这家公司的宽带通信产品,特别是该公司面向FTTH推出的众多芯片和系统级解决方案。原来这位访客就是中国电信集团的总工程师韦乐平。
与之相映的是,同在5日,PMC-Sierra宣布推出一款端到端EPON芯片方案。该方案包含两款系统级芯片(SoC),分别是面向用户端设备(CPE)的PAS6301光纤网络单元(ONU)和面向局端设备的PSA5201光纤线路终端(OLT),据称非常适合在中国市场大规模应用。
这两件事情综合在一起,到底应该如何解读?是否意味着FTTH技术即将迎来在中国大规模商用的曙光?在追寻问题的答案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FTTH技术的由来、多年来商用进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最新有利于促进其商用的积极因素。
FTTH商用中的“鸡与蛋”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家庭宽带用户上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为数字用户线路(DSL),二为Cable Modem,其中以基于铜线的DSL技术占绝对主导地位。由于这两种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能够以众多家庭用户能承受的价格提供他们能够接受的带宽,预计其主流地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难以憾动。
但是,DSL技术也存在着其固有不足,如速率不对称、带宽较小,以及受电磁干扰影响较大等。而Cable Modem是总线型联网架构,挂在总线上的用户越多,每个用户能得到的带宽就越窄。而与铜线相比,光纤接入在距离和带宽方面基本没有限制。有鉴于此,业界早就将目光投向了FTTH技术。
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关FTTH的实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从有源接入方式过渡到无源接入方式,从点到点(P2P)方式的媒体转换器(MC)发展到点到多点方式的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其中,PON的本质特征是光分配网络(ODN)全部由无源光器件组成,其中不含任何有源电子器件。这样就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也节约了维护成本。在这种情况下,PON被视为能够取代铜线DSL技术的终极FTTH技术解决方案。
在各种PON技术中,如今最引人注目有两个PON标准,其一是由IEEE802.3ah工作组制定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标准,其二是由国际电信联盟/全业务接入网组织(ITU/FSAN)负责制定的旨在取代APON的千兆位无源光网络(GPON)标准。近年来,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中纷纷展开了基于EPON/GPON技术的FTTH商用试验。
不过,FTTH在商用过程面临着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是成本。据统计,对运营商来说,FTTH项目建设的每线成本仍然相当于每线ADSL的5到10倍,甚至更高,这对已在DSL技术上投入巨额资金铁运营商来说,实在需要慎重考虑。而对家庭用户来说,据了解,在中国的一些FTTH商用试验地区,仅提供上网服务的FTTH业务光是初装费大概要人民币3,000元,而提供三重服务的FTTH业务初装费则高达5,000元之多。相比较而言,现有的无论是ADSL还是Cable Modem,其初装费已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用户需要付出的不过是有多种等级可供选择的月使用费。业内专家预计,如果FTTH在中国大规模商用,其初装费有望控制在1,000元左右,而用户每月上网消费将与目前ADSL等宽带接入方式基本持平。但问题在于,如果FTTH业务价格没有降到这样一个水平,又很难在中国实现大规模商用。这真是又一个版本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似乎永远无法得到正解。
视频应用等加速“铜退光进”
虽然FTTH在中国陷入“先降低成本还是先大规模商用”的困境,但FTTH产业链本身已经形成。在这条产业链中,有终端用户、芯片与设备提供商、运营商、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其中各个环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加速FTTH的商用进程。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运营商,因为运营商对FTTH的态度和决策从根本上决定了FTTH的发展。而对运营商来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日益普及,以及电信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业务转型压力。
对于他们来说,要实现业务转型,很重要的一个战略便是通过融合多业务实现差异化竞争。这其中,融合话音、数据和视频的三重播放业务(Triple Play)或互联网电视(IPTV)业务,成为了运营商的重要选择。这些以视频为中心的业务对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基于现有的编码技术,IPTV业务特别是HDTV需要10M以上带宽,而目前中国运营商为普通家庭用户提供的多是1到2M的带宽。虽然采用最新的DSL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但DSL的传输速率会随着铜线的长度而降低,从而在铜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不利于大幅提升带宽。而运用FTTH技术,运营商就不会面临这个问题。
其次,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务蓬勃发展。通过在新建的高档住宅小区中部署FTTH,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增加其产品卖点。由于新建小区数量庞大,可以为FTTH商用提供较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对芯片和设备提供商来说,为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或是最大化企业利益,他们在FTTH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FTTH技术本身的成熟度问题。以本文开头的PMC-Sierra针对中国电信特殊加密要求的芯片为例,这种形式的合作也能够更好地推动FTTH商用。
第四,政府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运营商采用新的技术。例如,日本的e-Japan、u-Japan和韩国的e-Valley工程等,都对这些国家的FTTH商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第五,最关键的一环还是用户需求。用户没有需求,运营商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动FTTH技术商用。近一两年来,仅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伴随着所谓的Web 2.0风潮,互联网上的视频播客(podcast)和视频分享网站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起。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6年中国大陆就出现了数百个这类视频网站。甚至有业内士声称,如今已进入一个“视频为王”的时代。在这背后,就是普通用户对视频内容享用与贡献的需求大幅增长。不过,目前互联网上的这些视频内容的清晰度还远远不能用户的需求;而用户要享受到更高清晰度的内容,势必要求更高的带宽。由于现有DSL技术带宽提高的空间有限,FTTH技术将可在满足用户对视频内容特别是高清视频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扮演积极角色。
另外,对于用户来说,付费电视也是一项颇受欢迎的业务。而在付费电视市场中,IPTV是增长最快的领域。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该领域的营业收入将从2005年的6.81亿美元增长到235亿美元,复合年增率高达103%。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为整个技术价值链带来了重要影响,也为“铜退光进”、加速FTTH商用提供了契机。这从FTTH近年来在海外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中可以得到验证。以目前全球FTTH技术商用最快的日本为例,2006年第三季度日本FTTH用户数量已达715万户,其中较第二季度新增约85万户,且与2005年同期的398万户相比,一年之中增加了317万户。而从2005年一季度迄今,日本FTTH新增用户数量超过了DSL,且预计到2008年,日本FTTH用户总量将达到1,900万户,超过ADSL用户总量。此外,美国、欧洲、韩国、台湾地区和中东地区的运营商也宣布雄心勃勃的FTTH商用计划。如韩国电信KT在今年1月初宣布了在2007年内实现80万到100万户的FTTH用户发展目标;台湾地区的中华电信也计划在2007年前将现有的3万FTTH用户发展到50万。
业内人士相信,海外积极部署FTTH,将有助于中国的运营商乃至政府机构作出更有利于促进FTTH在中国商用进程的决策,从而加速在家庭应用中的“铜退光进”步伐,排除在构建全光网络上的最后障碍,最终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全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