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阳
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力。
昨日,招商银行与中国移动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支付、招行信用卡商城、客户及渠道资源共享、账户结算以及集团客户通信业务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异业联盟的背后,反映出银行创新的强烈诉求。
上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在移动支付领域,双方将基于NFC SWP-SIM模式开展合作,实现符合央行规范的PBOC2.0等系列标准的移动支付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现金应用、贷记卡应用等中的一项或多项金融支付应用。
实际上,随着移动支付科技的条件日趋成熟,国内多家银行已把移动银行业务提升到长期战略的重要地方。
一方面,自2011年以来,部分国有大行开始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推“手机银行”业务;另一方面,各家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利用移动支付技术,拓展手机支付市场,并且与中国银联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2011年6月,中国银联与华夏银行在上海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渠道、网络和客户资源,围绕移动支付业务,在支付平台共享、增值服务产品开发、业务宣传推广以及风险监控管理等方面紧密协作;去年8月,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在北京签署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移动金融智能卡研发、手机支付客户端定制等内容展开,还将为光大银行拓展移动支付商户提供支持,共同完善移动支付服务商圈。
各家银行纷纷“抢滩”移动支付,是基于对该领域充满发展潜力的判断。毕马威去年发布的《2012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中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移动业务提出几点建议,各方服务供应商应整合并简化传统付款流程,从而削减成本;重视安全与隐私,移动银行服务供应商必须携手合作,尽量提升简化且具有更多功能的用户界面的优势,同时根据客户的要求落实必要的安保措施。